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推進城鄉一體化物流配送網絡構建
2011-6-3 15: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麗水市是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市,呈現經濟總量小、人口規模少、農民居住散這三大劣勢。近年來,在全省緊鑼密鼓地加快大物流建設的熱浪中,麗水市變劣勢為優勢,變“短腿”為“長腿”,因地制宜構建城鄉物流配送網絡,發展現代農村物流業。
通過努力,麗水市以物流配送企業為龍頭、農村客貨運站場為載體、鄉村農村物流服務站為節點,以初步構建成縣、鄉、村一體化的新農村物流配送網絡,通過物流“配送+寄遞”雙向互動方式,突破農村以往單向物流的局限性,建立起農村商品供應、農副產品收儲銷售雙向流通渠道,大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目前,全市農民通過新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可在一個工作日內獲得所需生產生活資料,一個工作日內將銷售的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規劃引領 瞄準大物流建設發展方向
為了建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大的現代物流體系,麗水市因地制宜,明確全市大物流建設的發展重點和目標,先后制訂了《麗水市交通大物流建設發展規劃》、《麗水市交通大物流建設工作意見》、《麗水市交通大物流建設行動計劃》等文件,為全市大物流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
與此同時,針對全市農、林、牧、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的實際,以及全市總人口中的80%仍然生活在農村,因此,該市認為交通大物流業發展的重點在農村。為此,于2009年初下發了《麗水市發展農村物流工作方案》,要求各縣(市)積極探索具有麗水山區特色的道路貨運現代化發展之路,加強領導,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加快農村貨運站場和網絡站的建設,積極引導貨運企業和小件快運等拓展農村市場,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物流配送網絡,扶持龍頭物流企業發展,加快物流資源整合,提升物流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
為推動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麗水市注重試點示范帶動效應,2009年把松陽縣作為全市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的試點單位,在松陽縣召開了全市農村貨運物流配送網絡建設現場會,以此擴大農村物流網絡建設的輻射帶動效應。同時又把景寧縣作為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的試點單位,探索建立了以“物流企業為龍頭、農村客貨運站場為載體、鄉村農村物流服務站點為節點”的縣、鄉、村一體化的新農村物流網絡,改變了以往物流鏈單向的局限性,完善了農村商品供應和農副產品收儲銷售功能,暢通日用品和農副產品雙向流通渠道,構建起“配送+寄遞”雙向互動的現代農村物流新機制。
健全網絡 構建城鄉一體化物流平臺
麗水市農村物流業發展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梯度建設的原則,形成縣級配送中心、鄉(鎮)級配送站、村級聯托運網點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物流三級聯動網絡。
物流企業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全縣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在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作用,因此,在物流企業選擇上,該市既講究企業的實力,更重要的是把企業有良好的信譽、經營者有拓展農村物流市場的意向和有較先進的管理理念作為挑選的重要條件和依據,全市各縣(市)確立物流企業1-2家作為農村物流配送網絡的龍頭。
以全市57個客貨運一體站(含配送網絡站)為主體建設農村物流網絡服務站,負責各鄉鎮區域內農村物流服務的運營和管理;各服務站積極融入省政府實施的“千鎮連鎖超市和萬村放心店”工程,整合各種資源,抓好農村物流的連鎖配送及生產資料和農副產品等業務。各縣(市)重點扶持1-2家物流企業在各鄉鎮設立農村物流配送點或與當地農村物流網絡服務站建立物流合作關系,簽訂《農村物流網絡站委托經營協議書》,由物流企業負責具體經營,從而實現公益事業市場化運作、“管辦”分離。農村物流配送網絡點建設近期將覆蓋全部鄉鎮,并將逐步向行政中心村延伸;遠期將基本覆蓋全部行政村,全市90%的行政村均建成農村物流配送網點。
截止目前,全市已有農村物流配送服務網點203個,據不完全統計,累計配送和寄遞物品30多萬件,發送量達50萬噸,名優茶、花菇、翠冠梨、高山蔬菜、柑桔等一批農產品通過網絡推向市場,有效促進了地方特色農業的發展。
優化布局 提升物流網絡服務質量
通過努力,麗水市城鄉一體化物流網絡的格局已初步建成,大大縮短了城鄉差距,成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潤滑劑”。截至目前,全市各鄉鎮設立了203個農村物流配送網絡站點,鄉鎮覆蓋率達到80%以上。農村農副產品源源不斷的銷往全國各地,農民在家里就可以購買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縮短了城鄉差距,降低了農民購銷物流成本。
目前,全市已有20余萬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到“零成本”的現代物流服務。對此,松陽縣楓坪鄉斗潭村的付代清算過一筆仔細賬。“以前每次給在慈溪打工的兒子寄包裹,都得坐車1個多小時顛簸到縣城,才能辦理寄遞手續。從家里出發到縣城的汽車票、黃包車費需要35元,來回還要折騰一天時間,按照每天50元誤工費計算,每寄一次東西要花上85元的人力成本。”付代清說,現在寄遞中心就設在村口的商店里,與以前比,寄遞物品幾乎等于“零成本”。
通過新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該縣農民只要撥打所在地的物流網絡服務站點服務熱線電話,當日,物流網絡服務站點的寄遞員就能把農民需要外運的農副產品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送往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為當地農副產品銷售開辟了“綠色通道”。
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全市農民對先進農業生產資料的需求攀升,通過新農村物流配送網絡,農民在家里就能采購到自己需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從電話采購,到農機具購置到手,不到三天時間,農業生產資料就能完好無損的送到農民的家里。
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快運平臺的搭建,大大縮小了城鄉差距,農民不僅在家里銷售自己產的農副產品,而且還在家里通過電視購物、網絡購物,買到更加豐富的生活用品和農業生產用具,享受到與城里一樣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
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快運平臺具有高效、便捷、省時、省力、省錢等諸多優點,大大降低了農民運輸成本,減少勞力成本,使農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發展農業生產。
新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使物流企業業務量成倍增長,企業經營效益不斷攀升,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浙江路路發物流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從城市向農村延伸,并擴大到國際物流市場,物品配送量和寄遞量件數迅速增加,加入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后,企業扭虧為盈。
整合資源 打造節能型農村物流配送網絡
針對農村客運站建設面臨資金缺、土地缺、農民建設熱情低、建站效益低“兩低兩缺”的瓶頸制約,麗水通過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建站合力,將農村客運站、農村貨運站和農村運管站“三站合一、一站多用”。使農村客運站不僅僅只是人流的集中地,還成為了物流的集中地,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松陽縣在完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的構建過程中,還將車輛、線路、站點等資源進行整合,以此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做到節能、低碳。
松陽縣促成浙江路路發物流有限公司和松陽縣永興商貿有限公司實施一條線路一個公司、一個信息平臺、一個站點同時服務兩家公司的共贏方案。就是說,由兩家公司分別負責不同的線路,每條線路上的車同時負責配送兩個公司的農副產品、日用品、副食品和收發小件、快件,這樣就可以節約不少成本。通過開展農村物流資源整合后,兩企業總物流量達到了全縣農村物流量的80%,年營業總收入達2.5億元,增加營業收入800余萬元,降低企業營業成本160余萬元,提高企業經營效益310余萬元,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十分明顯。(本文來源:麗水市交通局)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