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排了2公里 北侖各大物流倉儲企業“爆倉”
2012-1-18 8: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原先談好的運費的基礎上不得不增加1000元的“黃牛費”后,寧波東錢湖旅游度假區晶興欣電子有限公司一批31立方米的貨,于昨日4時進了寧波東南物流的倉庫,壓在老板謝文良心上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事實上,近一周以來,許多寧波外貿工廠的老板都像老謝一樣,急著趕在放假前集中出貨,這使得北侖各大物流倉儲企業“爆倉”,等候進倉的貨車不得不排起長龍。
等候進倉的貨車排了2公里
昨天12時,記者驅車來到北侖區進港北路(原駱霞線),在非機動車道上,等候進倉的貨車早就排起了長龍,一直延伸到路北側的龍星物流門崗。這段路,足足有2公里長。
沿著兩排長龍中間的狹窄過道,記者往龍星物流走去,準備探個究竟。過道上,到處是方便面空碗、塑料食品袋、瓜子殼、煙蒂等。這些東西是排隊的司機丟棄的。
沿途,不時有司機從車上跳下來張望,打聽前面的進倉速度如何。
“我們昨天中午就來了,到現在還沒進去。”河南籍司機鄭師傅向記者嘆苦。鄭師傅雙眼布滿血絲。
“晚上你們睡哪里?”
“還能睡哪里?車里,晚上都快凍死了。”
記者注意到,排隊的貨車除了本地的,還有來自臺州、舟山、義烏等地的。
路邊開小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她前天晚上曾聽一個外地駕駛員講“排了3天3夜的隊,兩塊手機電池都快打光了”。
“貨代一天給我打幾十個電話,問我有沒有打單子了,我說前面還有好幾百輛車呢。”司機王海定告訴記者。
和龍星物流一樣,這幾天,珠江路、明州西路、富春江路以及霞浦的物流園區等處的物流倉儲企業都是車滿為患。
“今年的入倉高峰從上周開始的,預計還得持續兩三天左右。”龍星物流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蕾告訴記者。
進倉難催生馬路代辦進倉行當
在進港北路和松花江路路口,記者發現一根路燈柱上掛著一塊牌子,上書代辦進倉及聯系電話號碼,再往前幾步,路邊人行道上堆著一堆堆的貨,有的露天,有的蓋著白色的雨布,有一輛車還在卸貨。旁邊的路燈柱上同樣掛著一塊牌子,上寫“阿彪卸貨點”。
記者向正在卸貨的師傅打聽,他告訴記者,老板幫貨主代辦進倉,只要談好價格,把貨卸在這兒,蓋上雨布,進倉的事由老板負責,用不著在這里排隊了。
記者和老板聊起來,對方告訴記者,現在他這兒能堆放的地方幾乎沒了,最多還能放五六立方米的貨。
“怎么收費?”
“1立方米100元。”
“能不能再便宜點?”
“那你就在這里排隊吧。”對方扭頭忙其他的事去了。
有的跟車來的小工廠老板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進倉都要排隊,由于臨近春節,運費比平時上漲不少,“如果車子在這里排隊過夜,按照行情,一輛車一個晚上要另外加500元,大大增加了小工廠的負擔。”謝文良告訴記者。
為何每年春節前會出現“爆倉”的現象
“這幾年,每年春節前都會出現‘爆倉’現象,這幾乎成了物流倉儲企業普遍存在的通病。”王蕾告訴記者。
據介紹,去年12月,龍星物流每周累計進倉2.9萬立方米,2500車次;而上周高峰期累計進倉達4.6萬立方米,3400車次。
位于霞浦的東南物流總經理郁志彥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工廠趕貨造成的,工廠考慮到工人會提前回家及節前返回時間不確定等因素,大都把手里的單子提前趕出來出掉,而和倉儲企業對接的船公司的箱單往往這個時候還沒到倉儲企業手里。
“工廠出貨比船期提前了,甚至提前半個月把貨運到倉庫,而因為箱單沒到手,貨進多出少,導致倉庫周轉不過來。”王蕾說。
此外,寧波元彬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王家東還認為,中國雖然馬上要過春節了,但國外圣誕節已經過了,圣誕節期間賣掉的貨需要補充,同時國外客戶考慮到中國人過年要放假,會提前下單采購,這也是導致春節前物流倉儲“爆倉”和進倉難的一個原因。
各方努力應對進倉難
昨天下午,記者在龍星物流看到,該公司的A、B共8個倉庫,里面疊放的貨都滿滿當當,甚至外面的過道都堆放著貨,“之前我們公司做了應急方案,增加了人手,并臨時租了一批貨柜存放貨物。”王蕾說,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情況還算好了,去年和前年的排隊情況最嚴重,甚至達一個半月之久。
她的這一說法記者在新碶交警中隊舒指導員口中得到印證。舒指導員告訴記者,今年龍星物流前面排長隊情況比去年好轉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去年11月份駱霞線拓寬改造工程結束,“在進倉高峰來臨前,交警部門就召集轄區主要物流倉儲企業負責人,就共同排堵進行了交流。同時,在物流企業集中的路段出現堵塞時會及時出警疏導。”
“明年我們打算牽頭發動珠江路、明州西路等路段的物流企業也派保安協助交警維持秩序。”
東南物流總經理郁志彥告訴記者,為了盡量讓司機免受排隊之苦,他們還實行預約進倉服務,即客戶提前將詳細的貨物清單和聯系電話告知他們,等倉位空了提前通知客戶來進倉,從而提高進倉效率。
幾家物流公司的負責人建議,要緩解或根本上解決進倉難,必須解決倉儲企業貨物的“出口關”,如增加艙位和船期,并根據國際市場的冷熱情況及時調整航線,只要解決了物流倉儲環節的“腸梗阻”問題,進倉難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寧波晚報記者 蔡鐵鋒 通訊員 湯鎮偉/文 徐佳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