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1年三大財經關鍵詞:關乎民生 債字當頭
2012-1-11 7: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經歷了太多太多,在這一年,久治未愈的希臘債務危機肆意蔓延,除讓意大利、法國等歐盟內國家逐個陷入債務危機的怪圈之外,就連美國也難以幸免,對于提高美債上限的爭論一度令美國兩黨爭論不休,綜觀今年的國際經濟或可以用一個“債”字以蔽之。
而也是在這一年,國內民眾期待已久的減稅政策終于出爐,個稅改革在爭論中又邁出了一大步,新法對中低收入群體和個體工商戶的“減負增收”效果顯而易見;與此同時,婚姻法新解的出臺將“房產加名稅”推到了聚光燈下,經過一系列呼吁和論證,征收房產“加名稅”的行為終被取締。不難看出,2011年國內民眾一直在和“稅”做著積極的抗爭,在爭論中尋求更多的利益保護,又在被保護中探索更為合理、更有助社會進步的收入分配體制。
由此,中新網財經頻道在年終歲末之際,為廣大網友梳理2011年財經新聞中的三大關鍵詞,在帶您回顧今年財經熱點的同時,也看到其中的轉機和變化,找到影響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元素”。
關鍵字:稅
2011年可謂是中國稅改的關鍵之年,由個稅新法領銜的稅改層出不窮,房產“加名稅”曝出后終被堅決取締;增值稅和營業稅提高起征點,以及將在明年1月實行的新車船稅法案,期待這一系列的“減稅增收”措施只是我國稅改的一個開始。
個稅新法實施四月 為民增收600多億
今年以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其密集程度前所未有。9至12月份的四個月間因實施個稅新稅法相應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就達600多億元,減稅力度超過預期。
與此同時,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本月22日解答2011年貫徹結構性減稅政策相關問題時表示,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惠及6000萬人。提高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惠及全國924萬余戶個體工商戶,占全部個體工商戶的比例達63%。不難看出,新個稅法案將降低我國中低收入人群的納稅負擔,從一定程度上改善工薪階層的可支配收入達到刺激消費的作用;同時,對社會收入的二次分配力度也將大大加強。
房產“加名稅”被明令禁止
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8月13日出臺的對于婚姻法的諸多新解,引發民眾一系列的討論。新婚姻法中偏“物質”的婚姻解釋對國人心理產生了與其本身能量不符的震撼,而隨后從稅務部門傳出的“房產加名稅”的動議,讓本已十分脆弱的國民心理更是雪上加霜。
其中,關于婚后房產證加名要不要征稅的討論,觸動了納稅人的神經。南京、成都、武漢、青島、蘇州等地相繼提出對“加名”征稅,100平米房產就要繳納高達萬元的“加名稅”,不免讓人有“與民爭利”的懷疑,這也加劇了各界爭議的升溫。
對此,財政部、國稅總局于已發布通知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房屋、土地權屬原歸夫妻一方所有,變更為夫妻雙方共有的,免征契稅。至此,“加名稅”爭端塵埃落定,專家分析稱,此舉或將引發夫妻房產“加名”的風潮。此外,還有專家表示,對于之前已經征收的稅款,應當予以退還。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 上海明年試點
除個人所得稅以外,對于企業的減稅政策也在今年層出不窮。據國稅總局公布的消息稱,從今年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小微型企業的營業稅和增值稅起征點:銷售貨物和銷售應稅勞務的增值稅起征點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營業稅的起征點為月營業額5000—20000元。調整后,八成以上小微型企業受惠。新疆將“兩稅”起征點調至最高限額2萬元,每年為小微型企業減稅負3.5億元。
對于,目前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的情況,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表示,在現行稅制結構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流轉稅稅種,二者分立并行。其中,增值稅的征稅范圍覆蓋了除建筑業之外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則課征營業稅。從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角度來看,將我國大部分第三產業排除在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之外,對服務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由此可見,明年1月1日起,在上海部分行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則是為進一步完善稅制、徹底解決增值稅遺留問題邁出的關鍵一步。
新車船稅新法 實施在即
2012年1月1日起,《車船稅法》就要實施。此次新法的修改,對于私家車的征稅規定做了不少的變化。新法規定,對占現有乘用車總量87%左右、排氣量在2.0升及以下的排量較小的乘用車,稅額幅度適當降低或維持不變。
車船稅法中,對乘用車的稅負,分別作了降低、不變和提高的結構性調整。比如,對占汽車總量72%左右的乘用車,按發動機排氣量大小劃分七檔,對每一檔分別規定了稅額幅度。相比以前的征稅方法,車船稅法在征稅范圍、計稅依據、稅收優惠和征收管理等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和完善。
關鍵字:荒
說2011年也是多“荒”的一年一點也不為過,四月夏季還遠,電荒卻早早報道;沿海地區“用工荒”雖說一直存在,但在今年與“就業難”的反常疊加讓人愈加費解;而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更讓本已處處碰壁的中小企業融資更為艱難,“錢荒”在所難免。
電荒席卷全國 階梯電價是調整方向
從自年初以來,“電荒”就一直持續不斷,被業內稱為持續時間最長的電荒。2月中旬,廣東佛山開始實施錯峰用電。3月份開始,國內浙江、湖南、重慶和貴州等省市就出現電力供應緊張、電煤儲備下滑的問題。5月份,“電荒”席卷多數南方省份,以及華東、華北甚至西北地區的部分省份。入冬以來,電荒再度出現。分析指出,電荒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煤企的生產積極性不高所致,以及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就此,發改委宣布從12月起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約3分錢,未來居民用電價格調整將試行階梯電價制度。
據國家電監會介紹,目前,山西、河南、湖南、貴州等省缺煤停機嚴重。9月份以來,全國缺煤停機一直在1000萬千瓦以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0月底發布的預測顯示,預計今冬明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3000-4000萬千瓦。
用工荒與就業難共存
近年來我國沿海地區中小企業“用工荒”、“招工難”并不是一個陌生的現象。在當前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轉移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招工難已不是沿海地區的專利,甚至擴大到了世界五百強企業。
據了解,因為宏觀經濟形勢下行,企業用人需求減少,沿海地區普通勞動力用工緊張略有緩解。專家認為,這種用工形勢緩解“假象”背后是沿海地區中小企業不容樂觀的生存形勢,“十二五”期間就業問題將依舊突出,用工結構性短缺問題依舊明顯,“就業難”和“用工荒”將并存。
中小企業融資難 “錢荒”在所難免
伴隨國家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趨近,今年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也是愈發嚴重,于今年9月底開始全面爆發的民間借貸危機,更是震驚了溫州。央行為抑制通貨膨脹曾在今年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致使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錢緊”窘境,而這也促使了溫州地區民間借貸的異常活躍。
溫州民間資本雄厚,早已聲名在外。可今年,一些企業卻絆倒在資金短缺這道門檻上,始作俑者,便是民間借貸狂潮所引發的民間金融風波。據有關部門統計,溫州民間資本超過6000億元,且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其中,參與民間借貸的資本規模約1100億元,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但由于缺乏規范,溫州民間資本長期游蕩于金融體系之外,處于浮躁狀態的它們,始終與“炒”字相伴,遇到見效快、回報率高的產業,便瘋狂涌入。
關鍵詞:債
2011年,歐美經濟先后陷入債務危機的困境,此后國際評級機構的一連串降級更是引發了不少風波。希臘債務危機由來已久,在今年多次救助仍未起效的情況下,又現蔓延整個歐元區之勢,而后提高美債上限的問題又引發了美國兩黨的激烈爭論和較量。
希臘困局未解 法意又陷窘境
圣誕節剛剛過去,在一些歐洲人眼中,他們認為這是自二戰以來“最糟糕的圣誕節”。不難想象,歐債危機不僅令歐元區政府和國際金融機構精疲力竭,更讓被歐債危機陰影籠罩的歐元區國家人民倍感煎熬。
希臘是最先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國家,歐盟多次救援不僅沒有給危機帶來多少轉機,令希臘陷入是否要退出歐元區的徘徊,而且還將歐元區其他國家也拉入了危險境地。繼今年12月初標普將法國和歐元區其他五個國家的AAA評級前景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后,上周五另外兩家評級公司穆迪和惠譽也雙雙舉起降級或調降展望大棒,目標直指法國、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等歐元區核心國家。
據外媒報道,歐洲央行最新發布的《歐元區半年金融穩定報告》顯示,目前愈演愈烈的歐元區債務危機可能席卷更多的歐元區國家,隨之產生的風險可能蔓延全球。報告稱,今年下半年歐元區國家的經濟穩定被破壞的風險已經明顯增大,“歐元區主權債務壓力的蔓延,依然是歐元區、歐盟乃至全球金融穩定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風險。”
美債危機或將上演續集
2011年,“信用危機”似乎成為“串聯”全球經濟的一個關鍵詞。信用危機如搭箭之弓,有的箭還未出鞘,即引來一片驚慌。今年8月,美國歷史性地丟掉標普給予的3A最高評級,一個重要觸發因素就是美國兩黨在減赤和債務上限問題上遲遲未能達成一致,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合作與不信任。
此后,美國政府緩解美債壓力的做法也頗受爭議,再度印鈔的想法受到很多正處于通貨膨脹形勢中的發展中國家的反對,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曾表示:“美國評級被下調不只是信用的問題。美國能支付一切債務,因為它可以一直印刷鈔票,違約的幾率為零。”
即使美債上限已再度被調高,但是再次爆發危機的可能仍存。近日,惠譽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還表示,除非明年美國國會和總統大選之后,構建一個有效的削減預算赤字計劃,否則,惠譽可能在2013年底之前剝奪美國的AAA信用評級。不過該機構也表示,在2013年前不會決定是否調降美國的評級。
2011年以來,從美債上限再到歐債危機,政府信用問題在全球蔓延,經受嚴峻考驗。業內專家認為,可能要到明年的一季度,甚至明年年中債務危機才會得到解決。屆時,無論是歐洲內部還是全球經濟格局,都將進入一個“后危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