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子商務物流體系提升
2011-6-7 13: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中國最大的名牌折扣網唯品會,宣布將在北京、昆山建設物流中心,同時在華東地區試水自建物流模式。此為繼京東商城、凡客誠品、阿里巴巴之后,又一電子商企在今年宣布投入重金規劃“物流版圖”。相比國外電子商務公司普遍采用物流外包的模式,中國電子商務公司的物流配送似乎正走一條“中國特色”的道路。
燒錢建“倉”
上周六的上午10時,梅林一村4棟樓下,有過美國8年生活的陳先生簽收了一份印有“凡客”標志的紙盒,“貨品的外包裝和我在美國亞馬遜網站購物時標準幾乎一樣,而且速度似乎更快。”
國內的網購物流正逐漸脫離“一個破破爛爛的紙盒,大片透明膠紙粘貼在紙盒的破損處”的層面,這一轉變來自于國內電子商務整個物流體系提升。以京東、凡客誠品、唯品會、當當等為代表電子商務企業,在飽受物流瓶頸帶來的嚴重困擾后,開始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和送貨團隊。
日前,記者來到佛山南海普洛斯物流園內,中國最大的名牌折扣網唯品會倉庫就位于此。偌大的倉庫內,雇員在穿梭忙碌,一派熱火朝天景象。而按照唯品會CEO洪曉波的構想,目前普洛斯物流園內的2萬平方米倉庫顯然不夠。“剛剛獲得的5000萬美元融資,將重點投向物流體系和信息系統升級。”洪曉波強調說,“從事電子商務,物流太重要。”
而早在4月,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其微博上宣布,京東C輪融資總額共計15億美元,將幾乎全部投入物流和技術研發的建設項目中。2011年,京東商城將繼續加大物流投資,同時開工建設7個一級物流中心和25個二級物流中心。未來3年,京東將投資50億元~60億元進行物流建設。
在此之前,凡客誠品、阿里巴巴、卓越亞馬遜、當當等電商企業也紛紛開始發力物流。
一場較量
事實上,“不得已而為之”成為電商大佬涉足物流配送領域的一個初衷。據了解,京東商城原本今年的銷售額可達300億元~350億元,但因為物流能力不足,不得不將銷售目標定在260億元。記者采訪中,洪曉波也感嘆,國內第三方物流達不到國外配送速度和標準。
一方面是業務量和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客戶購物體驗的抱怨,包括遞送延遲、損壞和丟失、低效的退貨程序,以及無法提供諸如簡單的安裝或“試穿”之類的特殊服務,均在影響著電商公司品牌形象。物流以其在客戶體驗,漸成網購發展瓶頸,并成為電子商務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點。
“去年以來,電子商務企業大舉建倉進軍物流,表面上看是國內的第三方物流發展跟不上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成為國內電子商務產業鏈上的一塊短板,但這并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深圳四象聚合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員李谷認為,電商企業自建物流其實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內在必然,除了國內目前物流行業對電商的掣肘因素,本質上更是電子商務一個流程再造。
李谷介紹說,在很多人看電子商務就是企業有貨源然后在網上搭建一個銷售平臺,在與物流企業合作把貨物配送給顧客。事實上,電子商務遠沒有這樣簡單。李谷認為,電子商務先電子再商務,它所有的流程設計都基于互聯網,強大的IT信息系統不僅把網站的購物體驗發揮到極致,而且從顧客下單開始,信息物流體系就要同步介入,保證從下單到撿貨配送所有指令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然后憑借設立在中心城市的倉儲實現當天出貨,次日配送。在他看來,電子商務企業為了供應鏈環節的高效運轉,與之相配合的必然是整個流程體系的“提速”。
事實上,目前,供應鏈條背后的“較量”也正在開展。據介紹,在唯品會位于的華南倉庫,為了提升速度,公司以2萬元/臺引進了一批目前速度最快的打印機。“新打印機的速度平均每分鐘打印800份訂單,比舊打印機提升了2.5倍的效率。”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而在倉庫的另一端,剛上馬的環形分揀貨流水線正在運行。據介紹,該流水線將分揀貨效率提升了30%。
自建還是外包?
從國內電商企業的整體現狀來看,涉足物流業已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但有關“自建”還是“外包”,卻有不同的說法。
統計顯示,通常占物流總成本的50%左右,物流網絡成功的關鍵在于大量的訂單和高效運作。知名物流公司科爾尼公司估計,在日送貨量少于500單的城市,自有團隊末端派送的成本將超過每件15元,這根本無法盈利。如該地的日送貨量升至10000單,則可使每件遞送成本降低到2元以下。
“我們會有選擇性地在中心城市建倉,但是否在當地自建物流全部自己做,則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洪曉波告訴記者。他透露,按照他們的測算,如果一個區域日交易超過2000單,就達到自建倉庫的要求。“在各地建倉儲,有助于提高配送效率。但自建物流因為投入巨大,是否要做大家看法不一。”據了解,目前唯品會在華南等其他區域,還將采用第三方物流形式。
“建立自己的物流網絡并不適用于所有電子商務公司。”在李谷看來,由于規模和能力的欠缺,大多數網商還是會選擇將其送貨服務外包給第三方快遞或物流公司。但對于一些大型電子商務企業而言,由于國內物流企業在配送環節和倉儲環節的滯后,因此很多電子商務公司紛紛投資建設物流中心和配送隊伍,解決資源、速度、服務的問題。(本文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