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東港將形成國際港區
2011-5-7 11: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 月28日,作為重慶市物流樞紐“三基地四港區”之一的東港港區開港運營。東港港區目前建成投用的3個泊位,年吞吐能力達25萬TEU,到2020年三期建成后,將形成年吞吐量達130萬TEU的國際港區。
東港港區位于重慶南岸區內,與寸灘港隔江相望,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團)、重慶航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東港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三方投資組建,由上港集團控股,負責運營管理。
年吞吐量將達130萬TEU
東港港區目前的3個泊位,包括2個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1個60車位載貨汽車滾裝泊位。另外,碼頭配置6130平方米拆裝箱庫一座,各種起重機共計16臺。碼頭可堆存冷藏集裝箱300TEU。
重慶東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志偉說,目前,東港港區的年吞吐能力在20萬~25萬TEU。按計劃,東港港區一期剩余2個集裝箱泊位,將在今年開建,明年底完工。屆時,東港港區年吞吐能力將達50萬TEU。三期建成后,共有11個泊位,年吞吐量將達130萬TEU。
輻射西部的國際物流中心
據了解,東港港區物流樞紐距重慶中心區18公里,距江北機場16公里。依托公路——外環魚嘴大橋、水路——東港碼頭、鐵路——東南環線交通優勢,形成重慶輻射西部,內外貿物流并重,集多式聯運、港產聯動為一體的國家級國際物流中心。
曹志偉介紹說,東港港區還與渝湘、渝黔、渝滬、成渝等多條高速公路干線連接,輻射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南岸、巴南,以及南川、武隆、秀山等渝東南地區。同時,借助高速公路網,擴展輻射到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貴州、湖南地區的經濟腹地。
南北大通道連接經開區巴南
3月28日,東港港區開港時,南岸區南北大通道也破土開建。重慶市南岸交通局局長陳庭明介紹,開建的南北大通道,屬重慶市級規劃東城大道的南岸境內部分。東城大道起點在東港港區,直達巴南南彭公路物流基地,而且東港港區和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的銜接,勢必促進整個長江以南經濟的發展。
“南北大通道對南岸來說,意義深遠。”陳庭明說,南北大通道建成后,將連接兩江新區的魚嘴長江二橋。南北大通道同時作為中軸干道,將沿線南岸快速路三橫線、茶園路、玉馬路等10余路線串聯。所形成的路網,不僅將兩江新區與南岸區緊密相連,使兩區產業有了互通的渠道,同時還打通了南岸區與巴南的經濟聯系,帶動南部經濟。
做大重慶水運物流市場“蛋糕”
目前,重慶市的每年集裝箱業務總量僅在60萬TEU左右,重慶境內集裝箱港口業務尚處不飽和狀態。“上港集團選中重慶建港,看中的是重慶發展的強勁勢頭。”曹志偉說。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浦東引進香港李嘉誠旗下的港務公司時,不乏非議。事實證明,正是香港公司的進入,全面提升了上港集團管理、技術和服務水平,贏得了市場和國際認可。
上港集團曾有過測算,海外集裝箱貨物到達上海港轉運重慶,走水運一般需要7~10天,運輸成本在2000元/只左右,通過火車或公路運輸,時間2~3天,但運輸成本在1萬元/只以上。盡管水運價格優勢明顯,但從上海港分轉進內地的貨物,有七成走了陸地運輸,原因就在于內陸地區水運,在物流信息渠道、管理服務方面與沿海尚有差距,重慶黃金水道的水運優勢挖掘很不充分。
曹志偉表示,重慶港務集團年內將入駐東港港區,占35%的股份,這給與上港集團的深入合作打下了基礎。上港集團將把港口管理經驗、資源和技術帶到重慶,整體提升重慶水運水平,把陸運搶走的物流貨物市場重新奪回來,共同做大水運“蛋糕”。曹志偉談到,一個地區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100萬TEU后,便進入快速發展期。以重慶的強勁勢頭來看,集裝箱港口的春天即將到來。
重慶市茶園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馬勇表示,東港港區是南岸區打造千億級工業的重要支撐。東港港區開港后,物流成本降低的明顯優勢,將對渝惠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小商品批發交易市場等專業市場的打造,帶來極強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