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不明 令人費解
2011-4-24 14: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范云兵
日前,一項新的物流規劃——《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 (以下簡稱 《規劃》)通過商務部、發改委、供銷總社3部門的聯合審批。
冷鏈物流再一次成為 《規劃》扶持的重點。其明確提出,要重點做好蔬菜、禽肉、水產品、速凍食品低溫運輸、裝卸、倉儲、加工配送等冷鏈相關標準的推廣應用和銜接工作;加強農副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完善產地預冷、銷地冷藏和保鮮運輸、保鮮加工等設施。到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品 “冷鏈運輸率”分別提高到20%、30%、36%。
一時間,冷鏈物流行業人士歡欣鼓舞。因為這一 《規劃》的出臺,再一次證明了國家對于冷鏈物流的重視,也提高了冷鏈物流行業的活力。
然而,在歡欣之余,筆者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
翻開去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出臺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其中提到,到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品 “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 “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以上。
從冷鏈物流的行業術語來看, “冷鏈運輸率”、 “冷藏運輸率”兩個詞的意義更為接近, “冷鏈流通率”與這兩者相去甚遠。但從兩個規劃的目標上來看, “冷鏈運輸率”和 “冷鏈流通率”又相當于一個概念。
當然,筆者在這里并沒有咬文嚼字、吹毛求疵的意思,也相信國家對于冷鏈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但兩個 《規劃》顯然沒有將專業名詞的含義搞懂。進一步說,是決策的制定者并沒有將冷鏈物流 “吃透”。
不可否認的是,國家政策對于一個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義上說,決策者的決策直接決定了一個行業的興衰。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汽車行業:車輛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補貼、以舊換新等政策,對于把我國推向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的寶座功不可沒。
冷鏈也是一樣,在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出臺之后,我國的冷鏈物流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但冷鏈物流在我國還是新興的行業,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因此,對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謹而慎之,切不可概念不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熟悉冷鏈行業,摸清行業現狀。只有認清了這些,才能制定更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