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湛江快遞行業:市民“愛恨交加”
2011-5-19 12:1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果你問身邊的人,對快遞行業有什么看法,大多數人都會有兩個答案:一是快遞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來,沒有哪個家庭沒接觸過快遞的;二是快遞行業良莠不齊,投訴不少。有市民坦言:對現在的快遞行業是“愛恨交加”。
快遞企業紛紛搶灘湛江市場
-
隨著商品高速流通帶來物流的增長,“快遞”這項業務由于方便、快捷的特點愈顯其優越性。面對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很大的湛江快遞市場,近年來各快遞企業紛紛搶灘。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湛江目前有十余家市民比較熟悉的快遞公司,其中不乏品牌公司。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未辦理相關營運證件的“地下快遞”。
當然,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快遞業,是因為這個市場實在太大了。以高校為例。“只要在宿舍內點點鼠標,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價廉不說,還能免了跑去市區的麻煩,何樂而不為呢?”廣東海洋大學的李同學邊提著剛拿到包裹邊告訴記者,她認識的很多同學都是網購的“粉絲”,小到幾元的生活用品,大到幾百元的衣服裝飾,幾乎都從網上選購。記者在該校的快遞服務站看到,大學生每天網購的東西包羅萬象,從衣服、首飾、鞋帽、化妝品到書籍,應有盡有,包裹價值也從20元到1000元不等。
行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近年來,湛江快遞行業發展越來越快,到處可見滿街跑的快遞業務員。但目前發展不平衡,出現了諸多的“軟骨癥”。久而久之,消費者也對之產生了“三最”反應:最不滿——快遞不快;最頭疼——先簽字后驗貨;最無奈——寄丟損物件索賠難。
圓通速遞湛江分公司總經理蔣建輝告訴記者,由于快遞行業本身門檻就低,一些小快遞公司不僅沒有相關的營業資質,也不具備相應的實力,比如他們隨便租一個門市,然后在運送實力、服務條件、賠付承受能力不達標的情況下,就盲目進行經營。因此,出現不斷地壓低價格贏得生存空間的惡性競爭。同時,出現問題時,這些小快遞公司就只會耍太極。蔣建輝說,是時候要提高行業門檻了。
“節假日時最易出現‘爆倉’,而這時也是投訴糾紛的高峰期。”業內人士曾先生介紹,產生快遞糾紛的原因很多,具體案例需要具體分析,延誤、丟件、破損等結果的發生如果是因不可抗力原因引起,可按保價條款等合同約定處理,但很難要求賠償實際損失。如果是由企業或個人或店家的失職惡意引起,或可以進一步追究,但復雜的 “具體分析”已經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曾先生認為,快遞行業的糾紛多,說穿了就是這個行業的人員素質還有待提高。快遞從業人員的素質是湛江快遞業發展的瓶頸。有人調查,湛江快遞從業人員持證人數不到三分之一。按照國家法規要求,快遞員須持證上崗,要進行培訓。但是從大公司到小公司,即使有相關培訓,但對從業人員的管理也是十分松散的,對服務水平等也沒有什么嚴格的要求。這就導致快遞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很多規范都沒有實施到位。這些都給快遞行業的“軟骨癥”的發作埋下了病根。
●業內呼吁
盡快成立快遞行業協會
談及發展,蔣建輝認為,盡管目前快遞行業市場混亂,也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做保障。但是,對快遞行業來說,政府部門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關鍵還要依靠廣大快遞企業。企業務必要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在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中做到不落伍,社會責任缺失的企業不會是好企業,也不會發展成為強企業;務必從實事做起,盡快做到讓人信服,讓社會信服。惟有如此,社會才會信任快遞,快遞也才能得到持續發展。快遞公司為客戶所提供的產品是無形的服務,一旦甲乙雙方產生糾紛,若快遞公司不嚴格按照規范操作,發件人在投訴和索賠程序上就無法得到公平的對待。比如說收件時要求先簽字、再驗收。這樣的作法顯然是極其不合理的。這種做法實際是對一個企業文化的貶損,嚴重堵住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蔣建輝坦言,湛江快遞行業目前還沒一個快遞行業協會,這就導致缺乏有效的行業自律經營。行業沒有互相之間的監督,這就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和沖擊,同時也阻滯了快遞行業的發展。他呼吁有關部門應當建立起長期有效的監管機制,牽線搭橋成立快遞服務行業協會,引導快遞企業提高服務,規范經營,從而健康有序地發展。
據了解,湛江市消委會已向部分投訴較多的快遞企業發出整改建議書。對于快遞服務行業的發展,消委會指出,需要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合力而為,并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是盡快在湛江市成立快遞服務業行業協會組織,促進行業的自律經營;第二是強化監管力度,改善快遞服務消費環境,提供保障;第三是快遞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感,誠信守法經營;第四則是建立和完善投訴處理機制,用“和解”促和諧。針對成立行業組織的建議,湛江市政協委員招碧雯進一步提出,應該細分權責,提高管理的可操作性。
湛江 市消委會還倡議我市快遞行業實行“先行賠償”。即各快遞企業共同出資成立賠償基金會,若出現理賠不清或理賠舉證需時較長的情況,可由市消費會根據具體事件決定先行賠償。這種形式一方面對企業有約束力,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放心。
■相關鏈接
快遞與傳統郵政
新《郵政法》認為快遞是在承諾的時限內快速完成的將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按照封裝上的名址遞送給特定個人或者單位的寄遞活動。然而快遞與傳統的郵政業務在運輸對象性質上存在較大差異,傳統郵政業以信函為主要傳遞對象,其實質是信息流的傳遞,而快遞業的實物流特性更為明顯。
因此,快遞業與物流業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但通常來講快遞業所運輸的貨物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在時間上比物流業要求更高。可見,快遞業是介于物流業和傳統郵政業之間相對獨立的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