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西江、京杭運河齊發力 繪就“十二五”內河高等級航道藍圖
2011-4-2 14: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十二五”我國內河水運發展步入了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3月24日,隨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宣布國家內河高等級航道“十二五”建設正式啟動,以高等級航道為重點、規?涨暗娜珖鴥群雍降馈笆濉苯ㄔO正式拉開了序幕。加快長江干線航道系統治理、實施西江航運干線擴能工程、推進京杭運河、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建設——“ -
十二五”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的宏偉藍圖已繪就。
長江干線:率先現代化引領內河航道發展
“十二五”期是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與建設的戰略機遇期,長江干線航道建設投資規模、建設強度都將達到歷史新高度。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可持續、管長遠”的思路,長江航道建設“十二五”期預計投資300億元,以長江干線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作為重點,到2015年,重點礙航灘險基本整治完成,基礎設施全面改善,船舶設備全面適應,數字航道全面建成,智能航道成效顯著,提前5年實現2020年規劃建設目標。
作為“十二五”期長江航道建設重點之一,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建設將按照“整體考慮、自下而上、分段推進”的思路,開展福姜沙、通州沙、白茆沙水道整治,實施武漢至南京河段主要礙航水道航道治理,武漢至安慶段航道水深由4.0米提高到4.5米,安慶至蕪湖段水深由5.0米提高到6.0米,蕪湖至南京段水深達到9.0米,力爭開通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
長江中游航道將重點實施荊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整治沙市、窯監、藕池口等主要礙航水道,荊江河段航道等級由Ⅱ級標準提高到Ⅰ級標準,航道最低維護水深由3.0米提高到3.5米;城陵磯至武漢河段重點實施界牌水道二期、赤壁至潘家灣等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提高通航標準,航道水深由3.2米提高到3.7米。
此外,還將著力提高上游航道等級。實施水富至宜賓段Ⅲ級航道建設工程,將Ⅲ級航道延伸至水富,并開展建設重慶至宜賓Ⅱ級航道的可行性研究;結合三峽后續規劃,適時推進三峽水庫庫尾航道治理;實施三峽至葛洲壩兩壩間航道整治及配套設施建設。
通過未來5年的建設,5萬噸級海船可通達南京,5000噸級海船通達武漢,3000噸級船舶通達城陵磯,萬噸級船隊通達重慶,1000噸級船舶通達水富。
[NT:PAGE=下一頁$]“
西江干線:億噸黃金水道呼之欲出
“到2015年底,西江黃金水道吞吐能力突破1.5億噸”。廣西 “十二五”水路交通發展的總體思路將以打造廣西北部灣港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和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為主線,加快沿海港口公用碼頭、深水航道和內河港口、西江航運干線及其重要支流高等級航道網、樞紐船閘建設。
“十二五”期,廣西將全面掀起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高潮,建設樞紐船閘、航道、港口物流、運力優化、支持保障系統等五大工程,將連接南寧、貴港、梧州、百色、來賓、柳州、崇左七市共1480公里的內河水運主通道建成為1000噸級以上航道,同時兼顧其他重要支流航道建設,建成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的內河港口體系。到2015年末,新增3000噸級航道297公里、2000噸級航道626公里、1000噸級航道655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000萬噸,實現全區內河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5億噸以上。
重點發展廣西西江主通道集裝箱、散裝水泥、煤炭及液貨危險品等專業化運輸,鼓勵各港口與粵港澳臺、東盟港口開通集裝箱定期班輪,積極研究和推進江海直達運輸。建成西江航運干線(貴港至梧州)國家級文明樣板航道。培育紅水河航運市場,初步形成貴州百層—天鵝—東蘭—大化—來賓港水上煤炭運輸物流鏈。精心打造和拓展桂林漓江旅游航線,開發其他支流小河和庫區水上旅游航線。
京杭運河:擴容在即全面升級
作為我國南北水運“主動脈”, 京杭運河為沿河經濟發展發揮巨大推動作用,在山東、江蘇以及浙江三省“十二五”期水運發展規劃中,京杭運河航道建設均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五”期,山東省將繼續推進內河航道和港口建設,形成干線高效、支線暢通、干支直達、高效環保的高等級航道體系;內河通航里程達到1500公里,其中三級以上航道達到850公里,內河貨運船舶基本實現標準化,并要實現京杭運河調水沿線的船舶污水及垃圾接收處理率均達到100%。2011年,山東省內河建設將達投資7億元。確保洙水河航道改造工程、嘉祥船閘建設進度,確保年底前全線貫通;加快微山一線船閘改造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完成年度計劃。
“十二五”期,江蘇省以“全省聯動、閘航并舉、連線成網”為原則,300億元打造京杭運河、連申線、蕪申線、鹽河、蘇南干線航道網的“兩縱兩橫一網”內河航道網絡。2011年,江蘇省確保蘇南運河無錫段和施橋、邵伯三線船閘建成通航。蘇南運河“四改三”工程也在蘇州、無錫、鎮江全面啟動。
“十二五”期,浙江省將圍繞“提升京杭運河、重振錢江水運、構建內河樞紐、發展海河聯運”,以三級、四級航道建設為重點,完善航道布局,改善等級結構,提高通過能力,拓展服務范圍,發展海河聯運,為“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集疏運支撐。到2015年,全省四級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達到1500公里,納入長三角高等級航道網規劃的航道達標率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