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青山秀水競跨越 城鄉統籌促發展
2011-6-2 8: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走進三明,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時時能感受到涌動在青山秀水之間的盎然生機和發展激情。
連接機場、鐵路場站、高速公路和城市中心區域的“大動脈”建設,拉開海西生態工貿城重要交通軸線的架構,北連沙縣、南接永安,一個聯動泉州—莆田—三明—撫州發展軸和閩粵贛互動發展區,建成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100萬的“大三明”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永安吉山高速互通口。
貴溪洋新區雛形已現。
三大優勢
生態工貿區引領新跨越
“十一五”期間,三明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億元,年均增長14.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成為全省第4個人均生產總值突破5000美元的設區市。同時,奠定了當前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三大優勢——
生態環境優越,全市森林覆蓋率高達76.8%;產業基礎扎實,全省最大的鋼鐵、林產化工基地落戶三明,形成冶金及壓延、林產加工、汽車及機械制造、礦產品深加工和紡織五大主導產業;區位優勢凸顯,已建成三條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12公里,居全省前列,在建和即建的高速公路達600公里;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快速鐵路750公里,貫穿全市的向莆鐵路將建成通車,機場和陸地港加快建設,三明成為海峽西岸承東啟西、聯南接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三大優勢,形成三明跨越追趕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支撐。海西《規劃》提出的“一帶、五軸、九區”網狀空間開放格局,讓三明處于泉州—莆田—三明—撫州發展軸和閩粵贛互動發展區中的關鍵節點上,三明的跨越發展有了明確的指向——以集中打造新增長區域三明生態工貿區作為整體推進的突破點,實現“兩個翻番”、“兩個突破”,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分別比2010年翻一番,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做足總量、做大規模、做優質量、做強實力。
規劃建設中的生態工貿區面積331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310平方公里,涵蓋了三明市區、沙縣、永安等主軸區域,聯動帶動東南一翼的尤溪、大田和西北一翼的明溪、清流、寧化、建寧、泰寧、將樂等。以主軸帶動兩翼,最終實現優勢互補,連片發展。生態工貿區去年生產總值達510.21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將達18%以上。
臺灣農民創業園鮮切花基地。
產業集聚
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三明是老工業基地,產業由老向新、由大變強,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是必由路徑。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成為三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壯大產業群,成為三明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突破口。著力在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上轉型,在技術創新、增長方式上升級,從而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帶動第三產業,提升第一產業,實現三次產業在更高層次上的協調發展。近幾年,三明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均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50家,比2005年增加了一倍,到2010年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突破1300億元,比2005年增長240%。
2010年11月6日,福建海西汽車有限公司成立。這個中國重汽集團打造的我國三大重卡基地之一的項目,年可產20萬臺商用車。這是國內大企業集團與地級市深化經濟合作的成功典范,也是三明致力于產業升級的生動寫照。
“十一五”時期,三明已形成汽車及機械、冶金及壓延、林產加工、礦產品深加工、紡織等五大主導產業,去年,五大主導產業產值939.92億元,同比增長24.7%,今年產值將突破1200億元。主導產業不斷做強,新興產業也開始破題,生物醫藥及生物產業、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四個新興產業今年產值將突破85億元。
“十二五”期間,三明將通過延伸產業鏈,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綜合配套能力,力爭把汽車及機械產業打造成千億元產業集群,化工、建材、建筑產業形成超300億元產業集群,著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及生物產業四大產業板塊,建設100個重點項目,培育7個產業鏈,5年內形成不銹鋼復合材料、輕合金新材料、竹纖維等產值超百億元的新興產業鏈,實現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
作為聯結內陸和沿海的交通樞紐,三明成為海西物流發展的重要節點,力爭建成2個年交易額超100億元、2-5個年交易額超50億元的專業市場和物流園區,形成10個年銷售額超10億元的商貿物流企業。
生態優勢,賦予三明豐富的旅游資源。以世界自然遺產泰寧為龍頭,沙縣小吃文化城、格氏栲生態旅游度假區、中國清流溫泉城、閩江源生態旅游區等項目快速形成品牌,促進旅游產業區域化發展,三明成為我省又一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業新增長極。
以發展物流業、旅游業為抓手,三明大力促進40個以上總投資超180億元的重點服務業項目,提高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和服務業集約化程度。
城鄉統籌
邁向宜業宜居中心城市
5月13日,被洪水沖毀的泰寧縣東洲大橋、水南大橋通車;今年元旦,將樂縣萬安鎮祥安小區安置點全部建成,受災戶如期搬進新房……
隨著一批批民生項目的優先實施,去年遭受特大洪水災害的三明一步步恢復了“元氣”。
去年以來,三明市已投入23億元用于31個重點社會事業項目建設,新圖書館、藝術館、青少年宮和博物館動工建設,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93%,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6.57%,竣工經濟適用房2506套、廉租住房970套,解決了6791戶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永安成為全省廉租房建設先進縣市……
什么是跨越發展?三明人這樣詮釋——跨越發展是有速度、有質量、有效益、有內涵的發展,是轉方式、超常規、求突破的發展,是重統籌、惠民生、促和諧的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與民生、統籌與和諧,成為三明市各級領導在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中著重思考的課題。
為了實現從工業城市向宜業宜居中心城市的蛻變,三明市把市區、沙縣、永安作為“大三明”中心城市來規劃建設,統一編制中心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總體規劃綱要。
為了建設海西先進制造業重要發展區域、海西中部現代服務業集聚地、海西中部旅游集散中心、海西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海西中部宜業宜居中心城市,三明把自己定位于生態環境美、產業實力強、科技含量高的海西新增長區域。2009—2010年度福建省投資環境評價調查報告表明,三明市的投資環境總體滿意度名列海西20個城市第一。
為了讓三明揚帆遠行,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三明的發展平臺建設日新月異——“以林為媒,溝通兩岸”的林博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已升格為國家級的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正成為臺商興資創業的重要基地,每年的寧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成為聯系全球華人的紐帶,2012年,三明市將承辦第25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客家文化園正在加緊建設。
今天的三明大地,一片繁忙,只爭朝夕。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工地日夜施工,江濱路拓寬改造進入掃尾階段,“一河兩岸”景觀和建筑立面正在加緊改造,以農運會主會場為核心的貴溪洋新區初步形成……今年,三明共實施五大戰役項目802個,1至4月已完成投資156.87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7.5%。
借我一縷春風,我自揚鞭奮蹄。三明,這座創建了我省工業文明和全國精神文明典型的綠城,將再展“開明、文明、清明”的新形象,昂首跨越。
百姓看工作檢查
搶抓機遇主動作為
滿懷激情推動發展
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31日訊(記者 薛希惠 通訊員 阮忠 楊連祿 采訪整理) 昨日,省委、省政府工作檢查組來到三明開展工作檢查。三明市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以這次工作檢查為動力,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滿懷的創業激情推動三明跨越發展。
永安小陶鎮八一村總支書記朱光木:這次工作檢查將給農村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小陶鎮已列入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五大戰役的成果正逐步體現。“168”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從八一村走向三明,走向全省,將在農村新一輪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福建華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華燦:我是海歸“書生”,能在三明開辟出我國最大的工具酶生產基地,首先得益于政府的支持。2010年,正是乘著省里工作檢查的東風,三明市在荊東工業園區安排130畝土地,從工業發展基金撥出500萬元,支持華燦公司生物制藥基地建設。工作檢查大大提升了部門辦事效率。希望政府繼續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
徐碧新城開發辦負責人朱一勤:省委省政府工作檢查體現了領導智慧,各地一一檢查一一點評過去,工作好不好一目了然,各自心中有數,大家都會開動腦筋,比學趕超。徐碧新城項目是三明市拓展中心城市的重大城市綜合宜居體在建工程,項目團隊和建設者加快進度,目前板塊建設雛形已現,14個在建項目共封頂18幢樓,其中梅園大酒店已對外營業,沃爾瑪購物廣場將于6月中旬試營業。
花仙子(臺灣)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秋:去年洪災,我的企業損失慘重。但是由于政府的關心支持,花仙子目前仍是我省最大的玫瑰鮮切花生產基地。省領導下基層開展工作檢查,不僅對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是很大的推動,也給我們恢復生產以很大的信心。
三明市貴溪洋體育場館項目負責人樂開寶:工作檢查對我們既是督促和鞭策,也是壓力和考驗。我們加班加點搶建省農運會比賽場館,配套進行同城化項目綜合開發,最高峰時有200多臺套機械同時作業,施工人員超千人。我們要以實際行動,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三明市明易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建敏:這次工作檢查恰逢我們興建的物流園開業。明易物流園是三明市第一家以倉儲、運輸、交易等功能為基礎,以周邊城區、縣城物流配送為戰略核心的現代化信息管理運營的物流園區,目前已有10多家企業入駐。我們將以此次工作檢查為契機,做大做強企業。
大事記
(記者 薛希惠 整理)
2010年6月18日,在第八屆“6·18”上,三明市共簽約合同項目574個,總投資141.6億元,均居全省前列。
2010年8月2日,中國丹霞·福建泰寧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0年8月4日,三明市委召開七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三明市委貫徹落實〈中共福建省委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推動福建跨越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2010年8月5日,三明市大干150天全力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戰役動員會議召開。9日,市委、市政府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單位認真組織實施五大戰役重點項目,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推動三明跨越發展。
2010年8月30日,省委書記孫春蘭到三明市檢查指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她強調,要科學規劃、科學施工,保證質量,把重建工程打造成為造福工程。
2010年9月7日至8日,三明市組團參加第十四屆投洽會,簽約項目57個,總投資10.4億美元,其中合同項目30個,總投資4.05億美元。
2010年11月4日至6日,三明沙縣機場、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三明體育中心等重大項目開工,中國重汽福建海西汽車項目啟動。
2010年11月6日,第六屆林博會開幕。林博會期間,三明市共簽約項目180項,總投資265.6億元。
2010年11月25日,南(平)三(明)龍(巖)快速鐵路三明段開工。
2010年11月29日,三明成功申辦2012年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
2010年12月7日,中共三明市委七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審議通過關于制定三明市“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提出“兩個翻番、兩個突破”的奮斗目標。
2010年12月9日,三明市政府與央屬企業項目對接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簽約對接合作項目8個,總投資621億元。
2011年3月8日,三明市政府與新影集團在北京簽訂三明國際影視城建設協議,項目計劃總投資33億元,將分三期建成全國第一個在山地上建設的影視基地。
2011年3月28日至4月2日,三明組團赴港澳開展經貿活動,共簽約合同項目15個,總投資6.42億美元。
2011年4月15日至16日,代省長蘇樹林赴三明調研,要求三明持續良好發展勢頭,在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2011年4月27日,廈沙高速公路三明段開工。
2011年5月20日,三明首家地方商業銀行三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