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慶:郵政速遞EMS大降價帶來哪些震蕩?
2012-10-13 8:0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眾多民營快遞公司紛紛開打價格戰的時候,“國”字號的郵政速遞EMS也擠進來湊熱鬧了,這家公司已宣布在部分省市降價6成。據知情人士透露,EMS的低價活動在9月初就已悄悄啟動了,計劃在全國主要城市鋪開。目前,EMS在部分城市針對電商快件推出的 “1公斤以內每票8元”活動,比之前下降了6成。這樣一來,EMS為電商提供的服務價格,跟民營快遞公司基本持平。
EMS首重20元的價格多年沒有調整,續重價格也只是在2010年4月進行過一次微調。一直堅挺的價格,讓很多電商賣家,包括其他企業和個人對 “國”字號的郵政快遞漸漸疏遠。價格低廉的民營快遞趁機占領了市場,申通、圓通、韻達等都是10元起步的價格。這次EMS肯自降身價,投入到價格戰中,這一招看起來 “以退為進”,目的可能遠遠不止是 “賠本賺吆喝”。
這是整個快遞市場大的震蕩。過去之所以這么多民營快遞發展起來,是因為“國”字號的EMS一直維持穩定的高端形象,民營企業可以搶市場份額。現在EMS突然放棄身段跟民營企業競爭,市場格局顯然會發生變化。
單純從市場份額上來講,這一招很厲害。大量快件業務平時選圓通、申通或順豐,只有極少數郵件業務會選郵政快遞,這種情況無論是民營單位還是國有單位都廣泛存在。一旦EMS價格比民營企業還低,同樣的價格但服務保證和安全性就截然不同,可靠性有很大差異,很大一部分偏向民營企業低價策略的客戶,會倒向與EMS合作。因為它的網點體系,安全性和其他方面有絕對優勢。
有人說,國內高端快遞紛紛降低身段,跟國外快遞公司進軍中國市場也有很大關系。本月,聯邦快遞和UPS名正言順地加入中國快遞戰團,它們的定位是高端服務,這讓之前致力于高端市場的EMS和順豐速遞壓力很大。國內快遞企業這種主動放棄高端競爭,放棄一部分“戰場”的做法,顯得非常被動,這是國內很多行業發展的弊端。
我們的很多服務業、金融業、工業建設設計、軟件業等,很多行業都是這樣,一旦國外大型高端服務業進來,國內的服務業就自動把自己降低,然后開始打國內價格戰,在國內搶份額而不是跟國外企業拼。這一次,這幕劇又出現了。
作為捍衛中國快遞業務的EMS,應該舉起大旗,跟聯邦快遞競爭。這本來是應有的策略,而它現在可能為了企業自身的利益改變這種策略,給國外企業讓出一條路來,讓國外快遞公司發展得更快更猛。跟民營快遞企業競爭的勝算比跟國外快遞公司競爭的勝算大,所以它選擇了自降身段加入快遞價格戰,以取得結果。
中國快遞行業還處于高成長期,市場還非常大,快遞網絡體系還處于初期階段,業務量非常大。在這個大市場中,取得市場的路徑,他們各有各的重點。
國外高端郵遞企業進來,他們是真正以高端的姿態出現,不以高端姿態出現反而沒辦法生存,這跟國外百貨一樣。
國外企業的進入一下子把EMS擠成了中端,原來市場份額比較大的順豐也成了中端市場,但中端市場份額是最大的。EMS由于發展成熟、網點體系完善,拼的就是資源優勢和網點優勢。這兩種優勢加起來就容易在中端市場上取得更大份額,也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它的道路就為它迅速地擴張市場和進一步穩定高成長提供了基礎。
民營企業有稅費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盡管問題很多,這五六年來,民營企業的高成長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有的過程擴張太快,管理能力跟不上,有的網點體系跟不上,有的配送體系跟不上,各種瓶頸就出來了。跑得過快造成資源后勁不足,一旦遇到競爭壓力就明顯體現出來。這意味著未來3~5年內,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不會有真正的大洗牌,這次洗牌后可能在共同的新環境下再成長。(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