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進交通運輸“無縫對接”建設
2011-3-30 13: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路暢,財通;財通,業旺。“十二五”廣西交通人立下軍令狀:掃除“攔路虎”,全面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15年實現交通運輸“無縫對接”。
全力以赴推進出海出省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到2015年,廣西境內所有國家高速公路網路段將全部建成。基本形成以南寧為中心,通達北部灣經濟區城市、港口的兩小時廣西北部灣經濟圈;構筑南寧連接全區14個地級市的4小時交通圈;86%以上縣城實現半小時內上高速公路;打造一日省際交通圈,實現南寧至鄰省省會、鄰國首都當日到達;重要的港口、空港、國家一類口岸、4A級以上旅游景區通高速公路;與周邊國家及各省建成18條以上高速公路通道,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000公里。
加快路網改造和農村公路建設。到2015年,基本實現所有二類以上口岸和自治區規劃的出省、出邊公路通道全部建成二級以上公路。全區公路總里程突破11.5萬公里,基本建成以出海出邊出省快速運輸通道為骨架,路網完善配套,農村公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并與港口、鐵路、航空等其他運輸方式有效銜接,我區在全國交通網絡中通向東盟的樞紐地位初步確立。
全面推進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期工程建設。到2015年,廣西沿海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3億噸,廣西北部灣港將建設成為服務西南、華南和中南,輻射東盟的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掀起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高潮。到2015年,全區內河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5億噸以上,基本形成以貴港、梧州、南寧主要港口為樞紐,百色、來賓、柳州、崇左等地區性港口為重要補充,其它一般港口協調發展,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明確、設施完善的內河港口體系。
“十二五”期間,將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合理有效配置資源,加強和改進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協調發展和規劃編制。注重將公路系統與港口、鐵路場站、公路貨運場站、機場和公共交通停靠站等各種交通設施的相互銜接或整合,促進航空、鐵路和公路運輸服務的有機結合,使各種運輸方式優勢互補,提高各種運輸方式整體的服務效率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