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服務避免 “誤會”關鍵在于主動溝通
2012-10-22 11: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劉強
時逢中秋、國慶雙節疊加,南昌鐵路局按照鐵道部宣傳部的要求,以“中秋溫馨之旅”、“搭乘微列車,國慶賞金秋”等為主題,通過“昌鐵微博”對中秋節、國慶節特色客運服務進行 “微直播”,并與旅客、網民進行互動。讓旅客、網民們零距離感受到了濃郁的節日氛圍和鐵路員工舍小家保大家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
一直以來,鐵路給大家的印象是一個封閉王國,對外界的評論很少給予回應,不理不睬。鐵老大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也是多以負面新聞為主,去年動車事故發生后,鐵路部門更是“千夫所指”,完全被“妖魔化”。
鐵路與旅客的關系本來應該是和諧、相輔相成的。就旅客而言,作為被服務一方,希望鐵路部門應該善待旅客,改善服務態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旅行體驗;就鐵路而言,旅客的口口相傳,也會為其帶來客流和財富。
提供優質服務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一旦鐵路工作人員與旅客有糾紛或發生的事情與鐵路沾邊,人們便會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鐵路的不是。如前段時間發生的南昌火車站廣場的石凳被柵欄圍住,妨礙旅客休息事件,其實與鐵路無關,因為這些石凳屬于南昌市城管部門,僅僅搭上了“火車站”這個敏感的字眼,人們便把矛頭指向了鐵路,真是“躺著也中槍”。由此可見群眾對鐵路 “誤會”之深。久而久之,在這樣的莫名指責中,鐵路漸漸地被“妖魔化”。
鐵路與群眾真的那么水火不容嗎?當然不是。他們之間這種“對立”是因為缺乏溝通,只要溝通到位,鐵路和社會之間的火藥味就沒那么濃,雙方的矛盾自然就會化解。
南昌鐵路局在中秋、國慶期間通過微博,開展“中秋溫馨之旅”和“紅色之旅”微直播活動,增添了旅行樂趣,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同時,通過網友的互動,把鐵路職工節日期間的奉獻和堅守展現給社會,以贏得網友對鐵路的支持與體諒。
此次活動,媒體做了報道,并給予了積極評價,得到了網友的好評,博友們也踴躍地在微博上參與互動,提供建議。鐵路部門降低姿態,主動與旅客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訴求,消除他們對鐵路的一些誤解,是一件雙贏的事。
當雙方建立了溝通、增加互信后,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才不會一味地“先入為主”,不分是非,片面指責對方。
增加與旅客的互動,主動將鐵路工作人員艱辛的一面展示出來,不失為一種消除誤解的明智之舉。當然,要徹底改變其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鐵路部門的理念還應逐漸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溝通,才能贏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南昌鐵路局的做法,值得在鐵路系統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