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盛宴下電商與快遞的“愛恨情仇”
2012-11-23 9:44:00 來源:IT專家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雙十一”已經過去一周,不過,191億的驚人業績并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其攪動的爭論和反思仍在繼續。面對電子商務遞送的需求在不斷暴增,快遞遞送網絡卻已經超負荷運轉,消費者也就時常會遭遇“快遞”變“慢遞”的無奈。
上周末“雙十一”,電商大戰當天,網商賺得盆滿缽滿。可狂歡盛宴背后,快遞公司卻遭受爆倉危機。而且,近日來很多網友都在吐槽快件延遲問題。有網友在網上抱怨,“雙十一”買的商品還遲遲沒有收到。
盡管今年大促來臨時,快遞公司總會表示已經提前做好相關準備,迎接物流高峰。但是現實結果比預計的還要火爆。據悉,阿里巴巴單日交易額達到驚人的191億元,其中天貓單日交易額132億元,淘寶59億元。191億元的百元大鈔堆起來,得有1.9萬米,相當于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高度的23倍!這巨大的交易量讓支付寶服務器幾欲崩潰的同時,激增的訂單也讓快遞公司無力處理,甚至導致整個操作鏈條陷入崩潰。
根據天貓方面匯總的信息,11日產生的7000多萬的包裹在11日一天內已經有約2500萬個通過了快遞公司的中轉倉。第一天的中轉處理量,已經是去年“雙11”產生包裹的總量。
苦不堪言的快遞公司,各快遞網點爆倉的傳聞不絕于耳。11月12日,微博網友曝光了廣東申通公司一營業網點快件包裹從倉庫涌到馬路上的圖片,據稱該網點從凌晨四點已經開始派件,但當天沒能消化完堆積如小山般的龐大快件。
“中通也爆倉了,貨量比正常情況多了一倍以上。”該公司一位快遞員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廣東省內包裹應該不會耽誤,但東北三省、內蒙古等區域會延誤,最快也要3-4天。“到月底都是這種情況,整個營業網點的系統接近癱瘓了,公司沒加派人手,忙瘋了!”
物流與供應鏈專家黃剛表示,191億元背后將產生8000多萬快件,按照9大快遞平均日處理300萬件計算,預計3天能完成中轉,但末端配送將延續到5-8天。
“雙11”促銷創造了電商奇跡,191億元的銷售額,徹底打破美國電商的最高紀錄。可是與之難以匹配的快遞卻呈現網購負荷。據悉,“目前整個快遞行業單日運力之和僅有1600萬-2000萬票左右。這如何應對單日暴增幾千萬票的網購?
可現實,快遞企業對電商業一直是愛恨交加。一方面,為電商遞送是很多民營快遞巨頭的主要收入來源,“四通一達”五家主要民營快遞為淘寶遞送的包裹量,已占各自所有包裹量的70%,而另一方面,為電商遞送本來就利潤微薄,因促銷帶來的貨量瞬間爆發,甚至可能會使遞送成本激增50%~70%。
根據天貓方面提供的消息,各家快遞公司現在都處于滿負荷運營狀態,很多快遞員為了節約時間,加班不吃方便面了,改吃饅頭節約泡面的時間;包括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的管理層都已下派到可能出現擁堵的區域分撥中心第一線督戰。
“年年搞,不斷地增加運力,不斷增加工作量,對快遞業工作人員來說是不文明的。”有快遞員這么吐糟,“快遞公司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情況,已經超出他們服務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圍,恐無法保證服務的質量。”
行業人士認為,部分網購訂單將延誤已成不爭事實,快遞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快遞爆倉,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網點上的壓力其實已經開始體現出來,電商大戰引發的物流問題值得深思。
“雙十一”已經過去一周,不過,191億的驚人業績并沒有讓所有人滿意,其攪動的爭論和反思仍在繼續。面對電子商務遞送的需求在不斷暴增,快遞遞送網絡卻已經超負荷運轉,消費者也就時常會遭遇“快遞”變“慢遞”的無奈。面對快遞行業有些跟不上腳步,爆倉、運輸慢等問題期待有實質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