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艘集裝箱船,中集哪來的錢
2012-10-9 11:39:00 來源:中國聯合鋼鐵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集集團52億砸向融資租賃
在即將迎來中秋國慶雙節黃金周的前一周,中集集團終于敲定了一筆高達52億元的大單。
9月26日,中集集團發布公告宣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集租賃與CMACGM在深圳簽署了期限為12年的集裝箱船租賃合同,并分別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及STX(大連)造船有限公司簽署了集裝箱船建造合同。其中,船舶建造合同的總金額約合人民幣52億元。
作為中集集團首次涉足船舶設計、融資業務的大單,這筆合同無疑對今年上半年業績不佳的中集集團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記者也注意到,作為中集集團的主營業務,集裝箱業務占公司主營收入的比重高達48.99%,但在不久前公司的財務數據中,公司主營收入二季度同比下降22.7%,凈利潤更是出現了同比61.47%的下滑,而一季度這個數字為-72.37%。
顯然,另辟蹊徑選擇融資租賃對于中集集團來說,不僅降低了資金壓力,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公司業績長期的收益。“實際上,除了中集,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諸多企業都在今年將目光瞄準了融資租賃,”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原因恐怕就是看上了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和低風險。”
52億拋向融資租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租賃項目中,中集租賃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在12年租期中所收取的10條集裝箱船的日租金,這就意味著公司每年有著穩定的租賃收入,而船舶有關融資將安排利率掉期,公司預計未來租金收入將保持穩定,受中長期利率變動、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較小。
來自中集集團的說法是:“這個項目無疑將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好處。”原因是中集租賃可以借此整合中國設計、制造和資本資源,通過提供較高附加值的融資和船舶設計服務為客戶貢獻較大價值,有利于公司各業務之間的聯動和業務模式升級。
與此同時,“通過與航運業一流船東和船舶管理公司合作,也可以提升中集租賃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中集船舶設計院的船舶設計能力將得到市場驗證,獲得國際一流船東和國內一流船廠的認可機會,有利于創造自主知識產權的商業價值。
然而在業內人士眼中,這筆合同也并非毫無風險,“比如長達12年的租賃期限和建造合同,誰都不能保證中途一點問題都沒有。”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中集租賃的希望是通過這一項目使船舶設計院的設計能力得到市場驗證,“但一旦設計建造出現問題,那么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很大的”。
不過,該人士也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船運集裝箱生產商,中集出現上述風險的可能性并不高,因為首次涉足船舶設計與融資,中集一定會相當重視。
力挽業績且拓展業務
實際上在中集集團涉足船舶設計融資前,就有不少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中集集團的業績恐怕都不會太好看,或許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加快了這筆訂單。
安信證券分析師張仲杰也坦言,造成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需求的疲弱。另一方面,在受到歐債危機和航運業低迷的影響下,航運信貸收縮,主要航運公司收入下滑、經營成本增大,其用箱需求主要以租為主。而作為集裝箱采購的主力,租箱公司占采購訂單需求總量的七成左右,而2012年-2013年這些租箱公司仍有大量運力投放,航運業運力依然供過于求。
這也解釋了中集拿下這筆集裝箱租賃大單的原因。
其實,并非只有中集如此積極地發展融資租賃。包括渤海租賃、哈投股份、山東高速等公司近日也在融資租賃領域動作頻頻。
9月28日,哈投股份宣布,將為公司控股子公司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融資租賃業務提供9500萬元的擔保,支持控股子公司的發展,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同一天,山東高速也發布公告稱,將作為承租方與興業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售后回租融資租賃交易,融資總金額為4億元。而渤海租賃的總裁王人風近日更直言,公司將計劃引入保險資金開展輕軌融資租賃項目,并在洽談中。而包括龐大集團、威海廣泰、一拖股份、賢成礦業等公司也早已將觸角伸到了融資租賃領域。
“顯然,短期內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和資金涌入融資租賃領域,”上述上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來自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融資租賃的低風險模式可以大大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另一個原因則是這個方興未艾的行業,國內的發展空間很大,誰率先做大了,就有機會在市場站住甚至站穩腳跟。”
按照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的說法則是,“目前國內的融資租賃業才剛剛起步,全國經批準設立的各類融資租賃企業還不超過400家,總體上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