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像打造工業一樣打造物流產業

2011-4-24 14: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金鐸 雷啟偉 劉雪花
    世人眼中,位于江西省西部的工業重鎮——萍鄉市,一直是以工業和紅色旅游著稱的城市。近幾年來,依托有利的區域和產業發展優勢,萍鄉如今已經成為物流產業蓬勃發展的又一城市。為了充分了解萍鄉市物流產業發展狀況,本報記者日前走進萍鄉,專門采訪了該市副市長朱信萍。
    建設湘贛邊區及江西現代物流網絡體系中的重要節點城市
    記者:萍鄉市發展物流業的優勢何在?
    朱信萍:我市最獨特的優勢在于其區位優勢。我市地處湘贛邊區,毗鄰長株潭,對接長珠閩,有“吳楚通衢”的美譽,是江西乃至華東對外開放的西大門,承擔著對接沿海、輻射邊界、拓展腹地的重要功能,更是湘贛邊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贛西的重要城市,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融入鄱陽湖經濟區,積極對接長株潭經濟區,萍鄉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萍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基本形成,擁有現代物流發展所需的基礎條件。我市現有公路里程近2400公里,路網密度超過60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超過浙江、江蘇的一些發達地區;浙贛電氣化鐵路和滬昆高速平行貫穿萍鄉市東西;319、320國道成十字交差穿越全境。目前,全市高級和次高級路面達1500公里,占總里程的64%。鐵路在境內設有蘆溪車站、萍鄉車站、燈芯橋車站等7個車站,總營業里程68公里;貨運以煤炭、水泥、陶瓷為主,有鐵路專用線20條。市中心距離長沙黃花機場只有100公里。萍洪高速正在準備復工建設,吉衡高速公路蓮花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衡茶吉鐵路蓮花段已經動工,杭南長城際高速客運鐵路正在建設之中。以鐵路、公路、航空并行的綜合運輸體系和通訊網絡正在逐步形成,成為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支撐。
    記者:萍鄉市物流業發展的現狀?
    朱信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決策下,我市物流產業的發展取得一定成績,其發展突顯出物流業作為第三產業的活力。
    物流服務方式呈多樣化經營。萍鄉歷來是商賈云集之地,近年來,我市物流配送、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出現了積極的發展勢頭,超市、專賣店、便利店等新的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蓬勃興起,全市已發展各類配送中心、城市和縣城連鎖超市網點上百個。由傳統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成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加快。
    物資集散運輸能力得到顯著發展。一是貨運能力逐步提高。目前我市已擁有一批物流相關服務企業和一支具有物流服務經驗的經營者隊伍,他們都具有強烈的發展愿望。截至2008年底,全市擁有營運貨運車輛1.35萬輛,總噸位3萬噸以上,公路貨運量達2000萬噸,貨運周轉量超過5億噸公里;鐵路貨運發送量超800萬噸;有從事貨運配載、信息服務公司60多家,基本滿足社會物資的運輸需求。二是倉儲設施正逐步完善。市內各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商貿場所、建材市場、工業園區都規劃建設了相應的倉儲設施。
    現代物流需求規模擴大。經濟的持續發展形成強大的綜合物流,是現代物流業發展最根本的內驅力。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8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2億元。萍鄉是江西省的工業重鎮,主要工業產品有鋼材、水泥、原煤等,電瓷、化工瓷、花炮等產品遠銷海外。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目前全市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龍頭企業87家,產值達29億元。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2008年全市外貿出口2.5億美元。這些都表明:萍鄉有物可流,流量不斷增大,為我市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廣闊空間。
    商品交易市場不斷拓展。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地提出打造湘贛邊界中心商貿城市和“消費型”城市,近幾年來,一直傾力發展萍鄉第三產業。目前,全市已建立商品交易市場100多個,擁有各類商業門點2萬個,平均每千人擁有商業網點11個。建成了家具市場、汽車銷售市場、建材裝飾材料市場、鋼材市場、服裝市場、市內小商品批發市場、農資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初步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主導、專業市場和零售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類別的商品市場體系,形成了遍布城區、輻射農村的流通網絡和商業網點。
    “十二五”規劃:“一樞紐、五園區、六平臺”
    記者: “十二五”期間萍鄉市將如何進一步推進物流園區的發展?
    朱信萍:“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圍繞重點工業園區、工業基地和重要交通樞紐,進一步加快物流產業的發展,積極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推進萍鄉成為湘贛邊區及江西現代物流網絡體系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推進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設,打造“一樞紐、五園區、六平臺”,引導物流企業向物流園區聚集。
    首先,以姚家洲火車站為基礎,建設萍鄉鐵路、公路聯運交通樞紐。姚家洲火車站離萍鄉市10公里,距湖南20公里,公路、鐵路連接緊密,是發展湘贛邊公路、鐵路聯運的重要樞紐。
    其次,大力推動萍鄉市湘東區贛西物流園區的發展。湘東區緊挨著長株潭經濟區,交通優勢明顯,陶瓷業發達。在加強贛西物流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和完善的同時,開展聚集包裝、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等物流功能,增強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打造湘贛邊區產業物流的樞紐站。
    最后,配套建設好相關的五大物流中心。 (下轉B2版)
本欄目由廈門港務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本報記者金鐸雷啟偉劉雪花
(上接B1版)
    一是萍鄉綜合物流中心。在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綜合物流中心,以我市鋼材市場、家具市場、建材市場等輻射力強的大型市場為基礎,建設一個貨物配送基地,發展一批物流企業,并開辟物流服務區,提供金融、商貿、信息、流通加工等相關服務,以滿足萍鄉市開發區生產性企業的物流需求。二是安源物流中心。以贛西選配煤中心改擴建為契機,依托鐵路專用線的優勢,重點開展煤炭、陶瓷、化工原材料的中轉、配送、儲運,形成專業配送基地。三是上栗花炮集散中心。依托上栗達金物流公司現有基礎,大力培育我市花炮物流企業,提高我市花炮危貨安全運輸能力,抓好產品出口配散中心建設,爭取早日實現我市出口產品產地查驗直接通關。四是市集裝箱中轉站。由市運管處負責籌建的萍鄉市集裝箱中轉站已破土動工,規劃建設大型停車場、倉儲、集裝箱裝卸、餐飲住宿、信息服務平臺等設施,對發展我市集裝箱運輸,提高貨運效率,保障貨物輸送安全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五是農副產品批發中心。依托城南農貿市場的發展,啟動蔬菜、副食品、水產品集散等農副產品物流業務和相關配套設施,引導社會物流向一體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促使物暢其流。
    記者:物流信息化建設是現代物流的靈魂, “十二五”期間萍鄉市將如何進行信息化建設?
    朱信萍:信息化是物流現代化的龍頭和紐帶,是建立和優化物流供應鏈的基礎。“十二五”期間我市將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一是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完善信息發布、信息查詢和綜合服務等服務功能。利用財政、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萍鄉市各大物流企業逐步采用互聯網技術、GPS定位技術,將企業經營網點連接起來,實現對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對物流環節的實時跟蹤、有效監控和全程管理,使用戶、供應商、制造商及相關單位之間達到資源共享、信息共用。二是推動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引導企業根據自身條件和業務需求,廣泛采用信息通信技術和數字技術,實現信息流與物流的同步統一;建立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并與全市性的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相對接,著力建設一批知名品牌市場。三是引導工商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實現訂單處理一體化、倉庫管理智能化、貨物跟蹤全程化、客戶咨詢自動化,提升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四是推進物流信息標準化建設,廣泛采用標準化、系列化、規范化的運輸、倉儲、裝卸、包裝設施以及條形碼、信息交換、智能標簽等技術。五是積極發展物流信息服務業,鼓勵、扶持專業化的物流信息服務企業,組織各類信息資源,為物流企業提供具有行業特色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
    我市將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推動物流信息技術進步,實現物流與信息流融合,建設物流產業信息化支撐。通過信息化實現物流對接,從而優化物流供應鏈。主要包括以下六個物流信息平臺:
    煙花爆竹物流信息平臺;建材物流信息平臺;煤炭物流信息平臺;工業電子物流信息平臺;化工原料物流信息平臺和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通過這些信息平臺,能夠有效得促進物資流通,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效率。
    創新化的物流工作推動萍鄉大物流發展
    記者: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請您談談萍鄉市建設現代物流的整體思路?
    朱信萍:依托萍鄉地處贛湘邊界的區位優勢,發揮工礦城市特有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功能,根據萍鄉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實際,以現代物流理念為指導,通過整合和新建相結合的方式,科學配置萍鄉現有物流資源,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努力把萍鄉建設成為贛湘邊際現代物流網絡連接體系中的重要節點,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城市轉型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平臺。到2015年,力爭建設大型物流園區1~2個,培育業務輻射全國的物流龍頭企業1~2家,建立3~4個較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基本形成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基礎體系,努力把萍鄉建設成為贛湘邊界現代物流網絡連接體系中的重要節點。
    我們將在政策上提供大力支持,加強引導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要像打造工業一樣打造物流服務業”。為此,市政府制定了一整套關于扶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在用地、資金、規劃等方面給予一系列支持。一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如果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應該向全社會開放,各個行業中有物流需求的領域也應該向全社會開放;對外資開放的政策措施對民營資本也要全部開放,不能搞多重政策;對物流企業的資質審批不能預先設置限制性條件,只要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不能再搞地方性的限制條令。二是多渠道籌措資金。通過合資或合作經營等方式吸引利用外資;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金進入物流園區(中心);各級政府應根據開發建設需要,盡快明確園區(中心)的開發主體,并在初期根據各自的財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投入一定數量的啟動資金,用于物流園區與物流中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物流園區(中心)建設。三是創造條件。以優惠的政策和措施引進國內知名物流企業,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物流條件。重點引導贛西選配煤中心等企業,調整經營方向,發展專業運輸,提高運輸的專業化、高效化、規模化和信息化水平,提供貨物包裝、簡單性加工等增值服務,構建完整的運輸服務體系。四是引導郵政企業開拓與物流相關的郵政商務專遞、禮儀專送、貨品配送、在線配送、商品銷售等新業務。五是引導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與信息咨詢企業之間進行多樣化聯合,建立綜合服務型現代物流企業或企業集團,為工商企業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形成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亮點。
    記者:萍鄉市發展現代物流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構建農村物流中心,在形成的區域物流網絡上農村物流中心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節點。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朱信萍:我市在農村建立物流中心是充分考慮了當地經濟和流通情勢而做出的決策。因農村物流量較小,農產品流通大有時效性和季節性,農村流通一直為大眾所忽視,認為在農村專門建物流中心不可取。事實是構建現代區域物流系統離不開廣大農村,必須把農村納入,這樣才是完整的。國家一直在大力開展農村物資的流通,農村構建物流中心將是一種趨勢和必然。我們通過鄉鎮客運與貨運結合,利用原有或新建汽車站來建設客貨一體的物流中心,促成每個鄉鎮都是萍鄉物流網絡的一個節點,和整個萍鄉市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關。
    記者:萍鄉市發展現代物流要注意哪些問題?
    朱信萍:一、整合利用物流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物流園區與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應科學整合資源,盡量利用原有基礎設施資源,避免重復投資。對現有生產和商貿企業、多式聯運和園區 (中心)的信息化硬件系統,按照物流信息標準,進行整合利用,并盡可能利用公用信息化基礎設施。鼓勵引導支柱產業中各有關企業將相關的物流業務剝離出來,通過整合,獨立組建成行業性物流服務企業。以商貿集團和連鎖超市現有物流資源為基礎,通過剝離形成第三方物流企業,適應中小型商貿企業物流需求,不斷拓展物流服務功能。
    二、要積極發揮現代物流行業協會作用。要建立市級現代物流行業協會,通過市場化運作并賦予一定的職責和權利,讓物流行業協會在制定與推廣物流行業標準、規范物流教育、進行物流從業人員資格培訓等方面發揮作用。通過現代物流行業協會建設,推動行業協會在現代物流發展狀況調查、提供信息咨詢服務、組織教育培訓、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開展工作,并通過行業協會進行物流業內部交流合作,加強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