電子商務發展海南省快遞公司業務量逐年翻番
2012-12-19 10: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經濟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現代物流有了新的發展趨勢。物流管理也不再是被動地去迎合客戶需求,局限于將產品運到客戶指定的地點。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目標是在物流全過程中以最小的綜合成本來滿足顧客的需求。并且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物流行業也在新的道路上不斷發展壯大。
海南島四面環海,有著優越的港口資源,大宗貨物的來往運輸十分便利。同時,省內的居民生活也在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而慢慢發生改變。 < BR> 今年1-10月全省各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據海南省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省各港口貨物進出港流量累計完成8548.8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0.6%,超過兩成,屬于高增長,其中出港完成4116.05萬噸,同比增長27.1%,進港完成4432.77萬噸,同比增長16.0%,即進港規模超出港,增速出港超進港。其中,貨物在海口地區港口的集散量就達到了全省的一半。
在20世紀80年代,海南列入統計的港口只有9個,48個泊位,全省港口吞吐量每年僅800多萬噸。隨著海南經濟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集裝箱運輸開始在海南港口興起,但均是短途內貿航線。1992年底,海南港口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達到104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萬標準箱。到90年代末,港口吞吐量達到1748萬噸。
進入21世紀以后,2004年,海口港集裝箱碼頭二期建成,越來越多的航運企業在海口港開通了航線,海口港集裝箱碼頭的吞吐量隨之攀升,2006年海口港集裝箱碼頭吞吐量達24萬標準箱,2010年突破60萬標準箱,2011年突破80萬標準箱。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港航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海南四面環海,進出島90%的貨運量和40%以上的客運量是通過港口完成的。經過多年發展,海南現基本形成了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亞港,東有清瀾港,互相呼應,功能齊全,深水泊位眾多的港口布局。
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穩步推進,海南省一批重點項目投資建設,建材、水泥、涂料等大型貨源的不斷輸送帶動了港口吞吐量。海南經濟帶動港口群整體發展的同時,港口群的壯大反過來也對腹地經濟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
受益電子商務發展省內快遞公司業務量逐年翻番
目前,海南主要的快遞公司包括民營的“四通一達”,即申通、圓通、中通、匯通和韻達,還有順豐。以及公營的中國郵政EMS。這些快遞公司的網店配送范圍已經覆蓋了海南省的全部市縣。
商報記者從省內某快遞公司公司了解到,該快遞公司剛剛進駐海南省的時候,只在海口設配送點,員工只有幾個人,處理的大部分都是省外來件,很少會接收省內出島件。由于貨運量小,最開始只有航空件。基本上每家快遞公司的情況都差不多。目前,“四通一達”落戶海口已有近十年的時間。在這幾年的實踐中,快遞運送方式已從最開始的航空件發展到航空、陸運件同時配發的狀態。運送貨品也不僅僅是之前的小件貨品,貨品種類逐漸多元化。此外,每家快遞公司的員工數目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了現在的幾百人。
民營快遞公司的飛速發展,除了得益于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外,省內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也是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省內熱衷網購的人非常多。每天處理的大陸來島快件中,80%都是網購件。出島的快件也日益增多,比剛剛設點時候的貨運量翻了好幾番。”韻達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了這些全國性的物流企業在海南落戶,海南本地注冊的物流公司也非常多,在海口市的富康路一帶隨處可見的就是物流公司的配貨基地和倉庫。這里已發展成為海南的物流聚集地。
記者手記
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和網絡化的發展,使社會分工趨于明顯,企業供應鏈延伸得越來越長,銷售渠道變得更加細密,這客觀上造成了物流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居高不下,自營物流成為企業沉重的包袱,獨立于供需雙方的第三方物流隨之興起。在企業的供應鏈運做過程中,物流貫穿了整個鏈條。在這其中,低成本的原材料采購,暢通的流通渠道,能為企業帶來顯性的利潤。一句話,在人工、原料、制造成本等日益趨同的今天,物流已經成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必須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并在會上提出八個方面來促進物流的健康發展,同時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開展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促進中國物流的發展。海南省對于物流行業的良性發展也將不遺余力地提供指導和幫助,帶動海南經濟的創新發展。(本文來源:國際旅游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