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化解貿易保護主義危害
2012-10-19 11:03:00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主張封殺華為、中興對美出口到絞殺三一集團風電項目實施,美國濫用“國家安全威脅”這個大棒,降低美國市場透明度,肆意誤導美國民眾和國際社會對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正面形象,不僅給中美兩國雙邊直接投資投下了非常濃重的陰影,而且使奧巴馬鼓勵新興經濟體“選擇美國”的招商引資計劃正在成為一個謊言。
本期“經濟日報 中央電視臺聯席評論”關注話題——積極化解貿易保護主義危害。
三一集團就風力發電項目在美受阻一事起訴奧巴馬政府。此舉表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正在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權益,積極化解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種種危害。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抓住加入WTO的重要契機,同世界各國在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迅速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有資料顯示,中國加入WTO的10年間,貨物貿易額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開放部門達到100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中國對外開放的巨大變化,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有力推動。然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前景撲朔迷離,貿易保護主義紛紛抬頭,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威脅日益增大,特別是最近接連發生的一些事件,使中國在更大范圍、更高水平上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努力,遭遇到重重阻力。繼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判定華為和中興通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所謂的“威脅”之后,10月18日三一集團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再度揭開其關聯企業Ralls公司風力發電項目在美受阻的內幕。據三一集團方面披露的信息,今年7月25日,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Ralls公司在美國俄勒岡州西南12英里處興建4座風力發電場的項目立即停工并禁止任何人進入,只允許CFIUS批準的美國人進入移走設備;8月2日,CFIUS又頒布臨時禁令和修改令,禁止該項目使用三一設備和項目轉讓,直到所有設備移除完畢;9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簽發行政命令,從而致使三一集團關聯公司Ralls公司陷入投資血本無歸的絕境。
面對美國緊盯中國企業接連采取的政治含義明確、利益企圖明顯的經濟絞殺,有學者明確表示,從主張封殺華為、中興對美出口到絞殺三一集團風電項目實施,不僅給中美兩國雙邊直接投資投下了非常濃重的陰影,而且使奧巴馬鼓勵新興經濟體“選擇美國”的招商引資計劃正在成為一個謊言。眾所周知,WTO的基本原則是通過實施市場開放、非歧視和公平貿易等原則來實現世界貿易自由化的目標,而美國濫用“國家安全威脅”這個大棒,降低美國市場透明度,肆意誤導美國民眾和國際社會對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正面形象,遏制中國有科技含量和競爭優勢的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其潛在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視。
有鑒于此,我們以為三一集團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用國際通行手段解決企業“走出去”面臨的貿易保護主義爭端,可謂是開了一個好頭。這就是中國企業要大膽地向世人表明,我們是依照美國法律在進行正常的投資,在沒有任何威脅美國所謂“國家安全利益”的情況下卻正在蒙受財產損失的事實真相。在努力消除美國民間不必要的誤解和疑慮的同時,可以使更多的后來者進一步認清美國目前正在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本來面目,在國際輿論的聚焦之下檢驗美國法律是否能夠真正確保投資人的合法財產,美國到底是不是一個如他們自己所說的真正的法治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企業挑戰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其法律裁決上的勝負已經不重要了。如果能夠由此啟迪更多的“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不僅要依靠資本、技術的力量去開拓國際市場,還要依靠法律的武器和誠實、自信、公平、正義的道德力量去真正贏得國際市場的尊重與信賴,這對于我們同各國一道分享發展機遇、應對各種挑戰,使中國發展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才是更具有深遠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