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京簽下650億投資 吹響進軍藍色海洋號角
2011-3-14 16: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天下午,浙江省和交通運輸部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辦浙江省“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推介會。這是浙江海洋經濟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推出的第一項重大舉措。
包括寧波市鎮海鋼材交易市場投資合作等項目在內,現場總共有20個招商項目在順利簽約,投資總金額達650億元。
面朝大海的浙江,正步入春暖花開的時代。
追海,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角色
“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農工黨浙江省委會主委、浙江大學眼科研究所所長姚克還注意到,除了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海洋經濟,在十二五規劃草案的第三篇《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專門有一章講述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未來的中國,海洋經濟無疑將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據悉,浙江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十二五”時期,我省要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現代海洋產業,推進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書記、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介紹說,從地域面積來看,浙江海上面積是26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只有1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海上還有兩個半浙江,“海洋經濟的發展一直是我們浙江人所追求的。”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喜歡“追海”的浙江人迎來了喜訊——國務院批復同意《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標志著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議海,浙江要去擁抱這一片藍色
海洋經濟示范區獲批的消息,讓浙江的代表和委員們都很興奮,海洋經濟自然成為了這兩天他們在會上會下熱議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政協副主席、寧波大學圖書館館長范誼說,國務院作出把浙江建設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決策,為浙江沿海地區海洋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通過進一步做深、做強海洋經濟,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能推動沿海產業帶建設和沿海地區加快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利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立新看的更遠,發展海洋經濟不僅會給沿海地區帶來經濟繁榮,還會拉動陸域經濟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副書記、浙江省長呂祖善則清醒地指出,浙江離海洋經濟強省的要求還有不少距離,接下來浙江將把國家戰略需要與浙江特色優勢結合起來。爭取到2015年,使得全省海洋生產總值接近7000億元,占全國海洋經濟比重提高到15%,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30%以上,基本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靠海臨海的浙江,開始伸出雙臂去擁抱這一片藍色。這不僅令代表委員有些激動,甚至也引起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參與浙江代表團討論時候指出,浙江要以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為重要抓手,加快結構調整,開拓發展空間,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實現民生新改善。
在此一天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也希望浙江大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好海洋經濟這篇大文章。
興海,“三位一體”勾勒藍色明天
參加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們也忍不住一筆一畫去描繪這個藍色的明天。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市政府秘書長王仁洲提出,實施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這一國家戰略,要以寧波、舟山為重點,建設大宗商品國際貿易與物流中心。
3月12日下午,包括寧波市鎮海鋼材交易市場投資合作項目、寧波市鎮海木材交易市場投資合作項目、寧波華東物資城鋼材交易市場建設合作項目等一批項目在北京簽約。王仁洲提出的寧波舟山港建成大宗商品國際貿易與物流中心的想法,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同樣高興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舟山市委書記梁黎明。作為舟山市人民政府的簽約代表,她也在現場簽下了舟山與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戰略 合作協議等。
“這個曾經遠離大陸的海島,將成為大宗商品國際物流基地。”梁黎明對于舟山的未來充滿信心。
根據規劃,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布局的海洋經濟大平臺,圍繞這些大平臺,將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隨著這批投資總金額達650億元的項目順利簽約,隨著浙江“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推介會的成功舉行,浙江已經吹響了進軍藍色海洋的號角。
(浙江在線特派記者 葉海 廖小清)