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中心”提升上海競爭力
2011-6-21 11: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將上海金融、航運“兩個中心”升級為國家戰略。在隨后的兩年時間里,上海在努力進行“兩個中心”建設的同時,也在積極推進第三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近日,上海市政府制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現代服務業發達,萬商云集,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與我國經濟貿易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貿易中心。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的今天,上海想要在國際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并非易事,為此,上海必須改變現有的發展模式,走創新驅動的發展之路。而“四個中心”的建設無疑是這一過程中最重要驅動力和突破口。應該說,“四個中心”既相輔相成,又有著各自明確的定位,而在“四個中心”中,貿易無疑是提升上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關鍵,也是擴大上海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一環。正如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委主任沙海林所強調的,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是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持。
要建設國際貿易中心,首先需要一個開放的市場。根據沙海林的介紹,上海將提高市場開放程度和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現代市場體系構建,同時加快國際一流水平商貿發展環境的營造。不過,在開放市場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內外貿的協調發展。一直以來,我國的內外貿基本處于相對割裂的狀態,這與我國經濟發展模式長期以來重外貿出口,忽視國內需求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對于一個國際貿易中心而言,商品只有單向流通顯然是不行的,要建設國際貿易中心,首先需要加強內外貿的協調發展。未來上海需要搭建平臺,促進內外貿企業的對接。一方面,這有助于解決當前內外貿失衡的狀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吸引外資進入上海,能夠將熱錢部分轉變為實際的投資,達到雙贏的效果。
當然,建設國際貿易中心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商品貿易領域,除了將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購物天堂外,更需要將上海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要素交易市場。目前,上海已經擁有了股票市場、外匯交易市場、期貨市場、產權市場、航運交易市場各類市場,形成了國內最為完備的要素交易體系;在部分品種,例如全球銅期貨價格等已經擁有了較高的國際定價權。未來,上海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貿易規則上的話語權,成為貿易規則改變的制定者,這才能更好地推動上海的國際經濟、金融、航運中心的建設。
《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建議》提出,根據國家對上海的戰略定位和要求,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該建議指出,“十二五”對于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四個中心”核心功能要初步形成。而在去年底發布的《2009/2010年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發展報告》中也提出,未來20年,上海將完成向服務經濟結構戰略轉變、向世界級城市群核心戰略轉變、向全球城市網絡節點戰略轉變、向現代城市發展模式戰略轉變等四大戰略轉變。我們有理由相信,對于上海而言,未來的十年將是極其關鍵而又不平凡的。目前上海在“四個中心”建設方面已經出臺了許多政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切實將政策落到實處,將上海真正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