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關于物流產業提案議案選登
2011-3-19 16:2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情況來看,現代物流業已經成為各地區競相培植的重點產業。紛紛投資興建不同類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濟南市政協主席徐長玉提出了“關于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提案”。
提案首先指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及目前存在的問題。近年來,世界現代物流業呈穩步增長態勢。進入21世紀以后,在國家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我國物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物流體系不斷完善,行業運行日益成熟和規范。2009年3月,國務院出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為我國物流業加快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但是,與我國經濟加快發展的迫切需求相比,目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現代物流業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人們對現代物流的內涵尚缺乏全面、科學的認識。部分企業和政府部門普遍存在重商流輕物流的思想,對現代物流的概念把握不準、理解不透,忽視了比較優勢的發揮;在政策措施的制定上,缺乏科學的規劃和有力的支持,存在著論證不夠、定位不準等問題。這是物流業沒有得到強力推進和大力發展的根本原因。
二是現階段物流基礎設施總體規模小,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少,結構不盡合理,標準化、自動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仍停留在傳統的物料管理層面,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物流方案設計以及供應鏈管理等更高層次的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不能提供一體化的物流服務,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物流市場的激烈競爭。
三是在物流管理部門和經營企業中存在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問題,使原屬一個系統資源的物流業的管理權限分別劃歸不同部門,難以形成社會性的物流配送體系。政府各部門缺乏有效溝通和協調,出臺的政策常有沖突和矛盾的地方,物流管理部門條塊分割、政出多門等問題比較突出,無法更加科學有效地配置物流資源,不利于形成規模化、社會化、專業化的綜合物流體系。
四是物流市場上存在著現實需求不足與潛在需求巨大之間的矛盾。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銷售過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來完成,已經外包的大量是運輸與倉儲,物流的高端服務少。物流企業一般承接銷售物流,很難進入供應物流與生產物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遲了企業對高效率的專業化、社會化物流服務需求的產生和發展。
基于上述幾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提案對于如何加快我國物流業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從戰略高度把物流業擺到應有位置。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創造性,正確認識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結合《現代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在促進和引導物流業發展的問題上下功夫,實現物流業的科學發展,逐步做強做大。
第二,建立健全物流管理體制。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政府部門要加大組織和協調的力度。建議由國家有關經濟綜合部門牽頭,交通、鐵路、外經貿等有關部門參加,設立具有統一協調職能的高層次領導機構。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全國物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改進管理、強化服務,為現代物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第三,突出物流節點城市的示范帶動作用。要抓住中央打造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的戰略機遇,充分利用國務院規劃的9大物流區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的地理優勢和經濟實力,壯大現代物流業規模,優化現代物流業結構,提升現代物流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不斷改善產業結構,推動區域內物流業向集團化、聯合化、規模化發展,使其在全國率先形成比較完整的全國性物流網絡,突出示范帶動作用,最終實現我國物流行業整體效益的最優化。
第四,建議選擇濟南作為物流節點的試點城市。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城市,連接京津和滬寧兩大都市圈,腹靠廣闊的中西部大市場,是膠濟鐵路和京滬鐵路以及京滬、京福兩條國家級高速公路的交會點。擁有多個發展比較成熟的物流企業,具有區位、交通、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建議以濟南為物流業發展試點城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解決影響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土地、稅收、收費、融資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上給予重點傾斜和支持。加快發展制造業物流、國際物流和商貿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建設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節約、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經營集約為特征的物流園區,在全國率先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