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逾千億錢潮涌動 交通信息化相關產業望借力騰飛

2011-5-18 15: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1年5月)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提出,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并確定發展的“硬指標”:今后五年干線公路網重要路段和內河干線航道重要航段監測覆蓋率達到70%以上, -

重點營業性運輸裝備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家力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相關設備生產商的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明確交通智能化“硬指標”

        盡管從“十一五”開始,交通運輸部就在著手推進交通信息化,但在此次“十二五”的規劃中,卻是首次將“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作為發展目標,并明確提出了相關指標。

        規劃指出,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十二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運行監測網絡基本建成,干線公路網重要路段和內河干線航道重要航段監測覆蓋率達到70%以上,重點營業性運輸裝備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具體內容包括,在全國所有省(區、市)實現高速公路聯網監控,對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重要路段、特大橋梁、長大隧道、大型客貨運輸樞紐、重點水域、航道、港口和通航樞紐的運行狀態、環境、氣象與災害實現動態監測;實現對“兩客一危”車輛(長途客車、客運包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和重點營運貨車、“四客一危”船舶(客渡船、旅游客船、高速客船、滾裝客船和危險品運輸船)的動態定位跟蹤監測等。

        此外,規劃還指出,圍繞發展重點,集中優勢資源,深入實踐和深度應用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建設一批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及示范、試點項目。規劃強調,將在綜合運輸、現代物流和城市客運三個領域開展示范試點工程建設,積極探索新領域信息化發展路徑,帶動信息化全面發展。

        在具體政策方面,規劃要求,多渠道加大信息化資金投入。其中特別強調,交通運輸部將對信息化重大工程、示范試點及推廣工程給予資金補助,對西部地區給予傾斜,各地應保障配套資金的落實。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吸納社會力量參與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推進信息服務領域產業化進程。

        而在信息化重大工程和示范試點工程實施中,加強對物聯網、云計算、海量存儲、高速傳輸、我國第二代衛星導航、遙感遙測等新技術的一體化應用研究,力爭在拓展應用領域、創新應用模式、提升應用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加快成果轉化和推廣,提升行業信息化技術水平。

        相關產業有望借力騰飛

        “交通信息化是公路等建設周期中三個階段中的一個階段,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經達到6萬公里,不久將會達到8萬公里,超越美國。因此,隨著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必將極大地促進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國聯證券智能交通領域分析師郝杰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高速公路的建設周期大概在三年左右,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土建工程、交通工程和機電系統建設階段(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領域,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習慣稱為“高速公路機電系統”)信息系統建設在項目最后一年。

        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底國家啟動4萬億投資計劃,高速公路投資在其中占到相當高的比例,如果按照三年的建設周期,2011年底和2012年將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的行業景氣高峰。而上述規劃的出臺,必將有力地推動相關產業借力騰飛。

        中信金通研究員熊適時估計,未來新建高速公路信息化市場空間在1260億元左右。通常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投資占整個基建工程投資額的1%-3%;如果按每公里高速公路6000萬-8000萬元的投資及信息化占比2%來進行估算,每公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投資在120萬-160萬元。

        市場人士同時指出,除了新建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設,存量高速公路的信息系統運行維護也有很大的投資機會。現有高速公路信息系統維護主要包括信息系統追加投入、系統升級改造、日常運行維護三個方面,每年的市場空間達百億元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力推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背景下,視頻監控、電子警察等交通智能化相關設備生產商將率先受益。

        郝杰表示,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監測覆蓋率等指標,力推交通數字化和智能化,對相關設備的需求量會非常大,因此終端設備商將率先受益。

        上市公司積極布局“大交通”戰略

        “大交通”涵蓋鐵路、公路、民航等多種交通資源,而在國家大力推進交通信息化的過程中,不少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布局“大交通”信息化。

        國聯證券智能交通分析師郝杰表示,涉足“大交通”不同領域的企業,未來會有較好的生存環境。而從一些公司最近的布局來看,相關公司在該領域也是動作不斷。

        此前,皖通科技在2010年年報中披露,公司將繼續通過收購戰略,延伸和完善產業鏈,實現“大交通”信息化構想。2010年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方案,擬收購從事港口信息化的煙臺華東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業務將從高速公路信息化延伸至港口,為實現“大交通”信息化構想打下堅實基礎。

        交技發展是我國最早進入智能交通系統集成領域的企業之一,其智能交通業務涉及高速公路、城市交通以及軌道交通等。2010年年報顯示,公司智能交通系統集成收入增長23%,收入占比達92%。而公司2010年新承接合同額和在手訂單分別增長26%與63%,保障了公司2011年的持續穩健增長。

        在區域市場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優勢也比較明顯。以高速公司系統集成項目完成較多的億陽信通來看,其主要客戶分布在浙江、江蘇、陜西以及東北等地。而新大陸則在福建高速公司信息化建設領域處于壟斷地位。

        另外,H股上市的中國智能交通控股的業務范圍也遍及高速公路、鐵路和城市交通等諸多領域。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智能交通系統業務進入高速增長期,并取得理想回報。2010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6億元人民幣,凈利潤3.4億元人民幣,分別較上年增長32.5%和54.4%。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