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結算發展超預期
2011-3-4 19: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人民銀行在日前召開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暨有關監測分析工作會議”上公布,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擴大,結算量顯著上升。試點地區擴大到全國20個省份,參與試點的出口企業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6.7萬多家,2010年銀行共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5063億元。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推出一年多以來,其發展速度遠遠超出市場及管理層的預料,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邢毓靜日前表示:“如果我們看看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進程,你會發現有時候需求會增加得非常快。如果市場有需求,為了便利貿易和投資,變化可能會比我們此前想象的來得快。”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額增速驚人
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業務銀行,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4.30 0.00%]日前表示2009年7月跨境人民幣業務開始試點到今年1月末的一年多時間里,工商銀行辦理的跨境人民幣業務金額已經超過了1500億元。工行同時宣布,正在致力于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將其強大的人民幣服務能力延伸至境外。
隨后,中國銀行[3.29 -0.30%]于本月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2010年其境內行跨境人民幣業務金額突破1600億元,是該行在2009年經手的16億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的100倍。今年1月份結算量又逾400億元,相當于2010年經手總額的1/4。中行預計,今年業務量還將大大超過去年。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指數級擴張,始于2010年6月,中國央行宣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從啟動之初的5個城市擴大至20個省區市,參與的出口企業從365家擴大至近7萬家,同時境外地域由港澳、東盟地區擴展到所有國家和地區。
8月,央行正式宣布允許境外機構以人民幣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人民幣回流境內打開一扇窗口,增強了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人民幣的意愿。今年1月,央行又發布了《境外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允許境內機構以人民幣開展境外直接投資。
央行這一舉措,使得參與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出口企業從365家一舉增加至67359萬多家,人民幣貿易結算計劃覆蓋區域超過中國貿易的90%。根據匯豐銀行提供的數據,人民幣跨境貿易交易量由2009年月平均6億人民幣激增至2010年6-11月的月680億人民幣。即便如此,2011年前11個月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總額(人民幣3800億元)也僅占中國同期貿易總額的2%左右。
人民幣貿易結算市場巨大
匯豐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貿易國,2009年進出口商品88%)和服務(12%)總值達2.45萬億美元,新興市場目前占中國全部貿易比重的近55%。實行人民幣結算業務最大的潛力在于,中國與非G3經濟體進行貿易時,大多數結算都用第三方貨幣(即美元)而非他們自己的貨幣,將貿易結算貨幣由美元轉向人民幣對于希望促進與高速增長的中國關系的新興市場國家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
預計未來三年至五年內,中國與這些國家外貿總量的半數將通過人民幣進行結算。假設保守估計貿易年平均增長率為15%到20%(從2003年到2007年,中國的貿易年平均增長率為30%),則每年將帶來近2萬億美元的人民幣計價貿易流量。
這顯然是個規模龐大的市場,令眾多的市場參與者虎視眈眈,興趣盎然。
在中國國內,中國銀行是中資銀行中海外分支網絡最廣泛的銀行,,但作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業務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近年一直奮力追趕,過去一年中,工行已經在歐洲新設立了五家分支機構,在亞洲各國也開設了多家,并在泰國、加拿大和美國收購了多家小型銀行。隨著工行不斷拓展海外機構網絡,當前已與中行形成伯仲之勢。
據了解,工商銀行目前為境外機構及代理行開立人民幣賬戶已達200多個,其人民幣清算網絡則覆蓋了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而據中行人士介紹,截至目前,中國銀行集團共開立跨境人民幣清算賬戶352戶,在中行開立人民幣清算賬戶的境外代理行覆蓋40個國家和地區。隨著跨境人民幣貿易的飛速發展,中行傳統的國際業務優勢正在遭遇挑戰。
記者在接觸了解中發現,除國內商業銀行積極致力于開發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匯豐、摩根大通、花旗等全球性銀行也紛紛推出人民幣結算產品和服務,積極搶占市場份額。
據記者了解,匯豐已推出多種以人民幣計價的新產品,人民幣結算服務已覆蓋36個國家和地區。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透露,目前在香港的新開設個人賬戶中,100個新客戶中,大約20%是來自大陸的客戶,而新的企業客戶中,也有近一半是來自大陸的中小企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美元清算行,摩根大通資金管理部總監兼上海分行副行長許晟表示,2010年7月1日宣布將人民幣清算賬戶及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推廣至全球客戶的摩根大通,目前正通過其上海分行向全球的銀行客戶提供人民幣清算賬戶及人民幣清算服務,同時也正積極地向美國、亞太及歐洲的企業客戶介紹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給他們帶來的商機。“摩根大通正在與包括東南亞、歐洲和美國在內的多家海外銀行洽談人民幣清算賬戶的合作。”許晟介紹說。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加速
自金融危機爆發后,人民幣國際化一直成為全球討論的熱點話題。原因在于美元本位受到了空前的質疑。美國不負責任的“量化寬松”政策,更加重了外界對美國轉嫁金融危機的置疑。
國際金融協會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薩特爾指出,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體系改革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做法有助于國際金融體系建設。“伴隨各國的興衰,各國貨幣的國際影響也應處于相應的動態調整進程之中”。
不過,人民幣的國際化道路顯然仍很漫長。匯豐銀行在其《走向世界第三大貨幣》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人民幣國際化分為三部曲,目前正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報告稱,中國政府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策略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第二階段成為國際投資/債務貨幣;第三階段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目前正從第二階段向第二階段邁進,第三階段誘人,但是目前來看仍然很不現實。在人民幣達到儲備貨幣之前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指出:“當前人民幣的確尚未達到作為國際貨幣的要求。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剛剛發展到具有一部分區域性貨幣職能的階段。首先,盡管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強勁增長,但尚局限于亞太地區,在歐美國家的接受度并不高。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對于資本項目的開放仍有諸多憂慮,尤其因對熱錢管理水平不足導致在資本項目開放方面顯得尤為謹慎。”
然而,中國政府顯然正在加快步伐。中國央行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央行副行長胡曉煉日前部署,2011年要繼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力爭將試點擴大至全國范圍,繼續有序放寬跨境資本交易項目的管制,有序拓寬人民幣回流渠道,繼續擴大本幣互換和本幣結算協議的簽訂,鼓勵互換資金用于貿易投資。
匯豐預計,隨著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持續快速增長,未來數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加速。除了政府強有力的推動外,由于匯兌成本的降低企業也會積極響應。此外,人民幣正大步從貿易結算向投資過度。人民幣貿易結算的快速增長使人民幣在貿易渠道日益得到廣泛使用。而人民幣在貿易中的使用越廣泛,就越有望于被用于投資。在加速和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將不斷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