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華劍春:物聯網技術在交通港航的應用和展望

2011-6-17 15: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6月16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市分會主辦,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隆重召開。賽迪網作為特約戰略合作媒體將對此次會議進行全方位現場直播。

  相關專題:直播: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

   -

以下是上海市交通港航發展研究中心——華劍春教授級在展覽會上的演講實錄:

  【上海市交通港航發展研究中心——華劍春教授級】: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我來自于上海交通港航發展研究中心,利用這個時間來向各位報告一下物聯網技術在上海港航行業當中的應用和展望。

  大概分四個部分介紹:一,想講一下概況。物聯網概念引入以后,我們國家各個部位都高度地重視,加快戰略布局,各個地方政府都在積極地組織推進。引領示范的應用。相關的企業也都積極參加,搶占產業高地。交通運輸部實際上也是做出了一些重點的要求,一個是城市、公交行業的體系建設,同時對軌道交通,城市的出租車和智能港口,包括物流等等基礎性的業態要提供物聯網拓展技術的平臺。把原來孤立的系統來做實,同時把它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來串起來,進行信息共享。

  上海市也制定了物聯網的三年行動計劃,包括司科委、發改委等等有著一系列的動作。司科委在2010年物聯網的科技專項里從物聯網的核心技術,行業的應用技術和解決方案,大規模的應用技術等幾個方面進行布局,積極開展物聯網技術發展路線圖的研究,同時物聯網的應用系統,包括技術也納入到智慧城市和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

  下面介紹一下十一五期間在上海交通港航行業已經基本完成投入的系統,這些跟物聯網應用密切相關。首先一個是公交行業的營運調度和監管。二,危險品運輸的車輛監管。內河傳播GPS監管體系,還有出租車汽車調度系統等,應用系統比較多,還包括氣修行業,還有駕培行業,都有很多的應用。時間關系就不一一羅列了。

  公交行業的營運調度監管系統。上海一共有1萬5千輛左右的公交車,這個產業原來比較傳統,管理方法都比較落后。十一五期間完成了1萬5千輛公交車智能化的終端安裝,現在已經實現營運的動態信息。

  同時在一些大型的樞紐地方,虹橋樞紐,還有十六鋪樞紐,鐵路南站等等都已經配套了公共交通出租和長途汽車等汽車共享的智能化配套系統。另外就是在公交企業中已經建立了分層,包括總公司,分公司,按照管理的需求來建立起一系列的調度管理體系,同時在政府這邊行業運關部門,運管處也建立了公交的監管系統,這些系統建立以后從營運安全,以及服務效率,便民服務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整個系統里面有幾個要點,一個是統一了車載終端的功能、性能。二,把所有的通訊協議已經規范到一起。這樣使系統有比較好的可維護性。

  右邊是一些行業監管的設備,行業監管使用了審批數據,發出去的審批數據,對照實際的運行可以監管首末班車的時間是不是對,車輛的運行速度,安全方面的指標是否有超速現象,是否有隨意開關門現象,包括現在進一步跟一卡通數據,還有油耗數據結合起來,是一些應用系統的數據。

  上海的危險品車輛采用GPS的監管系統,這個系統實際上已經全覆蓋了危險品的所有車輛。危險品屬于高危業態,這個系統上去以后達到比較好的應用,一個是車輛狀態得到比較好的監管。二,是敦促企業加強管理,還包括現在很多是手工的,錄入裝了什么東西怎么,按照物聯網的想法,后面還有一些RFID在做進一步的實驗,后面會有一個展示。

  下面是內河航運的GPS監管系統,全覆蓋危險品的運輸船只,這個進行了監管。跟錄用系統差不多。但水陸上還多了一樣,現在除了這些簡單數據以外,另外也在拓展一些應用,包括河道上的橋梁,跟長三角地區船舶應用數據的互聯互通,還有多部門的共享,都會進一步共享。

  再一個是出租車調度系統,這個調度系統從90年代末期開始使用,上海已經裝車量達到差不多4萬量,它裝的東西基本長是GPS、GIS,還有管理用的卡,除了在線調度以外,現在應用也有所拓展。一個是從業人員的身份查驗,現在又增加了一個遠程的結算。司機在計價器里吃進去多少錢,都是通過這個來做。還有出租車企業利用這個系統來做車輛管理,這就是現狀。還有一部分比較好一點的企業,也在嘗試采用電子標簽來做一些管理。十二五期間我們也在做一些方案。

  下面介紹一下集裝箱運輸的RFID應用。這采用一個無源的標簽,原來沒有用這個系統以前車輛進出港碼頭比較混亂,搶業務等事情比較多。這個上去以后車輛就可以比較形成有序的管理體系了,出入港區變成是智能化、可查詢,同時有著物流的監管。

  下面再介紹一個停車場庫的設備采集。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跟收費系統相連,再一個是視頻設備技術來計算出空車位的數量。現在在731個停車場庫完成采集,并且發布到馬路上液晶屏上。這個圖是一個屏的方式,這是一個結構圖。下面發布方式有兩種:一級屏、兩級屏、三級屏,根據不同的路口來顯示。還有一個是通過網站的發布形式。

  港航實訓室有兩大類,一個是感知層,交通行業用得到的感知類,包括常用的一些東西。還有一些通訊方面的設備來供培訓自由。

  第二大部分,想講一下帶有科研性質的示范系統應用和案例。一個是電子營運證的研究。公交車輛的電子身份識別。危險品道路運輸車輛電子運證應用。傳播和集裝箱識別示范應用,以及一些規范標準。

  行業里現在交通部正在推出營運兩的電子營運證。上海在這方面已經做好技術的儲備工作。政策采用一個非接觸的CPU卡,首先是車輛營運證和從業人員的證件,國家層面來講是兩個證,這個證全國互聯互通。上海根據實際的應用需求,采用物聯網的技術,實際上就是把這個證開發OBU的形式,一個是無線部分采用ZIGBEE的協議。這是我們已經在使用的方面。中間這一張證實際上還是一個OBU形式的卡。上面是正證,正證插到副證以后就可以傳到相關手持終端,或者基站上去,這些產品已經通過有關的檢測。

  這個圖實際上就是結合正證和副證應用系統的框架,下面說一下示范系統的實例。利用正證和Zigbee的副證作為已經裝有車載終端的公交車的輔助定位作用,彌補GPS由于定位和移動通訊延時造成的公交車輛定位不準的弊端,大概現在已經在730、747等十幾條線路上安裝了Zigbee的線路系統。

  另外再包括在36路公交車,南北高架下大概7個路口實現公交優先的實際應用。還有公交樞紐站里實際上已經以公交為基礎,包括出租、長途車的應用,都在開展中。還有巴士五汽有一個跟調度結合的應用。

  36路公交示范研究系統來看,右面圖一個是車上的OBU,是一個電子標簽,馬路邊上在離路口一定的距離里裝有一個定位的讀卡基站,在入口這一塊有一個控制器,還有跟紅燈等的控制箱進行銜接,整個運轉模式實際上就是當車輛駛進規定離路口1百左右的距離時候,可以把車上人員的信息,以及本身自己的位置信息,調度中心下載信息來送到路邊的讀卡器里,然后通過運算以后得出一個結論這輛車是否需要優先,一旦確認需要優先,并且有這個授權,就會向這個SCATS控制箱發出響應。大概以8秒作為調整量,紅燈轉綠燈提前8秒,綠燈轉紅燈延遲8秒。

  危險品運輸車輛監管。發了兩百輛OBU的實驗車輛。危險品車輛能夠經過的地方,比如進出上海的兩個道口,以及危險品車輛專用的18個檢測站等都安裝了遠程讀卡的設備,還包括一些停車廠庫已經裝好。這樣一來裝好的車輛可以實現進出上海的道口,進出停車場,包括有沒有做過監測等等,這些都可以實現了。

  后面還可以在路口進行現場稽查。這個系統在應用穩定一段時間以后就會進行全危險品的覆蓋。

  接下來是船舶、集裝箱的設備,這用的是一個識別標簽。十一五期間完成了規范應用,提升集裝箱的管理水平,解決起運港退稅政策的落實。后面一個是配合航運的研究,現在在交通部的牽頭下已經在長三角協商一個互聯互通的應用方式。將來進出上海市一定需要裝有RFID的東西,否則可能就進不來。

  出租車這一塊今年可能會完成短距離的電子標簽,用于違章稽查、打擊克隆車。可能會與公交等RFID系統能夠形成共享,想清楚了以后再會上遠程設備。

  十一五期間也完成了一些規范標準,包括停車的規范,危險品的監控技術要求,公共車載系統的基本要求,這些都開始有一些標準,這些標準可能還需要與各方協商,特別是與部里、國家層面怎么樣來銜接起來。

  總體這些課題對行業應用路線進行了一些探索,這些實驗基本上涉及到行業內的大部分領域,并且有一定的規模,為十二五全行業的推進打下基礎。這些試點應用也同步考慮了相關的規范標準制訂,初步使行業信息化的數據能夠應用共享。存在一些主要的問題,一個是缺少全行業物聯網總攬性的設計。

  二,缺乏各個業態不同技術路線和全行業統一的統籌考慮。

  三,缺乏試點應用與全行業風險的預測。實際上從技術角度來看慢慢地走向成熟,但很多與后續的東西有關聯,否則無法有一個長效機制。

  四,就是一個長效機制的不完善。

  最后,政策法規的配套。

  第三部分想說一下十二五相關法規的規劃目標。盡快形成行業的應用路線,要做好十二五規劃的布局,突出重點。前面兩年還是以示范工程建設、基礎性研究為主,夯實技術路線,完成總體的實施方案。后面三年計劃能夠把這些有共性的基礎實施建設推進。推進公交車輛設備,危險品,包括出租,能夠協同船聯網、車聯網的項目,形成覆蓋全行業業態物聯網的技術應用。

  十二五的重點任務:一,推進RFID公共支撐系統的整合建設。

  二,建設基本完整的信息發布服務系統。發布服務系統現在還不完整。這個基礎夯實了以后,很多東西都可以進行動態發布。

  三,智能化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推進設備標配預裝。希望像買手機一樣,買了以后就可以互聯互通,這也是專用系統的一些期望。

  四,完成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克隆車稽查監管系統。現在對于這一塊的壓力很大,所以技術手段要盡快地跟上。

  五,做好跨行業、跨技術領域的標準化協調工作。這一塊羅列了一些公共的支撐系統,十二五期間希望能夠大力推進,一個是數據共享的處理系統。現在是單一的業態,比如公交、出租的系統相對獨立,實際上需要交互起來,數據共享應該可以做到更好。再就是RFID網絡系統。電子營運證照系統。希望高視頻智能化系統建設和整合推進。希望開發企業能夠采用高清的視頻,做出各式各樣可以用于交通管理的這些設備。

  下一步工作設想:一,完成頂層設計。二,形成方案,爭取發改委等部門的支持。三,編制公交、危險品合乎和船聯等實施方案,盡快報批立項。

  今天有這個機會能夠與大家介紹交通港航行業要做的工作,希望研究機構企業能夠參與到我們行業里來,推進行業以物聯網技術作為支撐的信息系統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發展。謝謝大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