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進口肉品質量關
2011-9-26 19: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隨著國內市場對肉類產品需求增加,作為國家質檢總局指定肉類進口口岸之一的廈門口岸肉類進口大幅增長。為了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快速通關,廈門檢驗檢疫局今年1月11日起在東渡口岸啟動肉類查驗模式改革。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采取科學動態的抽檢機制,合理前推后移部分查驗耗時較多的瓶頸環節,將把關與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肉類產品通檢效率,促進進口肉類產品貿易。 嚴格實施抽檢比例與產品質量相掛鉤新機制。抽批合格率越高,檢測比例將越低;對產品出現安全衛生等質量問題或不誠信的企業,采取了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加大了抽檢比例、暫停進口相關產品,各相關企業作為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得到普遍提高。
整合檢疫許可證電子核銷機制、報檢前施檢審單機制、確定檢測機制、口岸直通式查驗機制,加嚴審批核銷、證書審核、現場“四原”(原證書、原貨物、原集裝箱、原封簽)查驗等檢驗檢疫關鍵環節把關,通過改變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評語的規范繕制,促進檢驗檢疫工作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
首次實現對進口肉類產品全過程遠程監控。自主開發遠程監控系統,實施現場視頻查驗、使用現場便攜式遠程監控、實時語音交互、全程視頻信息存儲等多項功能,重點針對查驗集裝箱號、查驗鉛封號、監督開柜情況、監督卸貨過程、查驗開柜后的貨物狀態、監督抽樣過程、查驗外包裝、查驗包裝標簽、監督開箱過程、查驗開箱后的貨物狀態、監督制樣過程等12個工作環節,全天候對冷庫的日常監督管理過程和貨物的出入庫監督過程實施視頻監管,并在一定時間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檢驗檢疫監督管理信息,達到了檢驗檢疫查驗、實時監督、全程監管、過程追溯四大效果,有效提高監管工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據臺資企業漳州信華公司蔡經理介紹,自從實現遠程視頻監控以來,進口肉從集裝箱到港、開箱、入庫、生產加工都納入監管,質量更有保證,同時,進境集裝箱直通放行到指定冷庫,企業不需要每次到檢驗檢疫局聯系檢驗檢疫人員而通過視頻完成監管,企業物流成本、人工費用大幅下降,今年前8月,該企業僅碼頭費用和人力成本兩項就節省了40余萬元,效益相當可觀。
近9個月來的實踐證明,這一改革已初見成效。今年截至9月19日,廈門口岸累計進口肉類產品647批、3.2萬噸、532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倍、19倍和12倍,創歷年新高,涉及的品種主要包括凍雞爪、凍雞翼尖、凍雞全翼、凍火雞肉泥、凍豬蹄、凍豬肋排、凍豬肉、凍豬心、凍去骨牛肉、凍帶骨牛肉等,原產國家(地區)涉及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丹麥、德國、愛爾蘭、法國、阿根廷、美國、西班牙等12個國家,進口貿易形勢喜人。
廈門肉類產品的大幅增長既有力彌補了國內供應的不足、為平抑國內市場肉類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又為出口肉制品生產企業提供了原料供應、促使廈門檢區出口肉制品產業快速增長。據廈門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8月,廈門檢區肉制品累計出口5600余噸、近33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49%和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