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銷售破記錄 快遞延遲不給力
2012-11-26 11: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隋秀勇
持續一個多月的“雙十一”網購促銷大戰,伴隨著各大電商不斷刷新的銷售記錄,終于落下了大幕。電商“雙十一”期間打造的網購圣宴,在創造中國零售業奇跡的同時,也讓快遞業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即使快遞企業提前備戰,但是“暴倉”、快件延誤等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緩解。電商狂歡
11月11日剛過,各大電商就迫不及待在曬出了“雙十一”當天的銷售額。
“天貓和支付寶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元,是去年的3倍多,其中僅天貓就達成了132億元,淘寶則完成了59億元。”由天貓和淘寶力推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震驚業界,這一銷量輕松打破了去年美國“網購星期一”的記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0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934億元。以此計算,10月每天的零售總額為611億元,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當天的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1.2%。
繼阿里巴巴發布“雙十一”戰績后,多家電商企業也相繼發布了促銷數據:京東商城“雙十一”期間(11月10~12日)的銷售額訂單總量超過450萬單,交易額超過25億元;當當網“雙十一”當天超過1億元,優購達到9723萬元,酒仙網約6000萬元。
蘇寧易購雖然沒有披露具體的銷售額,但是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僅11日當天,訂單量略超前兩天的總和。3天達成總訂單量295.6萬單。這超過了蘇寧易購原計劃同比20倍增長的目標,創造了蘇寧易購上線以來單日銷售和單次大促的歷史新記錄。快遞暴倉
雖然快遞企業為了迎戰“雙十一”,已經提前招兵買馬。EMS、順豐、申通、中通、圓通、百世匯通、韻達、宅急送、天天快遞等九大快遞企業,在原來15萬輛運輸車輛的基礎上,新增2.95萬輛運輸車,增設20余萬平方米分揀場地,新增6.5萬名攬收派送人員,全力保證“雙十一”快遞服務。但是業務量的大幅增長,快遞行業仍有些吃不消。
如申通是占天貓淘寶快件量份額最大的快遞企業,11 日收件640萬件,12 日這一數據攀升到755 萬件。圓通速遞今年“雙十一”收件量也創了記錄,其官方微博發布信息稱:“2012 年‘雙十一’圓通全網業務量較去年增長1倍多。”
國家郵政局的監測顯示,11 月11 ~13 日,全國快遞日處理量突破了3000 萬件,遠超過去年“雙十一”網商促銷帶來的1800 萬件日處理量高峰,增幅將近70%。
11月11日下午,賀小姐為女兒買了一條羽絨褲和一件棉服,可是到21日仍沒有收到貨。賀小姐登錄快遞公司網站查詢顯示,18號發到北京倉庫了,“但是到現在還沒有動靜。”賀小姐一氣之下,直接把衣服退了。“雙十一”期間,有賀小姐這種遭遇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網友調侃,“雙十一”期間,接到快遞員的電話,成為最幸福的事兒。
對此,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直言,中國快遞公司日運載能力之和為1600萬~2000萬票。如何應對單日暴增幾千萬的網購負荷。快遞企業“雙十一”暴倉,這是必然。成本激增
當下,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市場,以及由此帶來的龐大的業務量,成為許多民營快遞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就連一直定位于高端市場的EMS和順豐速運,面對迅猛發展且潛力無限的網絡市場,最終也放下了身段。但是,電子商務市場在給快遞企業創造出巨大的市場空間的同時,利潤微薄的電商快件也讓快遞企業“愛恨交加”。
目前,快遞企業為一些成規模的淘寶賣家遞送快件的價格,主要是與賣家單獨約定的。買家所支付的快遞費用,快遞公司需要與賣家分成的。
電商快件本身的附加值就不高,為了應對電商促銷導致的業務量“井噴”,快遞企業在人力、車輛、倉儲等方面的投入,甚至可能會使快件配送成本激增50%~70%。利潤的不斷下滑,又限制了快遞企業擴大規模的能力。而且,這些新增的資源,進入淡季之后意味著大量的人力、車輛和倉儲設施的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