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承接日零部件產業意義不大

2011-4-19 14: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占外貿出口總量達60%的我國機電產品已連續16年保持第一大類出口商品地位,2010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達15937.5億美元,同比增長32.3%,躍居全球第一。同時,機電產品又是中國最大的進口商品之一,進口額居世界第二位。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多次表示,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是中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從貿易大國轉向貿易強國的關鍵。
  第109屆廣交會期間,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姚文萍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國家大力氣支持綠色產業的背景下,實現綠色產業轉型,對企業來說空間很大,企業要及時找到合適的措施和辦法,找到合適的市場,中國機電產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來臨。
  日本核心零部件90%以上可以替代
  南方日報:“3·11”日本地震后,不但日本訂單出現銳減,我們很多需要用到日本產的零部件的機電產品生產也受到影響?
  姚文萍:我們有些部件是從日本來的,但只是一部分企業,不是所有的企業。這些企業出貨的速度,生產的周期受到影響,而受到影響后會產生連帶反應,但這個連帶反應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
  原因在于,現在我們的產業和日本關聯不深。從日本進口的核心零部件90%以上可以替代。沒有那么嚴重的影響。如電視機面板,日本不行了還有韓國,另外咱們自己也在生產,咱們自己研制開發的也不錯,還有一部分是臺灣來的。
  南方日報:最近有報道說,由于日本地震,日本或許會轉移其零部件生產到其他國家,如中國。這對我國經濟會產生怎樣的作用?日本地震后,是否也反映出我國企業應該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
  姚文萍:據我所知,日本現在還在救災,根本顧不得這個。況且即使日本真的產業轉移過來,中國這么大的市場,這么大的生產能力,日本這一點點的轉移意義并不大。我們應該加大研發力度,企業有了核心研發能力,也就有了生存能力。現在中國的品牌效應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質量好,品牌效應顯示出來了,生產水平高了,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提高了。在電子消費類行業、家電行業,咱們是不怕風吹雨打的。
  企業擁有定價權有助消化通脹
  南方日報:今年一季度,我國罕見地出現了高達10億多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是近6年來首次。我們應怎么看這一逆差?
  姚文萍:近年來,我們一直貫徹“保出口、增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的貿易思路,這是科學、理性的。而其中“保出口”就意味著我們支持出口,出口政策都是相對穩定的,沒有大的起伏和變化。
  今年一季度的10億美元逆差就證明我們的發展是很良性的。我們的貿易平衡是通過促進口完成的,不是壓出口,貿易平衡能控制到這個程度,是很可喜的。而在保出口上,我覺得“政府很給力,企業很賣力”。我們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政策穩定,二是給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包括市場、法律,經濟調控大的環境),讓政府找到它合理的位置。我們市場是平穩的,不是政府說想壓想保就能解決的,完全是市場行為,政府宏觀調控引導下的市場行為。
  南方日報:全球通脹壓力不斷加劇已經是事實。隨著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均出現大幅上漲,出口企業壓力不斷加大。您認為企業該如何緩解通脹壓力?
  姚文萍:生產能力和生存環境是相輔相成的,原料漲了,價格就得上漲。對于擁有定價權的大企業,很多矛盾的問題都能消化掉。但對于中小企業,原材料漲價對他們負擔則很重,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定價的自主權。我認為原材料漲價是避免不了,改變不了的,關鍵是理智地控制風險。
  品牌塑造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南方日報:機電企業走出去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先驅,但在創建國際品牌中,機電產品被寄予了厚望,您如何看我國企業品牌國際化?
  姚文萍:走出去不是國家要求的,而是企業自己要做的。家電企業這兩年加速在國外設廠并實現盈利,靠的是不斷涌現的新產品,以及新產品帶來市場的活力。但得清楚看到,我們的品牌還是很少的,我們的人是千軍萬馬,但我們的品牌不是千軍萬馬,這是我們存在的問題。品牌塑造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必須要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