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十二五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為農民群眾連通“致富路”

2011-5-30 13: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們村離縣城比較偏遠,前些年的泥路不好走。村民摘下來的黃瓜頂花帶刺新鮮得很,但因為路不好車太顛,還沒等運到城里,黃瓜就顛壞了,賣不上好價錢,村民們都不敢種大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從2004年開始,水泥路陸續修進了村,路好走了,運菜也就不愁了,大家伙兒都爭著種大棚蔬菜,現在一畝大棚一年能有3萬元的收入。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對我們農民來說太重要了!”提起讓村民們受益的農村公路,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鎮鄭杖子村黨支部書記王翠娥頗有感觸地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和王翠娥一樣生活在偏遠農村的廣大農民群眾的心聲。 
    保證資金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修好路,對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十分重要。據統計,“十一五”時期,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186.8萬公里,其中新增農村公路52.7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50萬公里。 
  要修路,資金是關鍵。“十一五”這5年,中央對農村公路建設投入資金達1978億元,年均遞增30%,其中車購稅用于農村公路建設1623億元,約占車購稅交通專項資金總量的34.3%,中央預算資金和國債資金投入355億元。中央投資還極大地帶動了地方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5年間全社會共計完成投資9500億元。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介紹,“十二五”時期,我國要繼續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要得到明顯提高,通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安全保障措施得到明顯加強。到2015年,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90萬公里。 
  "十一五"期間,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國家還安排近2000億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補助標準也會提高。但國家資金只是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中的一部分,按照"十一五"期間的資金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其余部分仍要靠各級政府組織籌措。 
  各地要加大地方公共財政投入,搭建好融資平臺,爭取更多的地方債券和社會資金,保持農村公路發展的良好態勢。”李盛霖表示。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農村公路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據了解,今年中央車購稅安排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將超過300億元。西部地區優先安排剩余通鄉油路,重點保證通村油路建設;東中部地區重點安排剩余建制村通油路、縣鄉道改造等工程。西部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比重將占全國三分之二以上。 
  對于千千萬萬的農民群眾來講,農村公路的鋪建不僅意味著更加暢通和便捷的出行條件,更意味著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意味著發展的契機,意味著收入的增長。對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來講,農村公路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這些年,我國農村公路快速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民群眾增收,改變了農村消費結構,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了農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一條條深入鄉間的農村公路更是農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未來,這些道路還將不斷延伸。 
    加強管養 確保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 
  “農村公路建設是發展,管理養護也是發展,而且是可持續發展。”李盛霖表示。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建好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好同樣是件大事。 
  到2010年底,陜西省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13.5萬公里。在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陜西省還積極探索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新路子,大力促進農村公路建養管協調發展。目前陜西全省農村公路100%的里程列養,其中縣、鄉公路優良路率平均達到76%,通村公路優良路率達到56%。 
  據陜西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踐中他們探索了四種不同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一是在經濟條件比較好、轄區范圍小、農民居住集中、路網密集的地方,由縣級農村公路養護中心對農村公路統一養護;二是在經濟條件比較差,群眾居住分散的地方,劃片成立農村公路養護作業工區,對農村公路實行切塊養護;三是實行路基路面分離養護,路基養護按方便、就近的要求,由沿線農民領養,路面養護由養護公司專業隊伍承擔;四是對國省干線公路沿線的縣鄉公路,主要是縣公路與干線公路一體化養護,實現干線公路、農村公路養護資源共享。”與此同時,陜西省還將日常養護資金納入地方公共財政預算,穩定了養護資金渠道。 
  陜西省只是個縮影,“十一五”時期,31個省區市相繼出臺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符合當地特點的相關管理養護政策和措施。然而,李盛霖指出,盡管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在逐步走上正常化、規范化軌道,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地區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還停留在文件上,管理體制"三落實"和運行機制"三結合"還沒有落到實處;一些地區還沒有將農村公路全部列養,有的即使列養了,養護保障水平也不高;有的地方仍然重建輕養,個別農村公路出現"油返砂"、"通返不通"現象等,這些問題制約了農村公路健康發展。” 
  李盛霖表示,“十二五”時期,加強管理養護工作是我國農村公路發展的重點之一,各地要推進各項改革,實行獎罰措施,以縣為單位嚴格考核管理養護責任、機構和資金落實情況,考核結果要與項目安排、資金安排掛鉤。他還透露,今年,交通運輸部將制定出臺針對管理養護問題的指導意見,并啟動為期3年的管理養護制度落實年活動。只有繼續深化各項改革,建立完善“建管養運”體制機制,才能為農村公路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服務覆蓋 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 
  “我們在仙洪新農村試驗區和鄂州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等地,正在積極探索"農村班車進城,公交客車下鄉"的新模式,讓農村客運網絡與城市公交網絡有效銜接。農民群眾現在終于實現了"出家門,上車門,進城門",半個小時就能進城。”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一五”全省共開通了農村客運班線5202條,農村客運營運總里程達14.96萬余公里,全省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實現100%通客車。 
  建好路、管好路、養好路的同時,讓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覆蓋廣大農村,實現城鄉客運一體化可以給農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為統籌發展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浙江省針對省內發達地區,推廣以公車公營、全區域統一的城鄉公交一體化模式;在較發達地區,推廣冷熱捆綁、分區域運營的城鄉客運一體化模式;在欠發達的山區、海島,推廣因地制宜、靈活運營的山區農村客運模式。截至2010年底,全省農村客運通村率達到91.6%,城鄉客運一體化率達48.6%。 
  除了農村客運,浙江省還積極探索發展農村物流,完善城鄉貨運配送體系。據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正在引導物流業向農村延伸,發展小件快運、特色配送、貨運專線等多種農村物流組織形式,逐步完善城鄉貨運配送體系,提高物流服務“三農”的能力。截至2010年,農村貨運場站已近300個,農村貨運車輛25萬輛。 
  按照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把發展農村客運作為改善農村民生的重要舉措,“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部實行了多種扶持政策,大力培育農村客運市場,提高農村客運班車通達率。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中央車購稅資金補助25億元用于農村客運場站建設。到2010年底,全國農村客運車輛達38萬輛,農村客運線路9萬條,日均發班120萬個班次,全國鄉鎮、建制村通客運班車率分別達到98%和90%,方便了農民群眾出行。 
  李盛霖指出,農村公路不僅要進一步延伸,覆蓋更多的人群,還需要與城市道路相銜接,為城鄉人員往來和物資流通創造安全、便捷的條件。在“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統籌城鄉客運資源配置,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鼓勵城市公交向城市周邊延伸覆蓋。加快建立農村客運公共財政支持保障制度,引導地方政府加大對農村客運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村客運的通達深度,特別是盡快提高中、西部地區客運班車通鄉鎮、通建制村的比例。 
  人們期待著,讓公共交通覆蓋更廣大的農村地區,讓千千萬萬的農民和城里人一樣享受到便捷的出行和物流服務。 
  農村公路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更是農民群眾的致富路、幸福路,“十二五”時期,我國要繼續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到2015年,農村公路總里程將達到390萬公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