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交通將更智能 信息即時發(fā)至私家車GPS
2011-5-18 15:3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假使有一天,當您的車在高速公路上拋錨,還未等你拿起手機報警,便有一條溫馨的短信在第一時間傳送至手機上——“您好,這里是上海公路,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忙的嗎?”
-
隨著上海智能化交通體系的建設,這一幕公路上“未卜先知”的場景,或許就發(fā)生在不遠的將來。上海市公路管理處信息管理科科長李哲梁透露,“十二五”期間,上海公路的“智能交通”將有更大的作為。
“智能交通”真的能為普通老百姓的出行,帶來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嗎?
■視頻監(jiān)測:大橋立交加密布點
截至目前,上海已經形成了一張總通行里程達775公里的高速公路網!笆濉逼陂g,這一數(shù)字還將被續(xù)寫,建設目標是再建成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約200公里,使全市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總里程接近1200公里。
“相比原先的高速公路,這新建的200公里高速公路智能化程度更高。”李哲梁這樣說道。具體何謂“更智能”?以世博會前投用不久的上海長江隧橋為例,作為上海通往西安G40高速的一部分,上海長江隧橋全段“千里眼”密布——每隔500米就有一臺定焦的攝像頭,實現(xiàn)視頻全覆蓋。自動監(jiān)測程度之高,堪稱目前上海高速公路智能化的“標桿”。這也即意味著,上海長江隧橋所轄范圍內的任何道路交通突發(fā)狀況,都可以被“千里眼”自動監(jiān)測到。
“要知道,上海還有不少高速公路只能依靠人工手搖的視頻監(jiān)測方式,且未實現(xiàn)視頻監(jiān)測全覆蓋!崩钫芰和嘎,繼出省射線高速實現(xiàn)視頻全覆蓋之后,上海有關部門將在市域環(huán)線高速公路、主要干線公路,以及大橋、立交等重點部位,加密視頻攝像頭的布點,力爭早日實現(xiàn)“千里眼”的全覆蓋。
除此以外,上海今后還有望推出升級版的道路導航,包括前方道路是否擁堵、擁堵程度如何等重要的出行信息,都可以被實時地傳遞到私家車輛的GPS等導航終端上來,從而根據(jù)道路擁堵狀況分析得出最合理的出行路徑,一改眾多導航設備目前只有路線導航而無前方即時道路擁堵信息的通病。
■路況提醒:設定區(qū)域自動接收
迷霧天、風雪天,不少自駕車主都有因高速公路臨時關閉,被迫“扎堆”在收費口前等候的經歷。這樣的出行尷尬,仰仗于一種被稱之為“公眾短信服務”的智能化提醒,今后將有望得到改觀。
據(jù)李哲梁介紹,眼下,一遇上惡劣天氣,高速公路擁堵或是封閉,高速、高架等相關路段的情報板,以及交通廣播、上海公路網站、公路服務熱線12122等都會在第一時間主動發(fā)布封路信息。不久前,公路部門還“試水”微博,通過網絡向廣大市民傳遞實時的出行信息。上述渠道都能有效地幫助車主在行駛過程中作出最妥貼、明智的出行選擇。
“前方道路封閉的消息,能否提早一點通知?”盡管有了多種渠道的信息獲得方式,但不少市民仍然對交通出行信息的發(fā)布、接收渠道、模式提出了新的期望。
市公路部門透露,類似于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的一種短信群發(fā)的模式,在特定的區(qū)域內(如世博園),只要一進入該區(qū)域,就能夠獲取有關部門發(fā)出的短信,獲得與交通、天氣、觀展等有關的服務提醒。同理,在不久的將來,如果前方出現(xiàn)突發(fā)路況,后續(xù)車輛一旦進入可能受影響的區(qū)域,車主隨身攜帶的移動通訊工具便可自動獲取封路信息,及時調整出行路徑,從而免去被堵在高速公路上動彈不得的尷尬。
■長途出行:短信告知無需候車
“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城市交通體系建設是否完善,已成為衡量城市綜合功能發(fā)揮的重要基礎之一。”上海市一名城市建設領域的專家表示,隨著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系統(tǒng)所涉及的領域和范圍越來越廣,引入智能交通體系已成為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上海作為一個處于高速發(fā)展的特大型城市,經過多年建設、運營,已基本形成了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資源,具體來說就是三張“網”,即由城市快速路、中心城主要地面道路、高速公路和國省干道為基礎組成的道路交通網;總里程28800多公里,包含1038條線路的公交汽、電車線網,以及總里程420公里,由12條線路組成的軌道交通線網。這三張“網”共同支撐起了目前上海城市的主要出行需求。
“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托,且隨著交通設施資源運營與管理的復雜性、市民出行方式可選擇性、交通組織和事件處置需統(tǒng)籌考慮等因素的增加,相互依托的程度越來越高,實現(xiàn)交通信息共享與交換的要求也顯得越來越迫切!崩钫芰罕硎。
“‘十二五’期間,上海已經明確‘智慧城市’的定位,我們要大力發(fā)展交通智能系統(tǒng),通過智能化系統(tǒng)解決交通問題,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使得交通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使得市民可以共享交通信息!笔薪ń晃魅吸S融勾勒了這樣一幅未來智能出行的遠景——“今后如果要去乘長途汽車,不用到車站等,提前告訴你發(fā)車時間,乘客只需要提前2分鐘到達指定候車地點就可以直接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