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武漢長江公路隧道:首條地鐵隧道成功穿越江底

2011-4-16 11: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將武漢地鐵2號線過江隧道右線(指從漢口往武昌方向的右邊)工程掘進到漢口江灘,這標志著這一工程成功橫穿長江。這是繼“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公路隧道首次穿越長江之后,我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隧道。 
  首條地鐵隧道將實現全線貫通 
  據中隧股份公司武漢地鐵2號線越江隧道項目部介紹,該地鐵隧道位于武漢長江大橋和武漢長江公路隧道之間,是連接武昌、漢口兩鎮中心區域地鐵2號線的過江通道,隧道全線從積玉橋站至江漢路站,長約3100米,隧道直徑達5.5米,開挖深度約46米,為雙線雙洞隧道。右線盾構機于2009年10月16日從武昌積玉橋始發,施工已經一年半了。目前,武漢地鐵2號線越江隧道右線盾構機已掘進1588環、2382米。 
  預計,穿越漢口長江大堤后,右線隧道施工進入陸地段,施工風險整體小于江底段。但是專家指出,漢口地區有不少優秀歷史建筑,比如,隧道將從優秀歷史建筑——漢口四明銀行大樓側面穿過,最近水平距離僅有10米,因此施工依然面臨一些挑戰。施工方表示,上述困難項目施工部門已經研究過了,盾構機經過該地點時只要適時調整好壓力參數,地面再派人監測,能夠保證萬無一失。 
  相關負責人介紹,地鐵2號線越江隧道左線盾構也于2010年元月從武昌積玉橋始發,目前已掘進至武昌大堤前方約200多米的江面下,預計今年7月抵達漢口長江大堤,8月抵達江漢路站。右線盾構機近期將掘進至漢口沿江大道地下,預計本月抵達漢口風井,之后休整一個月,爭取今年6月底抵達江漢路站。屆時,萬里長江首條地鐵隧道將全線貫通。 
  施工曾一度面臨重重挑戰 
  據悉,在去年8月,項目施工曾在越江隧道武昌風井處遇到了一根廢棄的鉆桿,盾構機刀具出現脫落損壞,前后耽擱了一個多月才重新掘進。 
  據施工人員介紹,挖掘過程中由于武昌風井施工時在地下遺留的一根鉆桿正好被右線盾構機撞上,導致盾構機的一把刀具脫落,另有兩把刀具出現缺口。好在鉆桿的鋼管壁并不是很厚,盾構機的刀盤竟將鉆桿絞斷,掃清了前進的障礙。后來,項目部決定,派人帶壓進艙更換刀具。 
  武昌風井是武漢市第一深基坑,盾構機處于地下38米的位置,土艙內壓強高達3.6bar(相當于水下36米的壓強)。為保證作業順利進行,帶壓進艙人員經過嚴格挑選和專門訓練,他們不穿任何防護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先后10多次進入盾構機土艙,每次作業約半個小時,最終更換完刀具,才使得盾構機得以繼續挖掘推進。慶幸的是右線盾構進入長江后,推進很順利,再未遇到大的障礙物,也沒有實施帶壓進艙檢修。 
  專家介紹,越江隧道挖掘最大的挑戰來自于復雜的地下環境,特別是過江段,盾構穿越江堤時必須十分慎重,否則很容易使大堤產生裂紋,后果不堪設想。施工方介紹,盾構機穿越長江大堤時,施工方各劃出25米的“保護區”,在此范圍內,盾構機采用專項技術指標施工,堤面上也派專人24小時監測、巡視,嚴防大堤受損。由于大堤土體埋深不斷變化,由淺到深再到淺,盾構機的壓力參數每隔數米就得調整一次,以維持與大堤土體的平衡。如果壓力參數小了,大堤就會不均勻沉降,堤身出現裂紋;如果壓力參數大了,盾構機的泥漿容易“冒頂”。如何設置合理的壓力參數,成了對技術人員的最大考驗。中隧公司技術人員最終通過考驗,盾構機僅用一天半時間就穿越武昌大堤。監測表明,大堤沉降僅有3毫米,遠低于國家允許值1厘米,堤身也未出現裂紋。 
  創造性施工攻克多項技術難題 
  據悉,隧道入口段右側前行500多米,有一個大轉彎,該彎道的轉彎半徑達到350米。施工方介紹,地鐵2號線本來沿著武昌和平大道走行,但穿越長江,需要與輕軌1號線垂直,因此不得不轉這樣一個急彎,在武漢長江隧道的施工中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 
  由于現代盾構掘進機集光、機、電、液、傳感、信息技術于一體,具有開挖切削土體、輸送土碴、拼裝隧道襯砌、測量導向糾偏等功能,因此整體形體較大,要使10米多長的盾構機通過一個如此急的轉彎道,施工面臨很大挑戰。反復測量、研究后,施工方與盾構機制造方協商,別出心裁地將盾構機分成兩截,中間用鉸鏈連接,通過彎時,鉸鏈自動打開,盾構機分成兩截先后過彎。 
  轉彎時,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于隧道管片拼裝的難度很高,容易出現錯臺和滲水漏水等狀況。 
  但最終,經過多方共同努力,杜絕了滲水漏水,錯臺也嚴格控制在國家允許范圍之內。 
  施工方介紹,過江隧道在通過武昌大堤往前數百米后,隧道內出現了一些漬水,已經安置了一臺水泵在不停地抽排。由于此段是隧道的最低點,距離河床大約20米,隧道兩端的施工廢水都會往該處流,所以會有漬水。整個越江隧道共有5條橫向聯絡通道,溝通左線和右線,可在隧道內發生事故時供乘客逃生。 
  據施工項目部介紹,3號聯絡通道處是越江隧道施工中的最大難點和風險點,在全國尚無先例,預計今年8月開始施工,年底完工。由于隧道外是富含江水的砂層,到時,施工方將采用冷凍法將水和砂凍結成一個整體,然后打開隧道管片,采用礦山法橫向開鑿,待3號聯絡通道成型后,再往下開鑿泵站,每開鑿一部分,就迅速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該項施工中,冷凍質量的好壞將成為施工成敗的關鍵之一。另外,橫向聯絡通道與隧道銜接處的防水處理也是一大難題。施工方表示目前已制訂了應急措施,施工時將安裝應急門,將施工區域完全封閉起來,以防備萬一發生意外時江水涌進隧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