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重建設強管理提升服務能力
2011-3-9 12: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 年,全市公路計劃投資295 億元,其中,國省道干線公路改造60 億元,農村公路85 億元,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各方面都要再上臺階。要完成以上任務,重點要做好九項工作:
全力迎接全國干線公路檢查。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快速掃尾國省道路面改造工程。要求所有項目務必于3 月底前完工。二是全面完成公路規范化建設內容。重點開展路容路貌和過境場鎮綜合治理,確保迎檢路段亮化、美化、綠化。三是高標準匯編內業資料。以“不丟分”為目標,對檢查組可能提到的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四是營造良好的迎檢氛圍。加大工作力度,落實機構、明確責任、合理分工,強化督查通報和考核獎懲措施,確保迎檢工作全面落實到位,爭取我市在全國檢查評比中能上檔升位,取得實效。
加強重點公路建設管理。要重點加強地方干線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快推進在建地方干線公路建設。加快城萬快速通道、萬盛至綦江梨園壩等地方重點公路項目和江津粉房灣長江大橋、豐都長江二橋等獨立特大橋隧項目的建設,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安全和進度,力爭潼南涪江二橋、北碚朝陽復建橋建成通車。二是加大國省道大中修改造力度。開工建設200 公里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工程和1000 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建設一批質量過硬、管理規范、效益顯著的國省道大修工程示范項目;同一條國省道原則上要統一建設標準、統一設計、統一審批、統一建設,力求建一條、成一條。三是做好交旅集團縣際公路移交的后續工作。
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一是明確區域建設重點。鼓勵區縣結合產業布局、旅游發展等要求,建設縣、鄉道聯網公路以及提檔升級。二是實行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的新機制。鼓勵人民群眾自愿捐資投勞建設農村公路。三是落實制度、強化監管。通過區縣自查、交叉檢查、質量專項抽查和召開現場會等方式強化監督管理,深化落實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機制,實現農村公路質量監督全覆蓋,積極開展農村公路示范工程,著力提高農村公路建設質量。
切實強化公路養護管理。要著力提高公路養護的現代化水平,建立科學的公路養護機制,力求有路必養、養護到位。一是大力推廣養護工作標準化、規范化。二是提升公路養護的機械化水平。三是加大對危橋、危隧的整治力度。四是完善公路附屬設施,提高服務水平。五是打造精品示范工程。
六是提升農村公路管養水平。
健全安全應急保障體系。按照“平安重慶”建設和“基層基礎攻堅年”的總體部署,一是深入開展“四大行動”等專項行動。既要保障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又要確保通行車輛的安全。二是強化安全監測體系建設。三是加快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四是強化應急隊伍建設。
著力加強路政治超執法。圍繞“保護路產,維護路權,確保公路安全暢通”這一主題,切實加強路政治超工作。一是完善公路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二是整肅執法隊伍,提高人員素質。樹立路政執法的新形象。三是開展干線公路路域綜合治理。四是鞏固和深化治超成果。突出區縣政府的治超主體責任,完善責任追究制度,擴大區域聯動范圍,推進部門聯動和源頭監管。
提高科技信息服務能力。堅持“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公路發展理念。一是重點開展“三峽庫區極端氣候衍生公路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研究”等公路防災減災、節能減排技術研究,推動農村公路安保、干線公路科學養護等示范工程建設,制定工業廢渣、混凝土路面再生等綠色技術的應用機制,宣貫地方公路建養實用技術,促進科研成果服務基層一線。二是信息化建設內外兼修,內部重點搭建鏈接全市的地方公路綜合業務網絡,集成準確全面的公路基礎數據庫,完善路政治超、養護管理等業務系統;外部重點是建立全市國省干線公路視頻監控平臺,逐步完成對超限檢測站點、特大橋隧等監控,完善公眾出行電子地圖等服務體系,初步搭建路網運行管理與應急處置平臺,進一步提高行業服務水平。
繼續深化養護體制改革。一是進一步落實市政府辦公廳〔2010〕162 號文件和市交委、市財政聯合下發的渝交委〔2010〕260 號文件精神,力爭40個區縣將公路養護管理經費支出等全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解決好養護職工基本福利和社會保障等問題,為深化養護體制改革奠定基礎。二是加快推進“層次清晰、事權明確、權責一致、運轉高效”的公路管理體制,引導各區縣逐步形成“一委一局”的公路管理體制。三是建立統一開放、規范有序的公路養護市場,出臺養護市場管理辦法,發揮市公路養護協會的作用,加強養護從業單位管理,培養一批講誠信、重質量的公路養護施工企業。四是結合新的發展形勢,搭建新的融資平臺。五是挖掘內部潛力,建立專業化隊伍、提高機械化程度,整合和盤活現有公路資產,增強造血機能,逐步提高適應市場的能力。
提升公路行業形象。一是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行業凝聚力。以“創先爭優”精神助推將啟動的公路行業“形象提升年”活動,努力培養“創新型班子、思考型干部、知識型職工”的“三型隊伍”。二是高度重視公路文化宣傳,樹立良好社會形象。三是狠抓行風建設,促進隊伍發展。四是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繼續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切實做到干凈干事、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