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間鐵路日客運能力增9.7萬
2011-6-28 15: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運能最緊張的京滬鐵路通道擴容在即。昨天,鐵道部宣布,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后,京滬既有線與高鐵列車每日總客運能力比原來多了9.7萬,貨運能力則大幅增加62.5%。而隨著高鐵初步形成網絡化、規模化運營,高鐵的經濟效益將好于預期。
二等座學生票七五折
京滬高鐵初期每天開行高速動車組列車90對。其中,時速300公里 -
動車組列車63對,客座能力10.9萬;時速250公里列車27對,客座能力4.5萬。鐵道部運輸局表示,京滬高鐵將繼續實行學生票優惠,即二等座享受七五折。
同時,既有京滬線還有141.5對普通列車,總座席31.9萬。這其中包括直達特快列車、特快列車、快速列車和普通旅客列車,最便宜的硬座票價僅為158元。總體看,京滬高鐵開通運營后,京滬鐵路通道不僅總客運能力比原來多了9.7萬,而且旅客運輸產品更加豐富,總共有7種類型的列車、23種不同的座席可供旅客選擇。
數據顯示,已開通的高鐵線路客流增長迅猛,武廣高鐵今年上半年日均發送旅客8.2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6成多;東南沿海高鐵客流比去年同期增長95.5%。經過短暫的客流培育期,京滬高鐵上座率和經濟收益很可能超出預期。
旅客百公里耗電3.6度
與飛機、汽車出行相比,京滬高鐵列車的能耗要低得多。
鐵科院常務副院長康熊介紹,時速300公里運行狀態下,京滬CRH380高速動車組每名旅客每百公里的能耗只有3.64度電,相當于客運飛機的1/12,小轎車的1/8、中型客車的1/3。因此,搭乘高鐵從北京抵達上海,全程人均能耗約為48度電。
“上述數據是在京滬高鐵試驗運行過程中實測的結果,列車裝滿大米模擬滿載運營的狀況,在平直線路上以300公里時速行駛得出人均能耗指標。”康熊解釋,雖然這與實際運營過程中列車滿載的能耗會有差異,但差異不大,實際運營能耗甚至可能更低,因為列車運營速度不會一直保持300公里,而且下坡、制動都會有能量回收。
列車高速運行時,90%的阻力來自空氣阻力,而不是輪軌摩擦。中國南車集團首席技術專家馬云雙透露,CRH380A列車的頭型歷經概念設計、仿真計算、風洞試驗、樣車試制等研發流程,從20種頭型中優化比對,最終選定現在的細長頭型設計,頭車氣動阻力降低15.4%,線路實測整車阻力降低約5%。
催生沿線1小時經濟圈
“針插不進,水潑不進。”這是鐵路專業人士對京滬既有線運能緊張的評價,全天多安排一趟列車都不可能。
在京滬高鐵開通后,既有線將每天增開20多對貨運列車,年貨運能力從8000萬噸增加到1.3億噸,這對完善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發揮極大推動作用。
京滬高鐵還將催生沿途“一小時或兩小時經濟圈”。如北京到滄州僅需51分鐘。這個昔日林沖發配的荒遠之地,一下子就納入了首都1小時經濟交通圈。京滬高鐵全線24個車站中,大多數是新建車站,其中滕州東、定遠、丹陽北等站都設在縣級城市,將大幅縮小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彰顯京滬高鐵作為黃金線路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