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三農” 推動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現貨通”
2011-4-14 14: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國農產品交易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經歷了起步、高速發展、質量提升和規范運行的幾個階段,市場發展迅速,并呈現規模化發展趨勢。2009年統計數字表明,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約4300多家,交易額過億元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已超過800家,年交易總額約1.2萬億元。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基礎設施逐步改善,大力推動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產品流通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對于夯實農業基礎地位,服務“三農”具有重要意義。
農產品交易市場是農產品流通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發揮著集散商品、形成價格、傳遞信息和調節供需的功能,是農產品流通體系的中心環節。農產品的競爭不僅取決于生產的成本與效率,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流通的成本與效率。據美國農業部2011年2月公布的數據,2011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進口美國農產品最多的國家,此意味著中國對國際糧食市場的依存度增大。因此,立足國內資源,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糧食物流體系,已成為調節我國糧食供求平衡、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建立農產品現代化市場流通體系是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2010年,伴隨我國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糧食價格也一路飆升,糧食價格出現大幅度的波動。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的發言題目是《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他指出,我國既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農產品流通對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河南省副主席張全國提出了“關于重視國家糧食核心產區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建議”的提案。他認為,除了有國際糧食市場和自然環境等因素外,造成糧食價格大幅波動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在于流通環節,通過加快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建設,進一步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不僅僅關系到農產品產需的順利銜接,而且是保證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
由于糧食產銷區位分布明顯,據預測,目前我國糧食年總流通量高達2.6億噸,其中跨省糧食流通量約為1.3億噸。糧食專家分析認為,隨著糧食生產能力的提高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以“北糧南運”為代表的糧食跨省調運數量日趨龐大,而制約“北糧南運”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現在現有糧食物流體系的低效率和高成本。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是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大型現代糧食物流龍頭企業之一,其最大優勢在于糧食物流,但目前受到國內糧食物流和供應鏈環境變化的影響,北良急需順勢調整信息化發展戰略。經過長期調研,北良公司找到了通過采用信息化手段和電子商務等新的商業模式,幫助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途徑。
2010年10月,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大連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致力于服務“三農”,建立高度信息化、標準化、開放化的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和農產品供應鏈金融平臺。經過多方評估,大連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最終采用了時力科技公司的“For-eTrade現貨通”現貨交易市場解決方案,作為該中心的系統建設方案。該系統實現便捷的農產品網上交易,提供現貨掛牌洽談、現貨掛牌撮合、競價拍賣、競價招投標、網上商城、在線專場等多種靈活的交易模式,可實現同時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地域的現貨交易市場客戶的多層次需求。交易采取約期交收、提前交收、專場交收、轉讓或解除電子交易合同等相結合的辦法,保證合同的嚴格、順利執行和最終履約等業務功能。此外,系統在實現多種交易模式的前提下,還提供系統管理、結算、監控、行情、查詢等多種功能。
大連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依托糧食物流體系建立,運用“For-eTrade現貨通”的先進設計理念,按照“電子交易+現代物流”的模式,構建鏈接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終端消費的產銷直供的電子現貨交易平臺。該中心以交易為核心,形成快速響應的農產品物流鏈,解決環節多、物流成本高、價格波動大等問題,形成集電子交易、信息展示、物流、存儲、認證檢驗等功能于一體的農產品現貨交易市場。通過引進交易與物流的聯動機制,形成 “以交易促物流整合,以物流帶糧食交易”的糧食流通新模式。
通過建立融多種交易模式與一體的產品交易平臺,促進供需雙方的充分對接,避免市場炒作行為,對農產品價格穩定發揮作用,實現市場交易活動的規范化管理。交易中心建設交易和結算系統、供應鏈服務管理系統,實現農產品交易、結算、交收、物流的全程可視化管理。通過引進和整合金融、物流等專業服務商,為交易提供綜合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和融資解決方案。
大連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副總裁王寧在談到系統的運行情況時特別提出,系統在降低運營成本方面成效顯著。他說,網上交易系統可以很好地解決資金問題,做到迅速的回款,保證資金的流動性,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同時系統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使倉儲、物流、配送聯動起來,形成有機的整體;貨物、車輛等信息可以通過平臺自由的交流,使車輛調配更自如高效。他強調,電子商務不僅是降低糧食現貨交易成本的高效渠道,還可幫助企業開創業務新途徑和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大連北良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依托北良公司先進的散糧裝卸設施、規模龐大的簡倉群和專業的物流設施,以及我國“北糧南運”大通道樞紐的北良港,充分發展鐵海聯運優勢,通過鐵路直達、公路配送等方式,打造全程物流服務,從根本上緩解我國農產品交易環節多,物流成本高,價格波動大等問題。交易中心以物流服務帶動交易業務,提升我國大宗農產品交易流通環節的國際化水平。預計2013年,大連北良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量達到1000萬噸,年交易額達到200億元,到2015年,年交易量將達到2000萬噸, 年交易額將達到400億元。
關于時力科技
時力科技成立于1993年,是專業的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服務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子商務應用軟件和在線應用服務提供商,為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電子商務應用解決方案和業務運營支撐系統。
時力科技在電信、物流、金融、政府等行業擁有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已承接、實施完成了中國近二十個省、市和自治區的數百個應用集成項目。公司業務發展迅速,連續兩年被全球專業服務機構德勤評選為“亞太地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時力科技已通過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SEI)的CMMI L3國際評估認證。
時力科技在香港、北京、成都、南寧建立了全資子公司,在廣州等城市開設了分支機構,并分別在北京和成都建立了軟件開發中心,時力科技還同四川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專門進行新技術的研發。時力科技與HP、IBM、Microsoft、Nokia-Siemens、Motorola、Sun、Intel、EMC、CISCO、Oracle、BEA等業界領導廠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設計、整合、優化等流程,向客戶提供全面的應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