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三重門" 通脹滯脹“兩難”并存
2011-3-24 13: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本地震、利比亞戰爭這些突發因素切實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復雜國際形勢的包圍下,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正在加大。
3月21日,世界銀行發布報告指出,通貨膨脹已成為東亞各國政府面臨的關鍵性的短期挑戰,中國面臨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另一項報告則顯示,中國經濟硬著陸可能是最被低估的一種風險。
通脹滯脹“兩難”并存
在這份名為《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的報告中,世界銀行預測,在經歷了2010年9.6%的經濟高速增長后,東亞各國的經濟增長將放緩。隨著各國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預計2011年和2012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回落至8%左右。
對于中國經濟形勢的預測顯示,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9%,略高于去年11月世界銀行做出的8.7%的預測。該報告同時指出,當前食品價格的上漲周期尚未結束,中國所面臨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大。但在以后的12個月中,中國面臨的通脹壓力會逐漸減輕。
顯然,通脹是2011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首要難題,也是最大風險。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甚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著經濟減速與通脹高企并行,未來中國經濟滯脹的風險正在冒頭。”
渣打銀行同樣認為,如果政府應對通脹的措施不夠充分,CPI在長時間內高位徘徊,將很可能引發小范圍的滯脹。而通脹與滯脹并行的情況將給決策者帶來更大的兩難選擇——是冒著經濟劇烈下滑的風險繼續緊縮,還是放松貨幣忍受更高通脹?
硬著陸風險“最被低估”
事實上,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遠不止如此。昨日,巴克萊資本公布的對逾1000家機構投資者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金融市場上,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是威脅性最被低估的一種風險。
該報告指出,約27%的投資者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減速的風險對市場威脅最大,其威脅性超過中東和北非政局動蕩引發的恐懼、以及主權債務和通脹飆升風險引發的擔憂。巴克萊資本全球經濟、新興市場及外匯研究主管皮耶羅·蓋齊表示:“媒體上到處都是關于中東局勢的報告,中國經濟硬著陸受到的關注比較少,其威脅性也被低估了。”
渣打銀行則認為,房地產建設硬著陸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大風險。中央和地方政府近期出臺的房屋限購令,使房地產供大于求(或庫存上升)的問題正在發酵。如果商品房銷售量在未來兩個月或更長時間下降,并持續低迷,開發商將放慢建設速度,這將會拖累投資增速。因此,從年中開始,住房建設有可能出現硬著陸。
渣打預計,房地產建設的減速可能會與信貸緊縮造成工業活動減速同時發生,這種情況下,PMI各指數中至少有一兩個會降到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