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十二五”將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
2011-5-12 13: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日前從蚌埠市港口經濟發展戰略座談會上獲悉,曾經“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在安徽水運史上寫有濃墨重彩一筆的蚌埠,將在“十二五”期間全力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通過一系列振興工程,力爭培育運能達50萬載重噸的重點骨干企業2個、港口吞吐能力達到200萬噸以上的港口企業2家、大型水運物流企業1家,累計完成水運固定資產投資約40億元,全面提升水運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服務能力,著力打造皖北水運中心。 據了解,蚌埠市水運資源豐富,國家級主航道淮河橫貫東西,渦河、茨淮新河、澮河、懷洪新河、石梁河等航道五水匯聚、覆蓋轄區、通江達海、輻射皖豫。蚌埠港是全國內河28個主要港口之一,是淮河水系唯一一個國家級內河主要港口,在冊船員數全省第一,液貨船舶運力全省第一,船舶保有量全省第二,水運企業數量全省第二,具備了加快水運發展的要素優勢。
“十二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把水運發展上升到了“以港興市”的戰略高度,將堅持以“項目筑巢、服務引鳳”的方式敞開建水運,全力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航道暢通工程、港口群建設工程、水運支持保障工程將撐起蚌埠市“皖北水運中心”的定位;港口物流配套體系的建設、臨港產業聚集區的構建、皖北水運物流集散中心和航運樞紐中心的打造,將全面提升水運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服務能力,為蚌埠市加速崛起、建設皖北中心城市提供節能低耗、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保障。
據介紹,航道暢通工程將整治淮河全線、沱澮河、渦河航道,并實施固鎮、五河的復線船閘工程和上橋船閘改擴建工程。淮河全線506公里的航道、跨河橋梁、船閘等,將按照三級航道標準進行全面整治,其中蚌埠段142公里,投資15億元,主要涉及淮河老客運鐵路橋改造、航道疏浚等項目,計劃2016年竣工;沱澮河航道整治工程中蚌埠段96公里,投資15億元;渦河航道整治安徽段自戴橋至入淮口,其中蚌埠段56公里,按限制性四級航道標準整治。固鎮復線船閘工程位于固鎮節制閘及老船閘南側,計劃建設500噸級四級船閘,五河復線船閘工程擬在五河節制閘處按四級航道、500噸級船閘標準設計建設,兩工程將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竣工。上橋船閘改擴建工程擬新建500噸級復線船閘,年通過能力750萬噸,或對老船閘進行擴能升級改造。航道暢通工程不僅將全面提升航道通航能力,保障航道暢通安全,還將進一步延伸水運向工程所在區域的覆蓋,優化區域交通系統,發揮水運比較優勢。
港口建設工程則包括蚌埠中心港區、龍子湖作業區碼頭工程、懷遠港區安瀾碼頭工程、五河港區沫河口碼頭工程、五河城關碼頭工程、懷遠孝義作業區碼頭工程、固鎮城關碼頭遷擴建工程共7個工程的建設。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蚌埠中心港區建設工程分為南岸蚌埠新港二期工程和北岸小蚌埠碼頭工程,南岸新港將建設2個1000噸級集裝箱通用泊位,年吞吐量3萬TEU(以長度為20英尺的集裝箱為國際計量單位,用來表示船舶裝載集裝箱的能力),后方陸域征地600 畝,估算總投資3億元;北岸小蚌埠碼頭工程擬建8個1000噸級碼頭泊位,年吞吐能力530萬噸,計劃總投資2.6億元,2014年竣工。上述工程對蚌埠市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構建區域物流中心,依托港口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盡快形成淮河新港物流等一批物流產業集聚區具有重要意義。
到2015年,蚌埠市將改善航道里程約29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達到1500萬噸,船舶保有量達到5000艘,總載重噸位達到500萬噸,營運船舶單位能耗下降15%左右,力爭培育運能達50萬載重噸的重點骨干企業2個,港口吞吐能力達到200萬噸以上的港口企業2家,大型水運物流企業1家,累計完成水運固定資產投資約40億元。還將實施水運支持保障系統工程,建設淮河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系統工程、蚌埠-五河淮河水上服務區工程。通過保障和改善航道暢通、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支持保障系統,蚌埠市將基本建立起與蚌埠及皖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其他運輸方式相協調,網絡暢通、結構合理、系統完善、技術先進、保障有力的現代化淮河黃金水道航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