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主動是制勝的關鍵
2012-12-10 9: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張亮
醞釀已久的“雙十一”終于來臨,就在購物促銷活動的當天,僅僅十幾個小時,天貓就突破了百億訂單,共吸金191億元,創下了中國零售行業的新記錄。
就在電商企業滿載而歸、欣喜不已之時,快遞企業卻犯起了難。面前,一座座堆成山似的包裹快件,即使24小時滿負荷地運作,也不可能全部按時送達,這該如何是好?
眼下,快遞暴倉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配送延遲也將會成為必然。回顧以往,每逢電商大促活動之后,就會引發快遞暴倉,快遞企業總是會顯得力不從心。然而,加強人手配送、保障服務質量已不再是解決問題的重點,只有加強主動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應該做到“主動出擊,先發制人”。這一點,電商做得就很好。
從表面上看,“雙十一”活動是電商企業為了降低倉儲成本、減少庫存囤積而進行的一種清倉手段。事實上,早在一個月之前,聰明的電商就運用各種媒體渠道,對“雙十一”大促活動廣為宣傳,并通過消費者對活動的關注度、對商品的點擊率,以及提前領取的優惠券等方式,采集活動信息、收集相關數據,預先計算出了活動當天的銷售總量,以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所以,在活動的當天,電商可以得心應手地應對上百億的交易訂單。
與電商企業相比,快遞企業卻顯得十分被動。在“雙十一”大促活動面前,快遞企業毫無任何準備。無論是從業人員,還是物流車輛,都顯得力不從心。往往在電商大搞網絡促銷活動時,快遞企業都處于被動的一方,沒有做好提前的部署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性,這就導致了快遞暴倉。
為此,快遞企業應該引以為戒,在面對網絡購物促銷活動時,應該提前做好部署工作:首先,快遞企業應該與電商之間建立起信息交流平臺,時刻掌握網絡促銷活動的動態。通過與電商之間進行溝通和協商,提前做好大促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并且還要預測出活動期間可能突發的狀況。從攬件、分揀、運輸、投遞等多個環節進行考慮,提前部署應急預案,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其次,快遞企業可以根據電商預先計算出的活動總交易量,進而得出活動期間的快件數量,提前規劃出合理的配送線路,做好人員及車輛的部署工作。通過優化配送方案,進而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再次,快遞企業還可以適
當地調節收費標準,通過價格
的上下波動來控制快件的數量,避免快遞暴倉。
總而言之,在這個復雜多變的經濟市場中,任何一個行業的競爭都是激烈而又殘酷的。因此,只有提前掌握市場動態、提前做好部署工作,才是取勝的關鍵所在。
(作者單位:北京宏盛中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