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策略
2012-11-7 14:36:00 來源:CIO時代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我國物流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來看,要想使物流信息系統真正成為供應鏈管理的強有力工具,應該采取以下策略來促進物流信息系統的集成:
1要對供應鏈中的物流過程重新設計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將企業核心競爭力集成的全新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資源的概念得以擴展,更傾向于對外部資源的合理利用,并且對外部也增強了主動性和響應性。因此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統集成不能僅僅是將孤立分散開發的用計算機模仿傳統手工業務流程的應用系統通過大量的接口簡單連接,只有首先分析供應鏈上各企業各環節的物流過程,并按供應鏈管理理念對之進行一體化的重新設計,才能使信息系統集成建立在先進管理模式上;另一方面,供應鏈管理物流一體化過程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礎上的,企業物流過程的重組又靠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統應用才得以最終實現,因此物流信息系統的集成也是物流過程重組的過程。
2要注重集成化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論的應用
集成化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論是關于集成化信息系統建設的模型、語言、方法、工具等技術要素,和開發隊伍與技術人員素質、業務環境與最終用戶素質、投資力度與分布情況、開發領導與組織管理等社會要素,以及由它門相互關聯而組成的認知體系,它既帶哲理性又有實踐性。方法論的研究把主要精力放在開發通用的公共方法和程序上,有了統一的方法,再去設計用途各異的具體系統,便于實現綜合集成與互操作。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論包括兩大部分──高層部分與低層部分:高層部分面向全供應鏈,解決總體規劃與高層設計問題;低層部分面向各業務領域,解決應用系統的分析、設計和建造問題。兩個層次的工作不能混淆,但要緊密銜接。
3要建立公共信息平臺
通用的公共信息平臺是行業信息共享通常采用的一種信息共享方式,對于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共享,也可以采用公共信息平臺。供應鏈中的公共信息平臺應該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建立公共的網站來給大家提供信息服務,但又不是唯一的、壟斷的,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標準化和信息共享上,這些標準實現異構產品或信息的統一形式化描述,甚至還可將供應鏈中的術語規范、組織加入供應鏈的條件、享受的權利、承擔的風險和義務、業務操作流程、資金結算、糾紛仲裁和責任追究等問題以標準化的信息資源固化于網絡中。
4要建立適應信息集成的管理模式
如前所述,集成化物流信息系統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特別是在整個供應鏈上,公共信息平臺由誰建、總體規劃由誰做、整個物流一體化由誰設計、集成信息系統建設由誰管理等,必須有一些從宏觀上進行有效管理的機制。對供應鏈上物流信息系統的集成,從管理機制上講,主要有三種模式可供選擇:第一種是由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按照企業內部物流一體化的方法,將這種管理延伸到整個供應鏈物流管理全程,包括對物流信息化建設和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的管理;第二種是企業將支持整個供應鏈物流一體化的信息集成外包,利用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物流來承擔;第三種是建立物流聯盟,由供應鏈上具有共同發展的戰略、共同利益、不同的互為補充的核心競爭力的不同企業共同參與管理物流一體化和集成化信息系統的建設。從可操作性來講,前二種要強一些,后面一種從組織和實施上都要復雜一些。此外,還需在供應鏈伙伴中建立信息共享的信任機制、激勵機制、協調機制等,并在集成化信息系統建設上引入項目管理機制和監理制度,使信息系統的集成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管理更為有效。
此外,關于信息系統的集成,已有一些先進的技術支持,如網絡平臺、數據倉庫、中間件、智能代理等,他們對集成化的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對供應鏈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統集成要在需求的牽引下,充分應用這些先進的技術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