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90年后,區位更優 交通更暢

2011-6-28 11: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 
  風光秀麗、如詩如畫的邢和線野河橋 
  數據彰顯輝煌 
  沐浴著黨的雨露甘霖,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邢臺交通運輸事業呈現出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大變化的高速運行態勢。“十一五”期間特別是2008年以來,創造了邢臺交通史上投資最大、發展最快、成就最顯著的時期。如今,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公路網,安全暢通、方便快捷的運輸網給全市人民的生活帶來了質的飛躍,為邢臺經濟社會全面、快速、和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十一五”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53.28億元,是“十五”投資的1.68倍。截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3萬公里,公路密度110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大超越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已建成京港澳、青銀、大廣、邢臨4條高速,在建邢汾、邢(衡)黃2條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60公里,全部建成后達567公里,形成“東出西聯、南承北接”的高速路網。 
  —普通干線公路快速聯通。已建成國道3條292.4公里,邢德、邢清、邢和、邢昔及高速連接線等33條省道1320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所占比例為85.7%。“一城五星”形成十分鐘交通圈。 
   —農村公路網絡密布。已建成通車1.1萬公里。其中,縣道18條750公里,鄉道3446公里,村道7477公里。全市5182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運輸功能日臻完善。全市二級以上客運站16個、大型貨運站1個,共有營運長途客車2667輛940條線路,營運貨車52124輛,通達全國19個省(市、區)的300多個城市。此外,市區內有出租車2863輛,公交車951部67條班線。“一城五星”全部開通了公交車,形成了公交一體化。 
  —農村客運大力發展。建成農村簡易客運站35個、候車亭510個、招呼站牌1462個,實現了村村通班車、鄉鄉有客運站。 
  構建多條“高速走廊” 
  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近年來,邢臺市緊緊圍繞打造冀南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總目標,大力實施“東出西聯”交通發展戰略,打通高速出海通道,使邢臺成為環京津、環渤海的腹地。“十一五”期間累計完成高速公路建設投資45.9億元,建設里程264公里。特別是2010年,是邢臺高速公路發展最為輝煌的一年,有4個高速公路項目同時在建,這在邢臺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大廣高速公路邢臺段全長60公里,途經南宮、威縣,設計時速120公里,已于去年底建成通車,開辟了邢臺進京的又一條大通道。邢汾高速公路是邢臺通向山西的唯一高速通道,也是邢臺市“東出西聯”高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邢臺段全長84公里,于2009年11月破土動工,目前正全面展開征地拆遷和工程施工,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河北省最大的有水橋—邢臨高速公路衛運河特大橋,由山東、河北共同出資興建,已于去年提前4個月建成。該項目將使邢汾高速、邢臨高速與山東境內的高臨高速、青銀高速一起,構成連接晉、冀、魯的“東出西聯”大通道。邢(衡)黃高速公路邢臺段,全長122.6公里,總投資112.3億元,于去年8月份舉行了開工儀式。目前,征地拆遷工作全面開展,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正在進場,清表工作已經開始,部分橋梁已經開工,預計2013年8月建成通車。京港澳高速擴建(邢臺段),全長82公里,目前,籌建處在邢臺順利掛牌,正在開展各項前期準備工作,計劃今年下半年開工。邢臺“東出西聯”運輸大通道正在形成,被評為邢臺市“十一五”時期十大成就之一。 
  區域節點快速連通 
  國、省干線公路在整個公路網中起著主骨架作用,是區域城鎮之間、園區之間快速連通的“生命線”。從2009年開始,邢臺市歷時兩年,投資9億元對市區周邊8條(段)干線公路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市區與“五個衛星城”之間的路網結構。107線、邢和線、邢峰線三個出市口道路改建工程于2009年通車,北外環新改建工程及邢德線、邢臨線、邢清線、邢昔線4條快速路工程于去年建成通車。“一城五星”形成十分鐘交通圈,奠定了邢臺“大城市”路網框架。投資32.8億元,新改建107線、邢昔線、隆昔線、南郝線、邢德線等干線公路218.7公里,完成大中修里程1127公里,將106線建成了全省“和諧暢通路”養護示范工程。尤其是在2009-2010年打通了邢左線、邢昔線、隆昔線三條與山西的接頭路,徹底結束了邢臺干線公路“斷頭路”的歷史,被評為全市2010年度最佳工程。 
  鋪就致富小康路 
  邢臺市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的大好機遇,投資24億元,建設農村公路4853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車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他們著力探索解決農村公路“斷頭路”的途徑,《走出村路聯網體制之困》一文在《中國交通報》發表,省際、市際、縣際之間,由于行政區劃造成的農村公路“斷頭路”問題正在逐步解決。堅持建養并重,有路必養。突出抓好機構、人員、資金、制度、標準、責任“六落實”,全力構建“以縣為主、鄉村配合”的養護新機制,做到了有機構管事、有人員干事、有制度理事、有資金辦事。市交通運輸局還與市委組織部聯合出臺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辦法”,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列入對各縣市的考核內容,保證了資金、管理、效果“三到位”。這項經驗做法已在全省推廣。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 1.1萬公里,其中等級公路8800公里,養護率達100%,標準化路段達3000多公里,好路率達60%以上。路通、車通、民心通,車流、物流、信息流接踵而至,極大地增強了農民兄弟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熱情…… 
  道路運輸環境明顯改善 
  邢臺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客運市場改革,整合市公交總公司、邢運集團、邢臺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三家運輸企業的客運資源,積極籌建邢臺客運集團,實行統一管理,劃塊經營。目前,長途客運已整合為一家經營,邢臺-臨西、邢臺-邯鄲公車公營班車開通。籌資8000萬元,購車181部,全部開通了“一城五星”和隆堯華龍鎮的公交車,邢臺大公交網形成。分期分批在各縣市推廣農村客運公交化“南和模式”,規范農村客運市場。去年2月,雙層公交車在市區6路投入使用,扮靚了城市,提升了品位。進一步加強“一城五星”出租車管理體制改革,實行區域化經營,一體化管理。2010年市道路運輸完成營業性客運量6818萬人,旅客周轉量357087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9329萬噸,貨運周轉量2743463萬噸公里。物流中心建設迅速發展,建成邢臺市好望角物流園、平鄉縣強久物流中心等一批大中型物流中心,為全市公路運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邢臺機場軍民合用項目取得重大突破,項目已列入國家民航發展“十二五”布局規劃,立項申請已報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進入立項評審階段,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恢復民航。 
  交通改革增添活力 
   邢臺市在全省第一家整合原養路費征稽人員和路政人員,成立交通綜合執法支隊,實行垂直管理,全市執法,大規模開展聯合治超、流動治超,并將8個原二級公路收費站改建成流動卸載點,加強了治超,安置了人員,充分利用了閑置資源,取得了明顯效果。五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8萬多人次,檢測貨運車輛102.27萬輛,查處“雙超”車輛5.05萬輛,卸載超限貨物87.22萬噸,貨運車輛超載率下降到5%以下。省政府領導在全省治超工作會議上對邢臺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稱邢臺流動治超力度大,效果好。成立華建交通投資公司,利用統貸統還政策為交通建設提供大量資金支持。成立邢臺市交通科學研究所,加強技術攻關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這是我省第一家市級交通科研機構。他們大量購置先進機械設備,用高科技的工藝和設備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對北外環、107線、邢峰線、邢和線等“一城五星”道路改造工程實行“一塊板”建設標準,節約土地,開闊視野,成為邢臺大城市發展的景觀長廊。 
  行業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在抓好交通運輸發展的同時,邢臺市交通運輸局十分注重行業文明建設。黨委書記、局長李全保提出“樹正氣,講團結,重實效,抓典型,謀創新,守規矩”的“十八字”總體要求。按照這一理念,在全系統逐步形成了“干就干好、事爭一流”的行業核心價值理念,為交通運輸事業走向更大的輝煌提供了思想基礎。積極開展“工人先鋒號”、“巾幗示范崗”、“交通大講堂”等各項創建、教育活動,形成了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路橋公司的“孝道基金”、出租車管理處的“五好的哥”、通行費管理處的“綠色通道”、公交公司的“誠信公交”、公路管理處的“愛心驛站”等行業特色服務深受廣大群眾好評。斷指救5人的“愛心的哥”王民強被評為邢臺市2010年度十佳“邢臺好人”。為華龍面業、金牛能源、德龍鋼廠等大型骨干企業增開公交線路,開通職工班車及夜間通勤車,被評為全市優化發展環境“十佳實事”。市交通運輸局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等市級以上榮譽540多項。其中國家級榮譽53項;連續5年被邢臺市委、市政府評為實績突出單位;連續11年保持精神文明創建紅旗單位。全系統建成市級以上文明單位83個。在2010年行風民主評議工作中,該局繼續蟬聯全市第一名,實現了“三連冠”。全市17個縣(市)局在當地行風評議中有16個進入前三名,受到了領導肯定,社會認可,群眾好評。 
  瞻望未來再揚帆 
  “十二五”時期,是新一輪交通建設高峰期。市交通運輸局將以高速公路建設、干線公路升級、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為重點,逐步構建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八縱十橫兩環”干線公路網,全力打造冀南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城市和“一小時交通圈”,進一步提升邢臺的交通環境和區位優勢,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體目標是:計劃完成投資429億元,建設等級公路5472公里,謀劃和建設邢汾、邢(衡)黃、石林、寧晉支線等高速公路6條(段)518公里,新改建普通干線公路20條段1004公里。屆時,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將突破14000公里,90%干線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水平,實現六大目標:一是規劃的高速公路全部通車,建成環城高速公路,縣縣都有一條以上高速公路過境。二是“東出西聯”運輸大通道形成,邢臺橫穿太行山,直通渤海灣,一舉沖破“東西阻隔”困局。三是市到縣,縣到縣全部由一級以上快速路連接,全市形成“一小時交通圈”。四是邢臺機場民航實現復航,填補邢臺空中運輸的空白。五是組建邢臺客運集團,形成長途客運、城市公交、農村客運、出租車相互補充、規范發展的客運市場。六是形成公路、鐵路、民航協調發展的現代立體綜合運輸體系,使邢臺成為“東出西聯、南承北接”的樞紐城市。 
  汗水鋪就金光道,風雨不歇繪彩虹。邢臺交通人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業績,面臨當前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他們正在以促進邢臺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以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演繹著邢臺交通運輸事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