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春運季” 記者一天體驗

2012-1-18 7: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早晨7點半,在陰冷的風里靜靜站了才1小時,記者開始流鼻涕。

  此時,是快遞公司每天例行的送件時間。上海市黃浦區東臺路,這條曾以古玩市場聞名而今衰敗的小路,一輛面包車停在一間外觀陳舊的出租屋前,里邊滿載著數百快件——這是《解放日報》記者體驗的三家快遞公司里其中一家的分站點。快件會在這里掃描入網,并分給每個快遞員。

  春節放假之前,是一個快遞員忙到“全天不喝水”的“痛苦季”;另一方面,其服務水平卻被不斷質疑,爆倉、延誤、磨損、丟件,抱怨密集……

  那些負重匆匆而去的身影背后,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我們跟隨三位快遞員:

  9點:裝車,出發

  8點半,快遞員小肖來了。薄毛衣外套件薄夾克、一副有個指頭被磨破的手套,相比記者厚厚的羽絨服,十分“清涼”。

  9點,小肖同事老楊等人陸續上崗,開始各自“裝車”:文件類置于前排的迷彩包內,小件包裹放在擱腳位置,大件用繩子七纏八繞地綁著固定在電動車的后架。

  而另一路記者也在9點開著助動車,與快遞員小李和小張碰面,小李的助動車上堆著3個大編織袋和1個箱子,遠遠看去,只見貨物不見人。兩位快遞員,各穿著薄棉服和牛仔服。

  難道他們不冷?

  9點30分,46歲的老楊狠吸一口煙后踩滅。這位跑了8年的老快遞,今天要送的第一份快遞,是10公斤重的狗糧,客戶住5樓且無電梯。另一位快遞員專跑瞿溪路、蒙自路一帶,沒電梯的老公房居多,他也經常送狗糧,“你說上海人怎么這么多養狗的?”

  跟著老楊跑了4個居民樓,幾番上下樓梯,記者已滿頭大汗。

  9點45分:“年糕壞了”

  騎車進某高檔小區時,小李特意跟在一輛商務車旁,以免被保安看見。“春節到了,有些保安會盤問,很煩。”

  19樓住戶的快遞件,箱上注明了是年糕,小李看了一下發貨日期,“一個多星期了,年糕會不會壞了?”

  住戶是位中年男性,穿著睡衣,門只開一半,從屋里扔出把剪刀,“幫我打開,給我看看。”小李細心地剪開箱子,對方皺眉,狠狠地抱怨:“年糕壞了!”小李低著頭,一陣沉默。

  在分站點工齡最長的快遞員小肖,事后罵小李“老實”:“除非快遞件上寫明了要拆封驗貨,不然我肯定不讓驗。”

  理由很簡單。“公司的規定,如果事先沒寫明要當場驗貨,快遞員可以拒絕開箱,不然開了箱要是貨物損壞,賠償金就由快遞員支付;但如果事先寫明了當場驗貨,貨物損壞就歸公司處理,和快遞員無關。”小肖說,他有位同事送一個玻璃花瓶,客戶當場打開一看花瓶碎了,快遞員被罰100多元,“貨物一路長途,那么多人經手,憑什么要最后這個快遞員賠?”

  如果客戶非要驗貨后簽收,怎么辦?“只能吵架。”小肖說。

  10點30分:“閑人莫入”

  10個快遞件,7戶不在家。小李想把快件放門衛室,卻被轟出來了。“走走走……沒看見牌子上寫著‘閑人莫入’么?”保安態度很生硬。

  好說歹說,保安讓小李給住戶打電話,住戶同意了才能把快件放在門衛室。還好,7位客戶的手機都暢通。簡單溝通后,小李終于“名正言順”地把快件搬進門衛室。保安繼續嘮叨:“萬一住戶拿錯了,會怪我的。”小李趕緊退出,發車走人。

  前幾天,有個小區的保安死活不讓小李放快遞,他只好摸出煙盒,5元一包的紅旗渠香煙,遞上兩根。“就放在桌子上吧。”保安說。“送快遞,最重要的就是和保安搞好關系。”小李總結經驗。有時候,他要準備一整包煙塞給保安。

  小張與保安的關系,貌似要比小李略好。他專跑商務樓,每次進出,保安都沖他點頭;還沒來得及送的快遞件,就堆放在門衛室。“都是哥們。”小張指指身后的保安。而這種熟稔,也是用頻繁遞煙換來的。小張抽的煙好一些,十幾元的紅塔山。

  11點30分:與時間賽跑

  正是午飯時間,小李在一家商務樓的9樓撲了個空。玻璃門關著,員工都去吃飯了。

  為何不事先致電客戶預約送件時間?“沒空。”這些快遞員以實際行動給了個答案。

  小肖從早晨8點半起,3小時內沒喝一口水、沒去一趟廁所。他的右耳后別著一支圓珠筆,客戶一開門就立即遞上,省得找筆簽收耽擱時間。還有更出奇的一招,謂之“電梯竅門”——

  兩件快遞,一件9樓、一件13樓。小肖進了電梯后,連著按了9與13。怎么來得及?他笑了笑。到9樓后,他出電梯,卻用13樓的快遞件卡住電梯門。約30秒后,小肖回電梯內,撿起13樓的快遞,又按了20樓。這是做什么?記者瞪大了眼睛。13樓到了。他走出后,按了向下的電梯鈕,迅速去客戶家敲門。敲得很兇,客戶趕緊開門。

  再回電梯前。幾乎一秒不差,去了20樓的電梯正好返回,停在了13樓……

  與時間賽跑,因為“快遞春運”里,三位快遞員每天要收送100多件快遞。如未完成,客戶一投訴,就得被公司罰款。

  他們送快遞時從不鎖車,快件隨便堆在車上。“萬一被拿走,只能自認倒霉。我有同事剛丟了兩件快遞,貴得嚇死人,賠了1000多元!”小肖說,鎖車和打電話預約都費時,“打電話還得花錢。一分鐘話費1毛,我送一件快遞才賺1元。”

  13點30分:“白領到底賺多少”

  早已過了吃飯時間。記者提出請小李與小張吃飯,他倆找了一家賣咸肉菜飯的小店。各要一份12元的梅干菜扣肉加菜飯。

  小李在靜安區送快遞,租的房子在天山西路,每天騎車來回20公里;小張與人合租。對租金兩人都避而不談。

  他倆的助動車都是二手的:小李的花了1000元左右,“破車”,每次發動都很費勁;小張的稍好,兩千多元買的,昨天火花塞壞了,中午加氣時去相熟的修車店“調調”,沒花錢。

  小李自稱是“臨時工”,每月3000元,無提成,不管飯,每月15日用現金“結賬”。他還兼職當酒店服務員,有時也看管倉庫,一晚上能多賺100元。他是河北人,但過年想留在上海賺錢不回家了。

  小張也是年關將至被臨時招募的,所在的快遞公司專送“航空件”,多數要價40元至50元,他沒有底薪,每送1件提成3元。送得多時,一天100多件,賺300多元,但有時僅20多個,“就夠吃喝。”

  身為“正式工”的小肖,月薪3000多元,包飯,但快遞件少時同樣兼職給餐館送外賣。他的家,是一間10余平方米的出租屋,沒有廚衛,一家三口,月租700元。堅持請記者吃飯的他,挑了家他常去的“蘭州拉面”。一碗紅燒牛肉面7元,是中心城區難得一見的便宜。

  他看似隨意地問了個問題——白領到底賺多少?送外賣時他發現,恒隆廣場的白領們午餐吃日本料理,“20多元一份鰻魚炒飯,還加點一份30元的刺身!”

  小肖的發色怪怪地白了一層,不知是白發還是灰。他其實是“80后”,10年前從福建三明的小村莊來滬打工時,才19歲。

  13點50分:搭積木般的裝車技巧

  烏云蔽日,更冷了。隨小肖回到分站點,再次見識了他搭積木般的裝車技巧。

  先用最大件打基礎,包裝較硬的擺在四周,較軟的塞中間,再用繩子來回繞三次,扎緊。記者一數,僅車后架,就載了21件大樣物品,重得連車頭都稍稍翹起。

  其實,送快遞不光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以裝車為例,除了遵循“盡可能多件”的原則,還需依照投遞先后順序,統籌安排。因此,每位快遞員心里都得有一張地圖。

  資深的小肖,對裝車還有一項高要求:考慮各處保安的不同態度。如某小區保安特別友善,那快遞件只需放在車前擱腳處,送到時輕輕一踢,保安會迎上前撿起。

  可是,裝這么多貨,還從不戴頭盔,不會被交警罰款嗎?

  小肖坦言,在西藏南路的某路口,被同一名交警罰過兩次,聽到他哀嘆“要送多少個件才賺得回”,此后該交警再也沒罰他。

  15點30分:記者送件“效率奇低

  記者提出幫忙送件。

  累,真是累。為了找個門牌號在小區繞圈,最累還是爬樓梯:“6號樓701,8號樓601”,光看這兩個地址就頭暈。

  有一家老年住戶,戒心重又摸不清狀況,拒不簽收,記者耐心解釋,小李不耐煩了,“把單子撕下來,快遞塞給他就得了。”

  還有一家19樓住戶,按門鈴沒人應,打電話卻遭質問:“怎么現在才來?要么等兩個小時,我下班回家你再送來。”小李一聽搖頭:“咱耗不起。把快遞拿回公司,明天再送。”

  記者發現,其實只要態度好點,客戶也會友好。比如,記者事先看過快遞包裝上的文字,知道所送狗糧是給鐵門里一只叫“陀陀”的卷毛狗,于是就聊幾句“養狗經”……住戶嘖嘖稱贊:“給我個名片,下次送件叫你。”有位8樓的住戶,很體貼地為記者按住電梯,“你趕時間,我知道。”

  不過,同一個小區的4件快遞,記者花了半小時才送完。小李冷笑:“照這個送法,到半夜也完不成今天的工作量。”

  17點:“白天沒人,晚上再送”

  17點,日落了。小張最早“收工”,但其實還有幾個居民區的未送,“白天沒人,晚上再送。”

  17點半,小李收工。小區保安又在抱怨,堆在門衛室的“未送達件”太多,小李趕緊遞上煙。

  19點,小肖收工,一天內收送快遞約130件,總共聽到了4聲“謝謝”。剛一歇下,他點了根煙,長吸了一大口。

  這個夜晚,他們都還得回各自的站點,送回新取的件,再把客戶簽收過的快遞單掃描、錄入。

  天黑透了,燈火亮起。

  后記

  多一些體諒多一聲謝謝

  小李與小張騎車很快,即便是川流不息的大路口,他們有時也闖紅燈。

  客戶面前的他們,態度生硬也許是無奈,因為他們實在沒有時間也沒有力氣,熱情寒暄或耐心等待;更可能剛白跑了好幾家,煩躁不已;還興許,惦記著樓下有被盜風險的快遞件,非常焦慮……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卻仍然是一個建立在廉價勞動與超強度工作上的行業。

  要真正提升服務,讓快遞員們不再“憤怒”,需要整個行業脫胎換骨的升級變革。在此之前,作為普通消費者,能否請多一些體諒,多一聲謝謝?

  因為那些匆匆的身影,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