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成本劇增 運費或再漲20%?
2011-6-14 0: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對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吊銷其車輛營運證
●超載,幾乎是物流行業的通病,如果《條例》嚴格執行,物流成本至少要提高30%
●成都物流企業已經向一些老客戶打了“漲價”預防針
“老板,這些天最好多屯點貨,7月份運費估計又要漲了。”昨日上午,三環路外某食品廠,烈日炎炎下,貨車司機李翔一邊卸貨,一邊提醒客戶李先生。“啊?又要漲價了,這生意還咋個做哦!”對運費漲價的消息,做食品生意的李先生感到很無奈。
隨著2011年7月起《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正式實施,對貨運超限超載的處罰將更加嚴格,1年內超限3次以上者將被吊銷營運證。而在物流行業,超限超載幾乎是家常便飯,業內人士分析,如果條例嚴格執行,將直接推高物流成本上升30%,運費可能上漲20%,原本利潤微薄的物流企業將面臨“生死大考”。
A 政策
超限風險成本增加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公路保護進行規范的行政法規,于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通過,將于7月起正式實施。
條例第66條規定:“對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吊銷其車輛營運證;對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駕駛人,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其停止從事營業性運輸;道路運輸企業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的,由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道路運輸企業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這一規定對幾乎100%超載超限的物流企業來講,簡直就是生死大限。”成都市物流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趙香南表示,而經過評估論證,如果這一“大限”嚴格執行,物流成本至少要提高30%,屆時物流企業將只有兩條路可選:虧損或漲價。
B 反應
提前打“漲價”預防針
前日晚上12點左右,成渝高速公路成都收費站處,貨車司機李翔趁著等待交費的間隙閉上了眼睛養神,每日往返于成渝兩地運輸,除了睡覺,李翔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貨車上度過的。李翔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成渝線單程運輸一趟能賺3000多元,而貨物成本就是2000多元,扣除油費、過路費、保險費等,利潤也就是幾百元錢,還要給公司上交一部分,自己拿到手里的少之又少。
蘇渝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渝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該公司目前有40余輛四橋貨車在搞運輸,對于即將開始實施的《條例》,蘇渝表示“很擔心”,超載,幾乎是物流行業的通病。物流企業若不選擇超載,便只有虧損。
蘇渝說,為了讓客戶更容易接受漲價的事實,他之前就向一些老客戶打了“漲價”預防針,許多客戶還是可以理解,但也有部分客戶表示將不再發貨,轉向全部本地銷售
對即將開始實施的《條例》,部分平時操作相對規范的企業則表示,《條例》的實施對他們而言是利好消息。“之前我們的報價一直比那些超載超限的企業要高,競爭力不強,這個政策出臺后,正好,我們可以站到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對我們而言更有利。”招商局物流集團成都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羌生表示。
成都大西南生旌運業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梁恒國介紹,公司主要跑上海、浙江等長途線,成都至上海貨物運輸的費用單程就要15000多元,“往返一趟也就賺1000-2000元吧。”梁恒國說如果以后所有企業都不超載那么跑上海肯定不是現在這個價,對所有物流企業來說都重新站到了同一起跑線,重新開始競爭。
C 算賬
運費可能上漲20%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如果嚴格執行的話,對運輸沖擊將非常大。”成都市物流協會公路貨運專線委員會主任李超憂心忡忡。李超說,對于“大限”可能帶來的影響,他們早已做了評估,“《條例》實施后,公路長途運輸的運費至少上漲30%。”他還特意舉了個例子來解釋30%是如何評估出來的:一臺長17.5米的平板車型,自重22噸,《條例》實施前,連車帶貨重量不超55噸就可上高速;《條例》實施后,連車帶貨不能超49噸,否則便是超重。每運輸一趟便要少裝6噸貨物,大約占18%左右。《條例》實施前,底盤1.2米的貨車裝載高度不超4.5米即可上路,《條例》實施后不能超過4米,這樣高度上少裝貨大約15%。超重和超高加起來大約三成。
“當然,車子裝載量減少了,過路費、罰款等費用也會減少10%左右,但即便是這樣,運價還是要上漲20%。”李超介紹。
D 對策
已在申請“緩沖期”
據了解,目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已經向國務院申請延緩實施《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在一定期限內對一定長度內的車輛放寬規定,逐步實施。”
“如果真的從7月1日開始嚴格執行,估計一大批物流企業將面臨運營癱瘓的艱難局面。”趙香南說,在稅收、公路收費、罰款等外部環境還未改善的情況下,立即開始實施《條例》很不現實,至少應該有個“緩沖期”。
對于即將到來的“大限”,許多物流企業還是采取了積極措施來應對。成都螞蟻物流董事長、成都市物流協會會長李浪表示,螞蟻物流正在聯合其他幾家物流公司屯油,以降低成本;提醒客戶應該多儲備一些貨物,以防大限開始后,許多長途貨車司機持觀望態度,不愿出車。
E 期待
“國八條”降物流費
就在《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大限”讓眾多物流企業憂心忡忡時,6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工作,提出采取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土地政策支持等八項措施支持物流業發展。現行物流業營業稅稅率,運輸類為3%,服務類為5%,未來物流業各環節的營業稅有望統一按3%征收。
物流“國八條”的出臺對物流企業無疑是重大利好消息。其實早在2009年3月,國務院便印發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八條可以看作是對這一規劃的具體實施,我們非常期待國八條的正式落地以及實施細則,這將是有史以來物流行業最有針對性的國八條,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李浪說。 華西都市報記者牛莉
算賬
實施《條例》前后費用對比
以自重22噸、底盤1.2米、長17.5米的平板車為例
《條例》實施前
重量限制:連車帶貨重量不超55噸
高度限制:不超4.5米即可上路
《條例》實施后
重量限制:連車帶貨不能超49噸
高度限制:不能超過4米
少裝6噸貨物,每車貨運減少18%左右
高度上少裝大約15%,超重和超高相加大約減少三成的運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