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鞋類出口企業如何擴大生存空間

2011-7-5 13: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鞋類產品一直是我國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在出口結構中占很大比例。據統計,我國鞋類出口量達到世界總出口量的65%左右,出口量和金額居世界第一位,主要的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但我國鞋類的出口結構一直以貼牌生產和低檔次鞋為主,有自主品牌的中高檔鞋較少,出口鞋類的質量也一直被國外客戶所詬病。筆者以吳江地區出口鞋類產品為例,結合多年從事鞋類產品檢驗監管工作的經驗,進行思考和探討,并提出一些建議。
  2000年以來,江蘇吳江地區出口鞋類產品的數量、金額、單價都呈逐年遞增的趨勢,10年間,該地區出口鞋類的批次、金額、數量分別達到了446%、485%和216%的增幅。除了“量”上的優勢,吳江出口鞋類還有“質”的突破,一方面鞋類出口單價翻倍增長,另一方面檢驗檢疫的不合格檢出率逐年下降,產品檔次也逐漸提升。其中貿易方式也從簡單的加工貿易轉變為以一般貿易出口居多,尤其是對日本市場的出口量和金額都逐年攀升。
  制約鞋類產品出口的因素
  從外部因素來說,從2008~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2010年的歐洲債務危機,到2010年的日本地震引發的核危機等,都不斷地影響著全球經濟環境,鞋類產品國際貿易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實施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我國鞋類出口的主要障礙;原輔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一線生產人員流動大,生產力成本也逐步上升,造成了生產質量管理較難控制,企業的各項開支成本不斷上升。
  而在企業內部也存在各種問題:一是鞋類企業普遍缺乏完整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二是鞋類企業人員質量主體意識不強;三是外包產品的質量問題比較突出。以吳江地區為例,鞋類企業外包現象普遍,外包主要有制幫外包和成鞋外包。企業迫于要完成訂單,往往饑不擇食地選擇了技術能力不能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的加工點;外包合同及工藝文件不能及時傳達給外包方;受外包方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對外包產品的過程控制往往力不從心。
  鞋類出口的應對措施
  從“衣食住行”來說,鞋類產品也屬于人們平時生活的剛需產品,所以生產鞋類的行業也會一直存在下去,但是要怎樣擴大生存空間,優化生存環境也是各鞋企需要面對的問題。筆者建議:
  一是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中國是制鞋大國,但不是制鞋強國。中國制鞋業面臨“三低問題”即低檔次、低質量、低價格。這種“三低”的競爭,造成市場上和經營中的無序競爭。鞋類企業應調整思路,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由數量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增加產品開發投入,加大科技發展力度,自主開發新款式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檔次,提升品牌客戶的開發和服務水平,努力拓展業務空間,提高產品的差異性和市場競爭力,用質量來獲取利潤。
  二是積極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政府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中應發揮主導作用;行業協會則起著中介和主體的雙重作用;企業作為應對主體,必須具備了解目標市場技術法規與標準的途徑和識別其是否科學合理的能力。檢驗檢疫部門作為出入境產品的管理部門也應更多的擔負起幫扶企業攻難破壁的責任,應加強對國外鞋類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及相關產品質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預警工作,及時掌握有效信息,應對國外技術壁壘,規避安全風險,保障出口產品的質量。
  三是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用管理換效率。為了應對用工荒、原料漲價等問題,企業應努力完善自身的質量管理制度。檢驗檢疫部門也應知道企業建立完整規范的質量管理制度,一方面針對原輔料采購驗收、生產關鍵工序的控制、成品檢驗和不合格品的控制等環節,進行質量監督指導,特別是外包加工制度的完善落實,提升企業對出口產品質量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應加強對新工人和關鍵崗位工人的技能培訓,確保生產質量的穩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