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柳州"十二五"第三產業發展:打好現代服務這張牌

2011-3-7 19: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期間,柳州市按照“經濟升級、城市轉型”的方針,克服金融危機影響,全面實施服務業“二次創業”戰略,開啟了第三產業發展的新春。數據顯示,“十一五”期柳州市三產增加值突破330億元,年均增速為11%。而且,隨著服務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柳州已逐漸成為區域性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區域性商貿中心、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重要旅游集散中心。 
    平穩向上總量攀升 
    “十一五”期,柳州市第三產業發展平穩向上,增加值從2006年的210億元到2010年330億元,用三年時間就完成了總量的大攀升,成效尤為顯著的是,傳統行業得到提升,新興行業發展步伐加快。 
    成效一:商貿業發展態勢良好,批發和零售業占據第三產業的重要地位。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35.67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66.82億元,增長69.0%,年均增長14.02%,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呈逐年上升之勢,由2005年的19.08%提高到2009年的20.93%,占了第三產業增加值的五分之一。 
    成效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擴大,客貨運輸能力增強。2009年交通運輸業增加值41.88億元,比2005年增長23.02%,年均增長5.32%,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12%,在業內各行業中所占比重列第3位,成了三產的另一個支柱產業。 
    成效三:金融業發展日趨活躍,金融調控能力逐步增強。目前我市金融機構數52家,金融機構網點數828家,金融業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3.97%,比2005年提高1.25個百分點。2010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50億元,約為2005年的4倍,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5%。 
    成效四: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加快發展,增加值由2005年的8.85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15.5億元,年均增長9.23%。 
    “桂中商埠”雄風重振 
    “十一五”柳州市全面實施“建設大市場、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構建桂中新商埠”的“三大一新”發展戰略,商貿流通業市場體系不斷健全,服務能力、輻射功能和拉動效應不斷增加,柳州商貿流通在全區的地位大幅提升。提到“十一五”商貿流通業的業態,用“桂中新商埠、繁華吸金地”來形容再恰當不過。 
    數據顯示,在工業發展的帶動下,“十一五”期全市的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城鄉消費市場保持同步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以兩位數的比例增長——2006年為230.5億元,2007年為274.08億元,2008年為336.08億元,2009年達到400.98億元;2010年實現480億元,年均增速達19.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多年保持全區第二,2010年,全市商貿流通業銷售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總量再創歷史新高。 
    目前,柳州市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鋼材、建材、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等大型批發市場,商業網點服務功能完善,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會展業發展迅速,成為中西部結合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 
    柳州品牌現代服務 
    “‘十二五’期,柳州市的第三產業發展將以優化結構、提升層次和完善功能為重點,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充實提升消費性服務業,營造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快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業的經濟比重和發展水平,推動全市服務業發展升級。”市商務委主任顧章偉說,我們的發展思路很清晰:實現由第二產業主導型城市向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共同主導型城市轉型,打造“柳州服務”品牌,把柳州建成區域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根據“十二五”期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目標,到2015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800億元以上,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41%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不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服務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發展水平明顯提高,服務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就業容量明顯增加,區域生活品質和城市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服務業發展水平基本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適應。其中: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2015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 
    ——發展金融保險業,利用5到10年的時間,將柳州建設成為區域綜合性金融中心城市。 
    ——增強會展服務業,力爭成為國內專業行業商務會展中心。 
    ——充實提升消費性服務業,主要是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房地產、旅游休閑、社區服務和家庭服務等消費性服務業,繼續做好2010年已經啟動、計劃總投資為114.2億元的“十大商貿流通工程”。到2015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超過1000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8%;商品銷售總額達到2000億元,年均增長18%;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值達到27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14%左右。(記者 譚彥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