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應對貿易摩擦是對外開放的新課題

2012-10-19 11:01:00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中國經濟“走出去”步伐的加快,特別是由于近年來我國外貿形勢整體趨緊,貿易摩擦越來越成為對外開放中不能回避的新課題。 
  最近引起廣泛關注一個案例是,10月8日,美眾院報告以華為中興"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要求聯邦政府阻止兩家公司在美國的并購活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此發表談話表示,美國會此舉既有違美一貫倡導的自由市場規則,也不利于中美雙方企業相互開拓市場,擴大合作。
  其實,在中國經濟升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后,與其他各國的摩擦不僅體現在貿易方面,也體現在規則層面上。比如,在多邊貿易體制下,美國和一些國家提出中國是第一大出口國,就應該更加開放更加自由;而中國卻認為本身是發展中國家,還不具備進一步引領開放的基礎和能力。于是產生一些摩擦也就在所難免。
  據了解,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對華貿易摩擦案件數和金額均明顯上升,案件數從2002年占世界各國案發總數的17%上升到35%;與此同時,20國集團中的新興經濟體對中國貿易救濟調查案件金額出現增長。摩擦產品也由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和基礎原材料擴展。不僅有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鋼鐵、輪胎等資本密集型產業,還有太陽能、風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稀土等基礎原材料產業。
  商務部7月份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遭遇來自18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反傾銷、反補貼、特保等貿易救濟調查40起,同比增長38%,涉案金額37億美元,同比增長76%。從立案國別來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對我立案數量占總案件數的70%。從涉案金額來看,歐洲、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對我發起調查的金額占總金額的60%。
  專家指出,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起到了示范作用,不少案例都是發達國家先發起,發展中國家緊隨而行。比如歐盟開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補貼調查曝光后,印度國內產業也開始效仿,提出了救濟申請。
  在中國企業"走出去"勢不可擋的形勢下,該怎么處理貿易摩擦呢?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發布的《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做好貿易摩擦應對和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工作,引導企業和行業協會有效應對貿易摩擦,維護我出口企業合法權益。依法實施進口貿易救濟,保護國內產業安全。
  為解決頻發的國際貿易摩擦,外交部國際經濟司于10月9日正式成立。其主要職責就是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上的溝通,包括協調處理國際經濟糾紛和摩擦肯定會發生很大的作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稱,國際經濟司成立之后,工作的側重點應是處理中國同一些國際經濟組織的相關業務,跟蹤目前國際經濟的一些基本態勢,促進經濟領域的合作,處理和協調國際經濟糾紛,為國家經濟發展服務。
  此外,商務部也與美國、歐盟、俄羅斯、印度、韓國、澳大利亞等16個主要貿易伙伴的調查機關建立起貿易救濟合作機制。
  在應對貿易摩擦中,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等全球經濟治理機制建設、加強與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是基本原則。同時也要充分重視利用世貿訴訟機制,通過磋商和對話解決貿易爭端。中國企業也應對貿易爭端早做準備,并培養應訴意識。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