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一路北“飛”:高科技實現京滬高鐵安全與速度共贏

2011-7-1 16: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歷時5年,投資2200億元人民幣,全長1318公里的京滬高鐵,6月30日15時正式開通運營。原來的長途旅行變成了現在的短途往返。不過,高鐵備受關注的除了速度,還有其安全性。京滬高鐵如何保障安全?東方網記者今天乘著G2首發列車一路北“飛”,感受了科技創新如何實現速度與安全的共贏。

  7 -

分鐘提速至300公里氣動升力為0

  當天15時,列車緩緩駛出上海虹橋站,車內的電子屏幕提示列車總運行時間為4小時55分。從虹橋站出發短短7分鐘的時間,時速已經達到300公里。有乘客說,這也是飛機起飛的速度,因為這時,只要一拉操縱桿,飛機就能騰空而起,脫離地心引力。

  京滬高鐵設計最高時速為380公里每小時,這也就意味著,高鐵在運行過程中將收到巨大的氣流抬升的作用。很多乘客不禁產生疑問,在列車高速運行的過程中,到底安不安全?中國南車四方公司副總工程師梁建英表示,升力是列車在行駛過程中,氣壓不均衡造成車輛抬升。“高速列車研制過程中,充分借鑒了飛機空氣動力學的技術;但與飛機相比,高鐵運行中的氣動環境更為復雜。”

  據介紹,京滬高鐵列車水平斷面和縱斷面的設計、鼻錐的導流形式,以及導流槽的設置方式,保證列車高速運行中氣動升力為0。

  擋風玻璃可承受1公斤鋁彈高速沖擊

  體驗過程中,不少乘客好奇地走近透明的駕駛室,觀看司機如果操縱列車。望著窗外撲面而來的各種風景,有乘客擔心高鐵列車比飛機更容易受到飛鳥、碎石、雨霧等近地物體的干擾,一旦出問題后果不堪設想。對于這樣的疑慮,技術人員表示,京滬高鐵車頭擋風玻璃的防撞和透視性能至關重要,“我們列車司機倉的擋風玻璃經過1公斤的鋁彈以580公里的速度擊中試驗,不會破裂和飛濺,完全可以保證司機的安全。”

  整個過程中,G2列車共停靠南京、濟南、天津三站,最終抵達北京。其間,每一次停靠時,無論是減速還是剎車都很平衡。其實,這與列車車控系統密切相關。據了解,在京滬高鐵上運行的列車分為CRH380-A和CRH380-B兩種,兩種車型設計最高時速為380公里每小時。車輛良好的動力性能跑高速,要達到安全停下比跑起來更重要。在緊急制動情況下,列車從時速300公里到停下,需要3800米制動距離,時間為70秒。

  對于司機來說,每一秒鐘和每一米都很重要。據了解,京滬高鐵列車加裝了智能化的網絡安全系統,集監視、診斷、控制功能為一身。全車共裝有1050多個傳感器,對列車關鍵部位的溫度、速度、壓力、絕緣性能進行實時監測。超出一定限值,網絡安全系統會自動報警,并自動限速。

  列車能跑多快、以及能否沿著軌道運行,起到決定性因素的是位于車體底部的轉向架。CRH380列車另一核心技術就是高速轉向架設計和運用。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投入商業運營的速度最快的轉向架。

  技術人員介紹,這個轉向架在設計和試運行中的速度都超過了400公里,所以完全可以保證目前時速300公里的實際運行。

  “電子大腦”實時監控確保列車安全

  當晚19時55分,在歷經4小時55分的“貼地飛行”后,列車順利抵達北京南站,一些乘客甚至一下子沖出列車拿起相機合影留念。旅途中,不少乘客表示感受到高速列車的平穩和安靜,也有人關心平穩的列車一旦發生突發情況會出現怎樣的反應?

  160公里以下,司機可以憑借肉眼進行觀察并采取制動等動作;但是在300公里時速下,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據介紹,京滬高鐵采用高速列控系統,它相當于指揮列車運行的“大腦”和“神經中樞”。在車控室內的屏幕上,列車運行的車速、停車距離等實時參數一目了然。如果出現超速等異常情況,就會自動報警提醒。

  我國實行3級列控系統,列車通過遠程無線通信,實現實時計算前后車輛的安全范圍,自動監控列車的安全速度。即便司機睡著了,車控系統也會自動啟動減速機制“自動踩剎車”。京滬高鐵的車控系統可以滿足列車350公里最高時速,3分鐘運行間隔。而實際運行中,列車間隔約為15分鐘,仍有較大安全保障空間。

  此外,車控系統還將會針對惡劣天氣、地震、異物侵入軌道等突發實時信息整合到車控平臺內,來控制車輛運行,保證列車在出現突發情況時第一時間停車。

  采用再生制動技術人均耗電僅48度

  這么高新技術,是否會消耗很多能源?答案是否定的。京滬高鐵有一項被稱為“再生制動的技術”,可以把列車制動過程中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試驗表明CRH380列車在每次最高速制動中,可以回饋3000兆焦耳的能量回饋給電網。而整個動車組的節能環保水平也是世界領先的。

  一位乘客乘坐高鐵從上海到北京,只需要48度電就可以完成這次旅程。人均百公里耗電量為3.64度,相當于飛機的十二分之一。

  十年前,“綠皮車”是中國鐵路客運的主力。如今,銀色的高鐵,正在開啟新的鐵路時代,我國也躍居掌握高速鐵路核心技術的國家。據了解,從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鐵道部組織20多家單位500余名科技人員對京滬高鐵進行了17大類,600多個子項,6000多個參數的聯調聯試和設備優化。今年5月起,又以實際列車運行圖進行累計1個月的試運行,累計檢測動車組列車4800列以上,試驗里程超過260萬公里。隨著首發列車順利抵達北京,事實證明,京滬高鐵安全可靠,性能穩定,設計先進,節能環保,具備速度、安全與舒適度的完美統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