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靜悄悄的革命:物流與電子商務整合將帶來什么?

2011-4-29 2: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當物流業與信息業碰撞交融,它帶來的是一次企業運營與管理“全流程電子化”的大跨越,一次超越行業、超越地域的產業大整合。更重要的是,由于第四方物流平臺具有的開放性和創新性,它的發展還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而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劉俊生看來,誰掌握了這些可能,誰就能夠讓未來觸手可及。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當物流業與信息業碰撞交融,它帶來的是一次企業運營與管理“全流程電子化”的大跨越,一次超越行業、超越地域的產業大整合。更重要的是,由于第四方物流平臺具有的開放性和創新性,它的發展還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而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劉俊生看來,誰掌握了這些可能,誰就能夠讓未來觸手可及。     

    為何是“第四方”?     

    記者:到底什么是“第四方物流”?它究竟有什么意義?

    劉俊生:最早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的是美國的埃森哲咨詢公司。從概念上說,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幫助企業實現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資源,并且依靠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技術供應商、管理咨詢以及其他增值服務商,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和廣泛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這就決定了“第四方物流”擁有這樣幾個特性:

    首先,它的產品是“最優方案”。其實如果僅僅從追求物流資源的外包及效率提升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服務也能滿足企業的一部分需求。但在現代物流表現出高速、多層次、大范圍運行的狀態時,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就出現了。它無法使整個社會處于物流運作的最優狀態,也無法讓企業一次性地處理全部的物流業務,需要進行多次決策來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供應商,從而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使物流外包的效率下降。第四方物流則不是簡單地為企業客戶的物流活動提供管理服務,而是通過對企業客戶所處供應鏈的整個系統或行業物流的整個系統進行詳細分析后,提出具有中觀指導意義的解決方案。

    其次,它的基礎是“全面整合”。這個整合又可以從3個層面去理解:(1)從企業層面來說,物流與信息化融合所提供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帶給企業的是一次運營與管理“全流程電子化”的大跨越。它將以最小的代價、在最大限度的業務范圍內快速提升企業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決策水平,提升管理者的業務運營監管能力。(2)從平臺層面來說,既然第四方物流提供的是“方案”,就是說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本身并不能單獨地完成這個方案,而是要通過物流公司、技術公司等多類公司的協助才能將方案得以實施。這就要求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對現有資源和物流運作流程進行整合和再造,從而達到解決方案所預期的目標,這本身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3)從產業和國家經濟層面來說,這個整合方案由于涉及到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可以無限延展,將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企業規劃、管理等統統融合在一起,甚至可以打破國內貿易與國際貿易的隔閡,將整個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溝通串聯起來,其對產業升級、經濟轉型、國家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

    第三,它的特色是“資源共享”。第四方物流平臺之所以能夠提供出“一套最優方案”來,之所以能夠立足整個供應鏈系統或行業物流系統進行分析,關鍵在于“資源共享”的“云計算”理念。從縱向一體化的自營物流模式到第三方物流所代表的物流外包模式固然是一種進步,但企業仍然沒有解決看天吃飯的問題,因為在信息時代只有掌握更多的數據資源、進行更精確的統籌運算,才能掌握先機。特別是現代企業經營涉及的領域更多更復雜,影響經營決策的變量也更多更復雜,而對這些信息的掌握絕不是一家企業、一個行業、甚至個別地方區域能夠做到的,需要一個跨行業的、綜合性的、國家級的平臺。     

    記者:第四方物流既然如此先進,那是否只適用于經濟發達的“先進”地區呢?

    劉俊生:你一定知道阿爾文·托夫勒。這位未來學大師早在1990年出版的《權力的轉移》中就提到過這樣幾個精彩的觀點:一個是“競爭將在全球的范圍內進行”;一個是“‘數據’代表彼此不大連貫的‘事實’,‘信息’則代表經過整理、分類的數據,而‘知識’則是信息經過進一步修飾成含義較廣的結論”;一個是“有時候獲取正確的信息比籌劃到足夠的錢還難。知識是交易中最大的權力。”

    由此看來,掌握數據、信息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知識的能力,固然是經濟發達地區保持經濟發展方向及勢頭的根本保障,更是某些在傳統經濟時代稍顯落后的地區迎頭趕上的唯一捷徑。

    此次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及下屬的國富通公司參與“北方四方物流平臺”建設就是這樣一個有益的嘗試。毋庸諱言,與沿海地區相比,中國北方的物流發展水平并不高,但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一個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解決方案。

    此外,無論是國內的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我們也都面對著與跨國物流公司競爭的局面。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物流產業很難在短期內達到與對手的技術服務匹敵的綜合競爭能力。這就需要一個具有領導力量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提供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整合社會物流資源,形成中國物流產業的綜合協同能力。     

    誰能掌握未來?  

    記者:您認為在中國發展第四方物流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劉俊生:第四方物流是好東西,但其發展中最大的障礙是“炒概念”。現在國內的一些物流公司、咨詢公司甚至軟件公司紛紛宣稱自己就是從事“第四方物流”服務的,其實卻缺乏供應鏈設計能力,只是將第四方物流當作一種商業炒作模式。

    按照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特點衡量,中國物流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有資料表明,現在中國工業生產流通過程中所需的成本占整個GDP的20%以上,而在發達國家多數商品物流成本僅占其GDP的10%左右。這說明,中國的生產流通企業為原料和產成品的運輸支付了高昂的費用。加之我國物流各環節的貫通嚴重存在脫節現象,末端物流能力不足,新興的電子商務沒有有效的融入整個工業、商業的供應鏈改造中,各物流商各自為戰。如果能夠把參與物流的各方合理的整合到供應鏈體系中,實現很好的協調,那將會出現各方共贏的局面。所以,是否能夠提供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的“真正的第四方物流平臺”是當前最主要的課題,而“北方四方物流平臺”的建立就是我們的破題之舉。   

    記者:您認為建設“真正”的第四方物流平臺需要什么樣的能力?

    劉俊生:通過“北方四方物流平臺”建立的實踐,我認為,建設“真正”的第四方物流至少需要3個能力:建立并落實明確、可行的標準規范的能力,先進的國家級技術開發與市場開拓的能力,強大的數據搜集、共享與保護的能力。

    在物流業和信息業,“標準”就是通用的語言,就是整合的基礎。但創造一種語言談何容易,形成一種國際通行的語言更需要漫長的過程。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參與制定的“泛亞物流標準體系”早已經具備了這樣通用語言的能力。“泛亞物流標準體系”是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作為發起方之一的“泛亞電子商務聯盟”(PAA)所制定的。除了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外,該聯盟的創始會員還來自臺灣Trade-van、香港TradeLink、日本NACCS、韓國KTNET、澳門TEDMEV、馬來西亞Dagang Net、新加坡Crimsonlogic、泰國CAT Telecom、菲律賓InterCommerce、印度尼西亞EDI-I、日本JASTPRO,都是所在國家或地區電子商務服務領域的領先者。換句話說,這套標準體系在泛亞地區已經被廣泛采納和應用,這就為發展“真正”的第四方物流創造了跨境的基本條件。此外,第四方物流平臺的建設過程也是整合與創造新標準的過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可以發揮國家級機構的作用,行使行業標準制定權,為平臺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有沒有真正整合的、可以運營的產品,有沒有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技術開發的能力,是“真正”的第四方物流平臺區別于“炒概念”的關鍵所在。事實上,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早已建立并運行了一套完整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包括可以實現企業內部及外部的協同,有效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之間互動與整合的“供應鏈協同管理平臺”,基于3G網絡的“移動供應鏈協調管理平臺”,以及將銀行受信嵌入企業生產周期,圍繞核心廠商原料供應鏈和產品銷售鏈、基于企業應收、應付帳款和存貨衍生出來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平臺”。

    此外,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特有的“航貿通”電子貿易物流綜合服務平臺還實現了國內外大型港口資源共享的目標,目前已聯通了大連、青島、上海、廣州、韓國、法國、荷蘭、德國等十幾個知名港口,形成了涵蓋訂艙、貨物跟蹤、單證管理等全流程貿易物流服務體系。

    未來我們還將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應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積極研究并開發冷鏈物流信息化平臺,以提高國內冷鏈物流信息化水平,降低冷鏈物流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減少農產品的在冷鏈物流過程中的損耗和浪費,同時也為監管部門提供一套有效的監管機制。

    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及平臺本身也都是開放性的,可以根據一個區域、一個行業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研發和演化。

    平臺是河床,數據是水流。如果沒有水流、水流太細或者經常中斷,沒有人會承認這是一條真正的河流。正如我前面所說,“真正”的第四方物流平臺需要大量的、跨行業、跨區域的數據去支撐最優方案的決策,需要將企業供應鏈上的各家單位,包括政府職能部門、海關、檢驗檢疫局、稅務、銀行、物流企業、工商企業等相關數據連接起來,需要將全國各個地域的相關數據連接起來。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長期致力于建設、發展和普及電子商務平臺應用,擁有國家級層面的數據搜集和整理能力,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同時,中心布局全國建設了數據、云計算服務體系,在北京、廣州建設的四個災備數據中心已投入運營,福建、重慶、青島等地云計算服務園區項目已啟動。這為立足區域的第四方物流平臺共享國家級平臺開發實力、共享國內外數據信息、共享國際物流資源、共享世界一流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了充分的保證。

    事實上,我之所以要強調這三項能力是因為,第四方物流平臺就像一顆已經悄然發芽的種子,只要有陽光和雨露,它的未來就擁有無限開放的可能。作為平臺的建設者,我們必須要有保證這些可能不斷延續下去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它真正完成這場關乎企業運營、行業整合、產業創新、經濟轉型與升級的“靜悄悄的革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