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鎮域經濟 建設和諧富裕新農村
2011-5-14 19: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東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一批有一定產業基礎、輻射帶動能力強、特色鮮明的經濟強鎮、區域重鎮和文化名鎮,并且強調著重抓好140個重點鎮的產業集群建設。我省的經濟強鎮,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實現了產業強鎮,產業富民。目前山東省已擁有工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鄉鎮近30個而在5年前過百億的特色產業鎮不到5家。在建黨90周年來臨之際,山東省經濟學會特推介一批典型鄉鎮,以促進我省鎮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廣饒縣稻莊鎮
山東輪胎產業第一鎮——稻莊鎮2010年實現生產總值75.6億元,同比增長18%;地方財政收入達到9854萬元,同比增長30.1%;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8690元,同比增長14.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4.2億元,同比增長31.7%。全鎮形成了橡膠輪胎、機車制造、紡織印染、精細化工、農副產品加工、新型建材等六大主導產業。輪胎產業實現了上下游產業銜接,全鎮全鋼子午胎產能達到1160萬套,半鋼子午胎產能達到600萬套,工程子午胎產能達到20萬套,工程巨胎產能達到2萬套,炭黑產能達到6萬噸,鋼絲簾線產能達到10萬噸,膠囊產能達到60萬套,在老撾種植天然橡膠30萬畝,車輪產能達到800萬套。
壽光市侯鎮
山東鹽化工產業第一鎮——侯鎮年產原鹽200萬噸,溴素1.2萬噸,氯化鎂30萬噸,是全國知名的原鹽及鹽化工生產基地。擁有工業企業332家,其中限額以上企業31家,形成了以鹽化工、海洋化工、石油化工、醫藥化工、先進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為主導,組團發展的格局。2010年,侯鎮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億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60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2億元,工業投入56億元;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60億元,利稅17億元。
昌樂縣紅河鎮
山東食品產業第一鎮——紅河鎮是工貿主導型食品產業特色鎮,2010年,全鎮食品產業實現總收入116億元。紅河鎮現有70余家國家、省級食品產業龍頭企業。鎮域內有近20萬畝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大姜種植基地、花生種植推廣示范區;全國最大優質肉鴨養殖基地,全國最大優質鵝肥肝生產基地。創辦了53家食品產業合作社,大力發展品牌農業,在全省乃至全國打響了紅河食品特色名片。
日照市東港區兩城鎮
山東黑陶產業第一鎮——兩城鎮的黑陶制作具有4000多年的歷史,龍山文化遺址的黑陶具有兩城類型之稱,圍繞“黑陶之鄉”、“全國文化遺址重點保護單位”等品牌,以黑陶文化為載體,延伸黑陶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初步形成黑陶設計、制作、包裝、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現已形成仿制、復制、創新三大系列,仿古、移植、復制、工藝、觀賞、實用等六個類別300多個品種。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兩城鎮境內龍山文化遺址,是目前已發掘的最為豐富和最大的龍山文化遺址。
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
山東黑木耳第一鎮——西湖鎮規劃建設了8個黑木耳標準示范基地,26個種植專業村。西湖黑木耳注冊“十八垛”商標,進入了高端品牌行列,目前,該鎮正在探索實施以黑木耳為主體的循環經濟之路,生產品質更勝的“桑木耳”,出耳后的菌棒還可墑地,既生態環保又能實現農民增收。為進一步發展壯大黑木耳,該鎮成立了合作社,實行“五統一”管理模式,引導黑木耳走向產業化、專業化道路。
滕州市濱湖鎮
山東金屬磨料第一鎮——濱湖鎮把金屬磨料發展作為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突破點,規劃建設了總投資2.6億元的金屬磨料發展基地。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培植打造“10億中興”、“10億華成”兩家年產值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努力打造年產30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6億元的全國最大金屬磨料基地。目前,該鎮金屬磨料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全省金屬磨料發展的排頭兵。
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
山東有機農業第一鎮——博山鎮是淄博市的中心鎮,已引進22家農業公司,形成以有機中藥材、有機蔬菜、有機果品、有機雜糧為代表的4大特色農產品基地,規劃發展有機中藥材3萬畝,有機蔬菜3.5萬畝,有機果品3萬畝,有機雜糧2萬畝,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2家,有機農產品認證品種30個,有機農業示范村10個,與王老吉、娃哈哈、匯源等名牌企業合作建設有機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有機農業發展模式。
高密市夏莊鎮
山東楹聯產業第一鎮——夏莊鎮是楹聯發源較早和底蘊豐厚的地方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廣泛的社會影響和廣闊的市場。夏莊鎮在楹聯產業方面遠近聞名尤其是該鎮的紅紙春聯專業村東李村一年印刷紅紙春聯就達6000噸—8000噸之多,被譽為“中華紅紙對聯第一村”。目前夏莊鎮已形成以東李村、西李村為龍頭輻射帶動周邊十多個村莊的紅紙、對聯產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陵縣邊臨鎮
山東木業加工第一鎮——邊臨鎮木業加工戶已發展到近500家,形成了范橋、西魏等6個村級加工小區,涌現出邊三、東張等20多個專業村,形成了購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木業加工帶動了當地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由于木業加工行業的規模發展,泰昌運輸、宏遠物流等20多家運輸企業紛紛落戶該鎮。邊臨鎮速生楊面積達4萬畝,林木覆蓋率達40%,獲“德州市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臨清市煙店鎮
山東產業集群建設“十大”突出貢獻鎮——煙店鎮是全國著名的“軸承之都”,擁有軸承加工企業1128家,年生產各類軸承20多億套,占全國產量的近四分之一,近年來先后被評為全國21個重點專業市場、山東省10大工業品交易市場、山東省十大產業集群。2004年被評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命名為“中國軸承之鄉”,2007年被評為“山東省特色產業鎮”,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衛生鎮”,煙店工業園區被評為“全省商貿物流集聚區”,2009年軸承市場被評為“山東省規范化文明誠信市場”,2010年被認定為山東省“百億大鎮”和山東省強鎮擴權試點鄉鎮。
昌樂縣朱劉街辦
山東產業集群建設“十大”突出貢獻鎮——朱劉街辦大力實施產業提升戰略,按照“龍頭帶動,聚變發展,裂變升級”的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全力培植壯大電動車、新型建材、柴油機、精細化工、現代物流服務五大產業集群,有力地促進了街道工業經濟科學、快速發展。電動車產業年生產電動汽車3萬輛、電動自行車100多萬輛。新型建材預計2011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柴油機產業規劃建設大型柴油機產業園區,年可生產柴油機20萬臺,主營業務收入120億元。精細化工產業是目前國內科技含量最高,產業鏈條最長的精細化工基地之一,被中國化工學會評為“中國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基地”。
淄博市博山區白塔鎮
山東產業集群建設“十大”突出貢獻鎮——白塔鎮著力打造汽車部件和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汽車部件產業集群已發展成為包括相關企業86家,總產能達到30萬噸以上的主導產業,汽車鋼板彈簧產銷量江北第一。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勢頭強勁,淄博海洲百萬噸粉末冶金材料項目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三豐集團成為亞洲領先的凈水劑生產廠家。
新泰市羊流鎮
山東產業集群建設“十大”突出貢獻鎮——羊流鎮的起重機械產業是產值過百億的產業集群,羊流民營經濟聚集區是“省級民營科技工業園”、“山東省起重機械制造業基地”,“中國產業集群品牌50強”。 羊流民營經濟聚集區現有企業308余家,形成了以起重機械、鏈條鏈鉤為主導產業的“全國起重機械第一鎮”。聚集區內企業生產制造的起重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創造了中國第一;產品暢銷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出口尼日利亞、日本、韓國等十幾個國家。
莒縣夏莊鎮
山東產業集群建設“十大”突出貢獻鎮——夏莊鎮201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19億元。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大項目群體不斷壯大,規模以上企業20余家。農業逐步建立起茶葉、草莓、黃煙、桑蠶、瓜菜五大支柱產業,作為全縣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茶葉產業,茶園達到10000余畝。被評為“山東茶葉第一鎮”。農產品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先后取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三品”認證達到11個。依托素有“江北第一茶”稱號的浮來青茶品牌優勢和茶園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浮來青生態園被確定為“中國鄉村游”旅游線路景點、“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
桓臺縣果里鎮
山東鎮域經濟發展“十大”領軍鎮——果里鎮2010年實現工業銷售收入360億元,完成工業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35.5億元,入庫稅收4.89億元,引進縣外境內資金21.26億元,境外到位資金3000萬美元,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07億美元。精細化工業、冶金機械制造業、現代物流業三大特色產業集群保持平穩快速發展。果里鎮力爭2011年工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完成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稅收突破7億元。到“十二五”末,力爭實現工業銷售收入1300億元,服務業收入完成1000億元。
高密市姜莊鎮
山東鎮域經濟發展“十大”領軍鎮——姜莊鎮已形成紡織、五金產業“雙核帶動”,化工、紡織、機械制造、五金、商貿物流五大產業“全盤共振”的局面,多元化格局使姜莊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工業發展后勁明顯增強。2010年工業企業已發展到682家,簽約在建項目共有26個,總投資近百億元。姜莊鎮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了以工業繁榮服務業發展,以服務業拉動工業發展的雙贏局面。姜莊鎮是山東年畫產業第一鎮,姜莊鎮撲灰年畫歷史悠久工藝獨特被譽為“中國一絕”。
兗州市新兗鎮
山東省經濟實力最強鎮——新兗鎮著力打造魅力新兗、實力新兗、幸福新兗,經濟社會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2010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3.3億元,規模工業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財政總收入1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857元。
一批頂級產業項目在新兗鎮建成。太陽紙業化學機械熱磨漿項目在中國造紙行業首家實現廢水零排放,無菌液體食品包裝紙項目填補了亞洲空白,老撾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拉開了跨國造紙集團的大框架。華勤集團生產的轎車子午胎配套寶馬、奔馳等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高強力輸送帶是目前世界寬幅最大的高端輸送帶,尾氣過濾器填補了國內柴油車尾氣污染治理領域的空白。
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在新兗鎮成長。新兗鎮培育了一批銷售收入過50億元、100億元和200億元的國內行業領軍企業。太陽紙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上市企業、中國最大的高檔涂布包裝紙板生產企業。華勤集團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輸送帶生產企業、全球頂級輪胎生產研發與制造中心、全球重要的橡膠工業基地。兗礦國際焦化公司是國家大型煤化工及能源綜合利用企業,希爾康泰是江北最大的醫藥制劑出口加工企業,曜暉太陽能是全國最大的太陽能專用高硼硅玻璃管生產企業。
一批世界500強投資項目在新兗鎮落地。成功引進了意大利倍耐力、美國國際紙業、美國固特異、美國凱雷、巴西淡水河谷、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6家世界500強企業。
一批高端科研機構在新兗鎮集聚。太陽紙業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獲國家認定。華勤集團成立了倍耐力輪胎和安能輸送帶亞洲研發中心,安能輸送帶研發中心被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2010年新兗鎮2個項目列入國家扶持,3個項目列入省扶持,申報專利90項。
一批新型農村社區在新兗鎮建設。規劃建設了“一城五社區”:“一城”,即現代衛星城;“五社區”,即太陽吳村、華勤馬青、牛樓、金村、泗莊五個萬人大社區,為全面推進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經驗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