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運通航要達4000公里
2011-7-14 4: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云南省的水運通航里程將從2010年的3109公里,增至‘十二五’的4000公里,屆時云南的水運通道將成為中國聯系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最便捷的水路通道。”云南省航務管理局黨委書記傅志明說。
-
云南省航務管理局黨委書記傅志明日前在“2011年云南省航海日組委會會議”上表示,目前,云南已初步形成“兩出省、三出境”的水運大通道格局,即金沙江―長江、右江―珠江兩條直達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的水運通道;瀾滄江―湄公河、紅河、伊洛瓦底江三條出境水運通道,則成為連接太平洋、印度洋,對接東南亞、南亞兩大市場國際大通道。
資料表明,云南地跨六大水系,水資源排列全國第三位,河流全長14000多公里,可開發利用的航道有8000多公里,另有可發展水運的天然湖泊40多個和各型水庫5500多座。但是,云南水運發展起步晚、基礎薄弱。2000年以前,全省通航里程僅為1300多公里,水運完成運量在社會總運輸量中所占分量也偏低。
為此,2008年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水運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勾畫出北進長江,東入珠江,連接長三角、珠三角;南下紅河、湄公河,西進伊洛瓦底江,溝通印度洋、太平洋的水運大通道格局,并逐年增加水運基礎設施的投入。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水運投資6.3億元,比“十五”增加了1倍多。其中2010年,全省水運建設投資首次超過2億元。全省通航里程由“十五”末的2764公里,提升至2010年底的3109公里。
“隨著橋頭堡建設的不斷推進,云南水運通道的地位和作用已越來越重要,‘十二五’末期我省的通航里程預計增至4000公里。”傅志明說,水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成本低、效能高的優勢。
目前,金沙江―長江航運通道中的“水富港擴建工程”,已建成3個千噸級泊位,并在去年6月投入使用,使云南“北大門”實現了公路、鐵路、水路的立體交通網絡,為云南經濟大發展鋪平了北上的道路。右江―珠江航運通道中的“富寧港一期工程”,即將建成投入使用,這是珠江西南水運出海通道的南線通道,是云南、貴州等省連接兩廣、對接港澳的重要水路通道。
與此同時,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通道中的“瀾滄江關累碼頭二期工程”的景洪港勐罕作業區、景洪電站升船機、瀾滄江海事局工作船碼頭工程等將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傅志明說,目前,瀾滄江―湄公河集裝箱碼頭正加緊建設,貨種實現了多元化,已開展了電站大件運輸、國際定班旅游客輪、冷藏、貨物集裝箱、件雜貨等多種方式的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