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三駕馬車”拉著常州產業奔跑

2011-3-4 23: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常州出口加工區、直通式監管點、武進出口加工區的封關運作,常州已初步形成了集出口加工、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港口運作于一體的基本雛形。常州檢驗檢疫局探索“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檢驗檢疫新模式,推進通關便利化。 
   
  “三駕馬車”拉著常州產業奔跑






  曹 丹 黃黎黎 張呈偉
  世界上許多港口城市的發展都把港口經濟與以提供關稅和優惠待遇為基本特征的自由貿易區或保稅區的功能加以配套,相互依存、緊密配合、互相促進,在香港、新加坡、鹿特丹,都形成了一種息息相關的利益共同體。
 隨著常州出口加工區、直通式監管點、武進出口加工區的封關運作,常州已初步形成了集出口加工、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港口運作于一體的基本雛形。2010年,常州港實現年貨物吞吐量3164萬噸,外貿貨運量35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超11萬標箱,迅速崛起一條流金淌銀的新興產業帶。常州檢驗檢疫局趁勢而上,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檢驗檢疫新模式,積極構建口岸與產地快速放行機制,推進通關便利化,臨港經濟一片風生水起,繪出了常州產業“長高變壯”的美妙圖景。 
  求突破 乘風破浪攻難關
  2010年11月5日,一艘裝載著1000噸玉米酒糟粕的美國籍貨輪由常州港順利入境,從此為常州飼料加工企業打開了一條原料進口“黃金通道”。迄今為止,常州檢驗檢疫局通過實施“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新模式,幫助常州畜禽企業成功進口萬噸飼料,為企業直接節支增效300多萬元,此外,還為港口帶來4000個標箱進口后掏空出口的巨大商機。
  常州市立華畜禽有限公司是江蘇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對進口飼料有著較大需求。以往都是從上海港進口,耗時長、運費高,常州檢驗檢疫局獲悉這一情況后,分管局長鄭安明帶領工作組主動上門,對企業進行政策和技術指導。由于玉米酒糟粕屬于國家條件限制進口產品,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常州港系首次進口大宗飼料,港區、代理、貨主對國家的政策法規缺乏深入了解,面對這一情況,常州檢驗檢疫局及時發揮技術優勢,通過風險分析,制定了一套詳盡的檢驗檢疫流程、措施。幫扶企業建立起原料進口、運輸、倉儲、生產的“防疫管理體系”,促成企業在第一時間內取得《進境植物檢疫許可證》。并在此基礎上,啟動檢港協作機制和多部門協作機制,分工協作,從開辟綠色通道到現場檢疫、檢驗抽樣和后續監管工作均策劃落實到位,實現了口岸、倉儲和加工之間的無縫對接,減少了貨物的中間延誤環節,第一時間抽樣實施檢疫和安全衛生檢測,在確保國門安全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檢驗檢疫任務,幫助企業及時投入生產。
  巧搭線 借篷使風化干戈
  智者當借力而行。2010年,常州檢驗檢疫局金壇辦事處正式獲批,形成了常州檢驗檢疫局“一體五翼”的機構格局,也將“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新模式延伸到了茅山腳下的金壇。
  “在家門口就能報檢,到港口直接可以通關,對我們來說可真是方便!”金壇腸衣廠有限公司業務主管林斌激動地說道。作為常州市最大的農產品出口企業,金壇腸衣廠年進出口貨值近8000萬美元,每年進出口報檢超過650批次,過去趕到常州報檢,一來一回就是一天,產品出港,還要再次報檢,費時費力不說,遇到突發事件往往會造成公司不少的損失。如今常州檢驗檢疫局在金壇設立了辦事處,再加上“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新模式,相當于直接把常州口岸搬到了家門口,現在只要預先在網上申請,經審批合格后,即可直接在金壇辦事處辦理,作為直通放行企業,只要憑借貨物通關單就可以直接通關,再也不用來回奔波了。
  在金壇,受益的并不止腸衣廠一家。江蘇利步瑞服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服裝出口企業,2010年出口額超過7674萬美元,一年報檢超過2200批次。據儲運部經理徐相東介紹,隨著常州檢驗檢疫局金壇辦事處的設立,業務不僅能在家門口辦理,而且當天就能辦妥。“我們算了算,一年的交通費、人員開支能省下8萬元不說,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效率,加快了產品交貨速度。”
  常州檢驗檢疫局通過實施“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新模式,真正實現了常州口岸港區、轄市區“兩區聯動”,平臺、舞臺“兩臺同唱”的嶄新發展格局,口岸工作重點從功能平臺建設,延伸到有效發展功能平臺對地方經濟的作用,服務平臺也從港區延伸到各轄市區的廣闊“舞臺”。
  善聯動 春風化雨潤心田
  2011年1月15日,常州小松機械更新制造有限公司(原南京小松機械更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親自將一面繡有“為企業排憂解難 促地方和諧發展”的錦旗送到常州檢驗檢疫局朱建明局長手中。
  事情追溯到2010年12月23日,臨近下班,“鈴、鈴、鈴……”常州檢驗檢疫局港口辦事處咨詢電話響了。“喂,是常州局嗎?我是常州小松機械更新制造有限公司的李楠,公司原定明天報檢的進口機電設備,臨時有變,今天傍晚有89臺舊挖掘機設備將提前抵達常州港,急需實施衛生檢疫,請求幫忙……”聲音急促,心情急切。接到電話的常州港辦事處負責人錢進心想:若按正常進口舊設備檢驗檢疫模式,貨物到港后先行卸至檢疫處理堆場,實施衛生處理后再允許將貨調運至企業實施木質包裝檢疫和進口舊機電檢驗,起碼要3~5天時間。若采取“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模式,在企業具備一定防疫和施檢條件的前提下,將口岸延伸至企業家門口,一來可以提高通關速度,降低企業成本,二來可以達到更好的衛生處理效果,提高把關有效性。綜合考慮后,錢進立即召集港辦相關人員討論制定具體方案,并與企業、碼頭和局檢務、機電等相關部門聯系,啟動“區港聯動+口岸延伸+直通放行”模式,多部門聯動作業。
  23日晚23:00,裝載89臺舊挖掘機的“首光”輪徐徐停靠至常州港。檢疫人員登輪實施船舶檢疫,并與船方溝通現場防疫消毒事宜。在取得船方配合的前提下,24日午夜1:30分,檢疫與衛生處理人員再次登輪按既定方案對該批舊挖掘機實施防疫消毒處理和木質包裝檢疫。機電檢驗人員則現場核對嘜頭標記,查驗銘牌、數量。24日凌晨3:00,常州檢驗檢疫局的工作人員在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后,方結束在碼頭一線的奮戰。
  據常州小松機械更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公司于2010年年底從南京搬遷至常州。每年約進口400臺舊挖掘機,貨值約3.6億人民幣。一般通關最少需三天時間以上,常州檢驗檢疫局實施的新模式至少能為公司節省三分之二的時間。
  常州檢驗檢疫局本著為企業服務,為企業排憂的工作理念,在嚴格把關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檢驗檢疫部門的技術優勢,積極服務企業,既減少了物流中轉環節又加快了繁瑣通關速度,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