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物流行業成本 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2011-3-17 21: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采取五大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僅影響流通效率,而且成為制約我國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統計顯示,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約占GDP的18%,比發達國家高出近10個百分點,農產品物流成本約占銷售價格的30%~40%。鑒于此,日前,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部長助理黃海提交了關于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提案。
提案分析到,造成我國物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五點:第一,物流基礎設施落后,物流設施現代化水平低。我國人均公路里程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左右,動力緊張成為常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只有5%、15%、23%,流通腐損率分別高達30%、12%、15%。第二,運距長、迂回多,運輸成本居高不下。我國地區間資源稟賦差異大,能源、農產品、原材料等貨物必須長距離流通才能滿足生產和生活需求,從而形成了“北糧南運”、“西棉東調”、“北煤南運”、“南菜北運”等流通格局。第三,公路運輸比重高。按照貨運量計算,國內公路運輸占比高達75.3%,鐵路、水運運輸分別只占11.8%和1.3%,運輸方式結構不合理。第四,物流分割增大成本。我國物流業實行以不同運輸方式劃分的分部門管理體制,難以形成合力。物流業網點缺乏統一規劃,難以實現無縫連接。部分地區存在的亂收費和地方保護,增加了交易成本。第五,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流通專業化和市場化帶來的高效優勢難以體現。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場比重不足25%,發達國家已超過70%。
據統計,201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預計為70000億元,如果與GDP的比率降至發達國家10%的水平,則全國每年可節省物流成本31000萬億元,而2010年國有企業利潤僅為20000億元左右。
為解決以上問題,發展我國物流業,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整合涉及物流產業發展的各部委,成立國家物流發展綜合領導小組,建立常態化的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根據國務院出臺的物流發展規劃,盡快出臺具體實施措施,深化適合物流發展的新政策。
二是中央財政要加大對物流業的支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在物流業的推廣應用,重點向中西部、農村等物流業不發達地區傾斜,形成布局合理、高效銜接、便捷暢通的物流載體。
三是財稅部門應認真梳理當前的各種稅費,清理不合理費用,減免農產品流通稅費,落實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按13%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抵扣的政策。
四是充分利用國內港口優勢,大力發展水運運輸,提高水運比例,特別是鼓勵大宗商品中的水路運輸。
五是大力支持工商企業與運輸、倉儲、貨代、聯運、集裝箱運輸等物流企業結成合作聯盟。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柏糧集團董事長尚金鎖:農產品物流:亟待政策支持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解決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本報記者就農業相關問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柏糧集團董事長尚金鎖。
記者:農貿對接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對此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尚金鎖:去年河北省啟動了蔬菜產業示范縣建設,大力推進京津周圍24個縣的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建設,實現京冀農貿對接,充分發揮了河北的區位優勢。這一舉措,大大降低蔬菜價格,既減少了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又提高了菜農的收入,一舉多贏。但目前關鍵是物流周期長,物流成本高制約了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市場價格,增加了居民消費負擔;另一方面又影響了農民增效,所以發展農產品物流一是在規模上做文章,二是要在政策上予以扶持,降低物流成本。
記者:您如何看待大量的農村年輕勞動力涌入城市就業的問題?
尚金鎖:農民到城市就業是大勢所趨,只有把農民從農村中解放出來,減少農業人口比例,增加工業或其他行業人口,中國才能富裕起來。但是農村的發展又離不開年輕人,因此采取集約化經營、農場化生產,提高農民收入,可以留住一部分年輕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居民收入增長作為一個重要議題,說明“三農”工作仍是重中之重。而解決“三農”問題,不僅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還要必要的政策指導,要不斷啟發引導老百姓走向致富之路,培養有知識、有文化、有科技的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