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道103線眉山段路面改造提前33天全線貫通(圖)
2011-5-4 11: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提前33天全線貫通 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圓滿答卷——寫在省道103線眉山段路面改造提前33天全線貫通后
路面改造前。
路面改造中。
路面改造后。
2011年4月28日,省道103線的全線貫通,比原定完工日期5月31日提前了一個多月,開創了眉山BT模式建設公路交通的先河,更創造了一年工期半年完成的“眉山交通速度”,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2010年7月5日,省道103線、106線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召開開工動員大會;
2010年12月6日,市政府召開省道103和106線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有關問題專題會議;
2011年1月30日,省道103線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眉山城區至彭山城區段完工通車;
2011年4月28日,省道103線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全線貫通,提前33天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績,實為不易。五一期間,記者走進省道103線路面改造工程參建各方,聽他們講述路面改造工程;走進103線眉山段沿途企業、群眾,和他們一起感受103線眉山段全線貫通帶來的便利……
一個承諾 按期保質完成任務
省道103線和106線,是我市公路主骨架“一橫三縱”中的重要交通干線,是我市經濟發展命脈,省道103線更是我省大件和重裝設備進出川的唯一通道。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兩路沿線企業多、重車多、車流量大,加之道路本身的諸多原因,致使原路面嚴重損壞,影響了安全暢通。為改善交通環境,解決安全隱患,保障全省大件運輸,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省道103線眉山段和106線眉山至仁壽段路面進行改造。
2010年5月,市政府與中城建簽訂BT合作協議,投資4.1億元,改造省道103和106線眉山段路面,要求于2011年5月31日和6月30日分別完成兩路的改造任務。
2010年7月5日,省道103線、106線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開工。市委書記蔣仁富出席開工典禮,并宣布工程開工。12月17日,蔣仁富調研路面改造進展情況,要求交通運輸局切實擔起責任,相關部門以及沿線區縣加強協作配合,確保工程推進,按期保質完成工程任務,為全市人民交上圓滿答卷。12月20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發布將在今年5月31日和6月30日分別完成省道103線和106線的路面改造任務。
而在此前的12月11日,市交通運輸局提出了“超常推進,決戰6個月確保省道103和106線眉山段改造任務按期保質完成”的工作目標。
破解難題 創“眉山交通速度”
路面改造開工后,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協領導的高度重視。四大班子領導多次實地調研、視察路面改造工程進展情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出重要批示。
領導的高度重視,讓參建各方精神振奮,干勁倍增。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雖然7月5日舉行了開工典禮,但是由于管理模式的探索、過往車輛的干擾、冬季低溫等難題的制約,直到去年12月6日,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250萬元,僅占項目總投資的5.4%。
據介紹,在管理模式上,由于省道103線眉山段路面改造工程為BT建設模式,中城建集團作為投資人負責對項目投資并實施建設管理,市政府作為回購方按約定價格,按時回購合格的產品,并提供必要的服務。由于種種原因,去年10月15日才招標成功,延誤了施工時間。施工單位也由于利益問題缺乏動力和壓力,無心工程推進。
第二個難題是過往車輛對施工的干擾。根據省政府的要求,103線必須無條件保障大件運輸,去年7月開始, 4個月時間103線通行了343批次大件,平均每天2件,由于大件運輸時間長、總量大,致使103線施工作業無法正常開展,處于半停工狀態。103線日均車流量由2000年的2600臺次增加到現在的14700臺次,進入冬季因大霧天氣封閉高速后,大量的車輛分流,給103線施工進度造成更大影響。
施工受低溫制約。按公路施工規范要求,水泥穩定層施工應在5℃以上,瀝青層在10℃以上。
但是,去年12月左右,每天氣溫幾乎都在3-10℃,而8℃以上的時間只有3-5小時,很多時候白天溫度都在6℃以下,瀝青面層和碎石基層的正常施工受到嚴重影響。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向記者坦言:“那段時間是非常困難的時期,市委、市政府不滿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滿意,人民群眾也不滿意,交通部門更不滿意。雖然有諸多的難題,但是,路面改造必須按期保質完成。”
為此,根據超常需要,市交通部門采取了超常措施。實施超常管理,組成督導組進駐施工現場,全天候實施一線監督管理。實施超常推進,指導施工單位,將目標工期提前倒排,爭分奪秒搶工期、抓進度,“5個工作日+2個周末休息日”、“白天加黑夜”,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加班加點甚至通宵施工。實施超常保通,與交警部門密切配合,根據項目工程推進實際,實施超常的交通管制。同時,嚴格獎懲問責,對施工、監理方嚴格獎懲,對交通部門相關人員履行一線督導職責情況,實施嚴格問責和責任追究。
按期保質 他們付出最大努力
一年工期半年完成,路面改造工程的質量能否保證?這是幾百萬東坡兒女最關心的問題。對此,監理方負責人史妤表示,通過企業自檢、社會監督、政府監督三個層次的控制,并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控制,質量是可以保證的。
據介紹,路面改造前,監理方會監督施工方人員、機械設備是否到位,砂、石、水泥和瀝青等原材料是否合格,并審核施工組織設計,審批施工方的方案。路面改造中,監理方采取旁站方式,站在施工方工作人員旁監督其工作,對于不合格的現場返工,同時還會隨時展開抽樣檢查。路面改造后,還要檢測相關數據是否合格。“從目前的數據看,質量得到了保證。”史妤稱。據了解,施工人員加班加點,不分晝夜進行路面改造,監理人員也是如此,只要有施工的地方就有監理,為的就是保證質量。
史妤說,為了抓進度,監理方和施工方、投資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路面改造,意味著投資方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意味著我們監理方的工作量要大大增加,但是大家都沒有怨言,因為進度和質量關系著眉山的經濟社會發展。”
此外,整合施工力量,合理調配施工資源在路面改造工程中被充分運用,“106線半幅通車后,我們把106線空閑的施工機具、設備和人員調到103線,加快施工進度。完工后,又讓103線施工力量及時支援106線,這樣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太心酸了。”說這話的人叫魏仕度,這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從路面改造以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沒工程急,大家要吃飯;有了工程更急,要保質保量完成,不是一件輕松事。103線是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由于車流量大,施工起來困難特別大,修路幾十年,從來沒有遇到這么難的。”
魏仕度說修路離不開周圍群眾的支持,“很感謝他們,因為工程需要,我們有時候晚上也要工作,影響了他們休息。但是他們很支持,沒有人到處投訴。”記者本打算多采訪幾位工人,魏仕度建議:“還是算了吧,大家幾個月沒睡好覺,讓他們好好休息下。”
群眾歡呼 到家的致富路暢通了
省道103線眉山段的提前貫通,讓沿線的企業、群眾無不歡欣鼓舞,大家紛紛稱贊市委、市政府急群眾之所急,為民辦了件大好事。
四川李記醬菜調味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萬胡說:“以前省道103線破爛不堪,對企業經營造成了一定影響。現在這條路提前修好了,提升了企業競爭力,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感謝市委、市政府。”
像李記公司一樣,省道103線眉山段沿線的企業盡管在施工期間經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這些企業對市委、市政府改造道路表示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東坡區松江鎮鮮灘村的賀祥云大爺在省道103線旁邊經營副食店已經有20多個年頭,他早就期盼著能對省道103線路面進行改造。他對記者說:“原來103線是灰塵滿天,路爛難走。現在全線貫通了,很巴適。”
一位跑眉山到青神客運線的客運司機笑著對記者說:“路修好了,其他的不說,光是油錢我們就能節約不少,真要感謝市委、市政府,向一線施工人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