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物聯網行業大事記
2012-1-14 13: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月
1月4日,重慶啟動建設“云計算”試驗區。
1月11-1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物聯網產業推廣中心承辦的“2010-2011首屆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年會”,在北京大方飯店舉行。
1月,《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布。
1月27日,全球首例40納米低功耗商用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在京發布。
1月,南方物聯網示范工程在深圳大亞灣正式啟動。
1月30日,成都慧安物聯網安全科技產業園區正式開工建設,也是國內首個物聯網安全科技產業基地。
1月,成都物聯網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揭牌。
1月,華東葡萄灑溯源暨物流物聯網示范基地建成。
2月
2月18日,由中國農大起草的《無錫市養殖業物聯網示范應用項目可行性報告》通過了農業部論證,也是我國首個養殖類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
2月23日,交通部組織制定并公布了《收費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月24日,臺北市計算機公會(TCA)正式成立“物聯網應用聯盟”。
2月28日,湖北首家物聯網產業園落戶黃陂,總投資200億。
3月
3月3日,大唐電信、寶信軟件等在內的17家單位發起成立的上海物聯網產業聯盟揭牌。
3月2日,國家電網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2日在京宣布,中國建全球最大的智能電網試點工程,并率先發布世界首個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
3月,黑龍江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成立了物聯網中心。
3月9日,深圳市發布《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平臺規范》及《公交智能調度系統 通訊協議》,自4月1日起實施。
3月14日,工信部在北京為我國首個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重慶市南岸區“國家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授牌。
3月,我國首個服務物聯網信息安全的“sjt1101區域物聯網加密傳輸系統”通過密碼局審批。
3月15日,大唐電信與一汽啟明今日攜手共建車聯網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共同開發以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的高可靠性、高集成度、超低功耗智能化的汽車電子產品。
3月16日,交通部《收費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技術要求》發布。
3月17日,上海市智能建筑建設協會成立。
3月17日,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物聯網技術中心、新華社物聯網資訊中心兩大項目同時簽約落戶無錫新區。
3月25日,IBM在京發布智慧的運算戰略。
4月
4月6日,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專項資金的支持范圍與方式等做出明確規定,并啟動2011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申報工作。
4月,央行聯合產業鏈各方開始制定移動支付國家標準草案,并于6月研制完成。
4月7日,上海車聯網產業聯盟成立。
4月8日,廣東省物聯網應用產業基地正式落戶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是我國首個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的物聯網基地。
4月13日,中關村智能交通產業聯盟揭牌儀式在京舉行。聯盟將緊抓首都以及全國在交通運輸各方面的問題,促進智能交通應用。
4月21日,工信部公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終端地球站管理辦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4月21日,重慶市首個由物聯網相關企業、大專院校等28家單位自發組建的物聯網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揭牌。
4月21日,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與全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京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宣布我國的智能交通通信標準制定工作正式啟動。
4月22日,由機械工業出版社組織的“物聯網工程專業規劃教材”編委會預備會議在北京舉行。
4月27日,全國高校物聯網及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小組成立。
4月26日,國內首個農業領域物聯網專業研究機構——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農業分中心,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農業博覽園正式成立。
5月
5月3日,上海市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暨上海物聯網科技園揭牌儀式在楊浦區舉行。
5月,無錫市發《物聯網企業認定辦法》,辦法明確了無錫市物聯網企業認定標準,并推出了物聯網企業認定程序與年審程序。
5月4日,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正式宣布聯手搭建國內首個高校“云計算教學與科研平臺”。
5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與財政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2011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并啟動首批專項資金申報工作。
5月,我國首家投入商業使用的農業類物聯網項目“農作物聯網管控系統”在無錫上線運營。
5月18日,深圳市三網融合專家小組成立,鄔賀銓出任組長。
5月19日,移動硅谷(北京)物聯網產業聯盟在北京宣告成立。聯盟的成立,將積極推動國內物聯網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與標準制定,加速行業發展。
5月19日,南京成立智能物流產業聯盟。
5月26日,全球首個開源技術的公有云——中國鄱湖云計算中心在南昌高新區啟動。
5月27日,谷歌在美國宣布,推出NFC手機支付服務。
5月30日,湖南省啟動首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智慧湘潭。
6月
6月4日,2011年無線傳感技術高峰論壇暨標準全會在無錫開幕。論壇開幕式上,我國成立了首個無線傳感技術國際標準組織代表機構。
6月9日,我國首個國家級射頻識別工程技術中心在南京啟建。
6月12日,由中科院、清華同方、中興通訊、IBM、中國惠普公司等18家聯盟發起單位聯合倡議,協同有關部委、專家學者及相關企業共同組建了中國物聯網應用與推進聯盟。
6月14日,ZigBee聯盟中關村辦公室正式揭牌,這也是繼歐洲、美國、中國無錫之后的zigbee在全球設立的第四個辦公室。
6月,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鎮江為全國智慧旅游服務中心。
6月,復旦大學無錫研究院正式啟動了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
6月22日,由深圳市物聯網傳媒主辦的“中國物聯網經理人聯盟交流會”在深圳舉辦。
6月26日,無錫市中醫院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等單位共建成立了國內首個醫療物聯網應用聯合測評中心。
6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印發了《國家無線電管理“十二五”規劃》。規劃明確了國家無線電管理工作未來五年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7月
7月,國家首批5億元物聯網專項基金申報工作啟動,共有600多家企業申報,100多家符合條件的企業入選。物聯網專項基金總計50億元,預計5年內發放完畢。
7月3日,廣東首家開放式物聯網技術應用實驗中心“中山大學—金智慧物聯網實驗中心”在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校區揭牌。
7月7日,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批準: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所屬的“國家無線電頻譜監測和檢驗中心”,正式更名為“國家無線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這意味著檢測中心作為我國無線電行業的唯一的國家級質檢機構,將以新的國家質檢中心名稱,承擔國家質監總局、國家認監委下達的無線電產品的質量監督工作。
7月8日,全國首個“智能檢察”物聯網應用項目在無錫啟動。
7月9日, “中電標協數字醫療設備與系統標準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渝舉行,這標志著,我國將出臺一系列標準,引領和規范數字醫療產業發展。
7月13日,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正式發布了我國已完成的傳感網首批6項標準征求意見稿。包括:《總則》、《術語》、《低速無線傳感器網絡網絡層和應用支持子層技術規范》、《信號接口規范》、《信息安全通用技術規范》、《標識傳感節點編碼規范》。
7月,國內首個智慧城市指標體系在上海發布。
7月26日,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無錫市物聯網企業認定辦法》,辦法明確了無錫市物聯網企業認定標準,并給出了物聯網企業認定程序與年審程序展。
7月30日,中國首部物聯網藍皮書——《中國物聯網發展報告(2011)》正式發布。報告從宏觀經濟、產業政策、技術、產業鏈建設等不同層面分析了物聯網產業在中國的發展。
8月
8月6日,“江蘇省智能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8月,《深圳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1-2013年)》發布。
8月30日,江蘇無錫新區數字圖書館30日在新區民生大廈開館,該圖書館首次利用物聯網技術,可實現網絡智能閱讀,屬于國內首創。
8月30日,全國首家高校云計算研究會湘潭大學成立。
9月
9月1日,由IBM中國研究院與北京大學(秦皇島)科技產業園共同建設的“秦皇島物聯網技術中心”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將成為全球首家IBM提供技術支持的物聯網技術中心。
9月3日,無錫首個物聯網企業聯合會在無錫市南長區人才金港成立。
9月15日,2011中國(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隆重舉行,是本年度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的物聯網產業專業博覽會之一。
9月20日,我國首個物聯網產業總部基地——"感知中國 成都中心"項目在成都雙流物聯網產業園區舉行奠基儀式。這標志著成都乃至中西部物聯網的產業布局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9月28日,國內首個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項目——惠山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在無錫市惠山區經濟開發區啟用,該系統整合了交通信號控制、交通流數據檢測系統、非現場執法、視頻監控、信息采集和誘導發布等六個子系統,主要負責整個無錫惠山區的綜合交通指揮和實時調度。
10月
10月9日,北京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及首批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本市3年內所有的景區、賓館及機場、車站都將覆蓋無線寬帶網,游客將可通過網上下載,利用自助導游講解系統和自助導覽系統游覽京城。
10月14日,全國首個醫院物聯網開發項目在天津濱海新區啟動,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與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醫院物聯網建設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10月18日,閩南成立物聯網、云計算合作聯盟。
10月19日,《中國物聯網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年)》在北京發布,旨在對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梳理,并對其發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為國家和地方的物聯網產業空間布局與宏觀決策提供參考。
10月20日,《2010-2011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在無錫發布。
10月18日,閩南成立物聯網、云計算合作聯盟。
10月28日,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組織召開了“物聯網標準與專利討論會”。
11月
11月1日,智能電視評定標準出臺——《彩色電視機信息化指數評測通用規范》在京發布。
11月1日,福州大學與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成立全國首家校企聯盟的物聯網學院,為物聯網產業培養創新人才,并進行物聯網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研究。
11月11日,全球首家物聯網冰箱檢測實驗室在海爾投入使用,該實驗室可對物聯網冰箱進行全方位檢測。
11月,國家電網公司首批農網智能化試點工程通過驗收。
11月21日,深圳智能交通產學研聯盟成立。
11月22日,中國銀聯、康佳集團、SMG在上海聯合發布基于智能電視終端的在線支付系統。
11月23日,在成都市舉行的物聯網產業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雙流縣正式發布《雙流縣物聯網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11月下旬,國內首個車聯網產業聯盟在無錫山水城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一個基本涵蓋了車聯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由35家物聯網科研機構與生產企業等共同發起建立的專業性產業聯盟。
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八部門日前聯合批復,同意將北京市、上海市等21個城市列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11月28日,全國已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不少一二線城市在建設或籌建物聯網產業園。
2011年11月29日-30日,由2011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年會在北京召開。
12月
12月7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印發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初步完成產業體系構建的目標: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
12月9日,國家汽車移動物聯網聯合設計中心在京成立。該中心成員中由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615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6所在內的國內十余家央企和高校組成。
12月14日,濟南市宣告完成14162盞路燈的單燈控制器安裝工作,成為全國首家在全市范圍內實現道路照明單燈控制的城市。
12月15日,寧波建全國首個虛擬旅游社區。
12月21日,江蘇省物聯網知識產權聯盟在錫成立,省內10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成為首批會員單位。國內首個專業物聯網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也在12月21日正式上線運營。
12月24日,廣西成立的首家物聯網研究會。
12月26日,國家金卡工程物聯網應用聯盟正式掛牌成立,覆蓋了包括工信部、住建部、衛生部、鐵道部、國家金卡工程六個工作組等23個部門、行業,以及40多座城市。
12月29日, 首個由我國牽頭制定地物聯網國際標準——《ISO18186:2011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在日內瓦正式頒布,這是物流、物聯網領域第一個由中國專家發起、起草和主導的國際標準,也是我國交通運輸系統首次領銜制定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